猪水肿病与猪钩端螺旋体病的鉴别诊断及防治方法

2021-03-27 19:00
中兽医学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水肿病螺旋体猪只

何 泉

(四川省营山县老林畜牧兽医站,四川营山 637732)

猪水肿病与猪钩端螺旋体病作为生猪饲养过程中常见的发病急、死亡率高的两种疾病,已成为阻碍生猪健康养殖的重要因素[1]。患有这两种疾病的发病猪群,生长速度缓慢,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使得饲养效率低下,严重影响生猪养殖效益。因此,如何规范生猪饲养过程,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成为绿色养殖生猪研究的热点问题。

1 流行特征

1.1 猪水肿病

猪水肿病没有明显季节性,四季均可发病,但以春秋季节更为多见。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猪对此病均可感染。猪水肿病可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消化道等感染,也可以由带病菌猪、昆虫、交配或其他带菌媒介造成猪群的流行;还可以通过母体传播给仔猪,初生仔猪至4月龄小猪均易感,断奶仔猪最易感染。

1.2 猪钩端螺旋体病

猪钩端螺旋体病对各生长阶段的猪群均易感,病程较重的为仔猪阶段,中大猪感染后症状不严重,而母猪多不发病。该病的传染源为发病猪或隐形带菌猪,发病猪通过将病虫体排出体外污染周边环境,而致使其他猪只感染。鼠、蛙、交配或蚊虫叮咬等也是钩端螺旋体的自然宿主和传染源,因此该病在夏秋季节呈高流行的趋势,但整体发病没有明显季节特征。

2 鉴别诊断

2.1 猪水肿病的诊断

患有水肿病的猪呈现精神不振、食欲不佳、口吐白沫,但体温变化不明显。病程初期会出现腹泻,腹泻2d 左右后开始便秘;心跳加快,呼吸短促,后转为慢而深的呼吸。病猪因精神不佳多为躺卧状态,且全身发生颤抖或偶尔抽搐,若站立则背部呈突起状,发抖且呻吟。患病猪运动状态不佳,走路无力,步态不稳,严重者出现打转的现象。猪体全身各部位出现明显的水肿,呈急性发病状态,病程多为2 ~3d,多则1 周,病死率可达90%以上。对病死猪进行病理解剖发现,胃壁、结肠系膜、眼睑、面部、颌下淋巴结等水肿症状明显;胃部食物未消化,胃黏膜泛红,严重者可见出血现象,胃底区黏膜下水肿显著,呈透明色胶冻样,被血浸润,使黏膜与肌层分离,水肿严重处可达约4cm;肾包膜、淋巴结水肿明显,淋巴结和膀胱黏膜还伴有充血或出血现象;心包、胸腹腔积液,积液在空气中呈胶冻状。猪水肿病的诊断可以通过病原菌检查与血清检测的方式进行。病原菌诊断可取小肠或胃留存物接种营养皿中,在37℃的环境中培养24h,观察菌落状态判断,针对可疑判断可以进行纯化培养结合生化鉴定诊断。血清检测诊断可对相关血清进行玻片凝集试验,确定血清类型,或小肠黏膜黏液用ELISA 法确诊。

2.2 猪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

猪钩端螺旋体病急性发病猪只早期体温升高,或眼结膜潮红,伴有食欲不佳,精神不振、无力的现象。病程数日后,眼结膜出现浮肿或泛黄,逐渐延及头颈部甚至全身水肿,尿液呈淡黄至褐色。若妊娠母猪感染则会出现流产或死胎现象。病理解剖发现全身性黄疸,机体多个器官、组织出血和坏死;胸腔、心包有浑浊黄色积液;肝脏和脾脏肿大,且肝脏呈黄或棕黄色改变,脾脏出现淤血,甚至出血性坏死;胆囊、肾脏出现淤血,被膜有出血点,膀胱积尿严重;肠及系膜充血,全身各处淋巴结肿大,多呈灰白色。慢性型猪钩端螺旋体病多在中大猪群散发,偶尔暴发。病猪体温高,食欲不佳,皮肤发干,渐变至全身皮肤及黏膜泛黄,尿液为浓茶或血色。解剖时可发现全身水肿,且颈、腹、胸腔壁、四肢最严重;肾脏、肺脏、肝脏等脏器肿大,且伴随明显出血;浆膜腔常见黄色液体与纤维蛋白。猪钩端螺旋体病潜伏期长,为2~20d,且感染性强,但发病率不高或呈隐性感染状态。而急性黄疸型症状多见于成年猪,病死率较高。急性型发病时间短,病死率低;亚急性或慢性多见于断奶仔猪,呈地方流行性暴发,病程长短不一,病死率约为35%。急性型病猪精神状态不佳,体温、食欲正常,但部分出现食欲不振或不采食,体温39℃~40℃,皮肤苍白,眼结膜黄染,且便秘,粪便干燥,类似羊粪球状,呈深褐色,尿液茶褐色。少数病猪皮肤黄染,眼睑水肿。病死猪头、耳根皮肤发黄。猪钩端螺旋体病可通过临床症状进行初步诊断,再结合血清检测或微生物学方法确诊。

2.3 共同特点

患病猪只均有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肢体无力,出现头颈部或全身水肿,并伴有不同程度的便秘症状。患病猪只多个脏器出现不同程度的肿大和出血点,如肾脏、肺脏、肝脏等。两种疾病均可以利用血清学方法诊断。

2.4 鉴别要点

两种疾病病死率不同,水肿病的死亡率可达90%以上,而钩端螺旋体病的病死率为30%~40%。水肿病猪只多成躺卧,且颤抖或偶尔抽搐,体温正常,病程较短,多个脏器发生积液的情况,积液在空气中凝结呈胶冻状;而钩端螺旋体病猪只体温升高,病程较长,病体皮肤或多处器官外观呈黄染状。

3 发病原因

断奶仔猪失去母体免疫保护,抵抗力下降,免疫系统不完善,因此,最容易发生各种疾病。且仔猪各个器官发育尚不完善,肠胃系统脆弱,酸性物质少,食用较硬饲料后,易损伤幼猪胃肠黏膜,食物难以消化,增加肠胃负担,堆积的食物导致大肠杆菌大量繁殖,从而诱发疾病。从外界环境来讲,无论是饲料品质、营养等都是猪生长发育的关键。若营养搭配不均衡(如氨基酸或微量营养元素缺乏),饲料中霉菌毒素超标,温湿度剧烈变化引起的营养和环境应激,都会带来疾病风险。此外,疾病免疫接种不严格按照正常规范进行,没有严格按照既定的免疫程序执行,导致免疫工作不到位,会造成疾病在猪场的流行与传播。猪场日常的饲养管理,如猪场引种或销售,都应该按猪场的标准规范严格执行,若管理不到位,也会带来疾病的风险。

4 防治方法

4.1 猪水肿病的治疗

猪水肿病外用可采用硫酸镁擦拭全身,湿敷消肿解毒,内服可采用硫酸钠15g 清理肠道毒素,还可用呋塞米15ml 肌注利尿排肿,或25%甘露醇静注消肿解毒。早期症状较轻可使用头孢类抗生素,伴随呼吸并发症的可用氟苯尼考抑制细菌蛋白合成消炎,弓形虫和链球菌混合感染的,可用磺胺类抗生素治疗;全群治疗可采用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的方法来实现,如统一添加磺胺类或其他抗菌消炎药物,并结合维生素、氨基酸类药物,提升抗菌消炎的效果。中药防治仔猪用黄连、黄芩、茯苓皮、姜皮、桑白皮各15g,大腹皮、陈皮、黄柏各20g,煎服3次/d,连续用3 ~5d。

4.2 猪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

可使用10%氟甲砜霉素(每千克体重0.2ml,肌肉注射,每天1 次,连用5d);磺胺类药物(磺胺-5-甲氧嘧啶,每千克体重0.07g,肌肉注射,每天2 次,连用5d)对发病猪进行治疗;病情严重的猪可用维生素、葡萄糖进行输液治疗;也可在饲料中加入土霉素喂服发病猪只,连续喂4d 左右,并静注维生素C 和强心利尿制剂,或安痛定、阿莫西林、樟脑磺酸钠和维生素C混合肌注,每天2次,连用3~4d,提高疗效。慢性型可采用链霉素进行治疗;还可采用中药治疗,如给猪灌服甘露消毒饮,组方:黄芩、连翘、石菖蒲各15g,藿香、川贝母、木通各12g,茵陈20g,薄荷4g,豆蔻10g、滑石、射干各10g,煎服,每天1剂,连用3 ~5d。一旦有猪只发病,需立即按猪体重注射钩端螺旋体病多价菌苗进行免疫,免疫的顺序为先健康,再亚健康,最后病猪,提高猪场特异性免疫力,接种疫苗后,约2 周可控制住疫情。

4.3 预防

(1)猪病的预防可以通过严格执行日常饲养管理方案,增加猪群营养元素的摄入,确保使用优质、安全、营养全面的饲料.(2)注重日常群体饲养的环境卫生,定期清扫栏舍,做好栏舍日常消毒管理,对于猪舍存在的蚊、虫、鼠疫等疾病传播媒介,及时扑杀,并做好预防措施(3)栏舍温湿度适宜,通风良好,不随意更换栏舍,避免猪群环境应激。(4)做好猪场生物安全管理,及时对猪群进行免疫注射,还可适当采取药物保健的方式,提升机体抵抗疾病风险的能力,提升猪群整体免疫水平。(5)做好日常疾病观察工作,猪群中一旦发现生病猪只,需要及时隔离和治疗,严重的或病死的猪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杜绝病原的传播,对于发病猪所在的栏舍及时清扫、消毒,避免疾病在猪群中扩散。

5 结束语

为更好的应对猪水肿病与猪钩端螺旋体病,生猪养殖者应该加强日常饲养管理,结合疫苗免疫,提升机体免疫水平和抵抗疾病风险的能力。另外,还可通过日常对猪场内疾病的不定期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做到早预防、早纠正、早治疗,为绿色养殖生猪与经济效益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水肿病螺旋体猪只
降低日粮粗蛋白并添加单体氨基酸对断奶—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排泄的影响(中)
羊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和防治措施
肉牛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免疫预防
猪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控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仔猪水肿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