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抑制炎症细胞因子与瘦素治疗肥胖症的研究进展

2021-03-28 12:19王泽旭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11期
关键词:肥胖症瘦素细胞因子

王泽旭,王 镁

(1.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110847;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 沈阳110032)

肥胖症是多种内分泌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2020年美国68%的人口存在超重或肥胖,其中有9330万成年人患有肥胖症,约占成年人总数的39.8%[1]。在我国肥胖症亦是一个不可轻视的问题,2015年中国成人的超重比率为28.1%,肥胖比率为5.2%[2]。2016年中国的初中生患超重或肥胖率为15.3%。2014—2016年,初中生的超重肥胖患病率持续增长,其中男生超重/肥胖患病率表现为先增高后稳定的趋势,女生的超重/肥胖患病率表现为持续增长趋势[3]。

脂肪会分泌促炎性细胞因子,这些因子可调节脂肪的合成与分解,会引起机体炎症的发生。肥胖症患者体内炎症细胞因子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较高[4]。脂肪细胞与巨噬细胞之间的作用可引起机体的慢性炎症,是导致肥胖症与其他代谢疾病的主要原因[5],肥胖症亦会引起体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可见,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升高是肥胖症形成的关键因素[6]。瘦素是脂肪细胞释放的重要因子之一,可用于调控体质量[7]。肥胖症可导致脂肪组织的缺氧与功能紊乱,加重机体的慢性炎性反应,表现为血清中瘦素含量增多,引起瘦素抵抗[8]。目前,多数研究已发现炎症细胞因子升高、瘦素紊乱是肥胖症发生的重要因素。肥胖症的治疗手段有中药、针灸、西药、减重手术、运动饮食控制等。西医治疗肥胖症虽能短时间降低体质量,但无法缓解肥胖症的伴随症状,且减重效果不佳。近年来,中医药在抑制炎性反应、调节瘦素方面的研究颇有成果。笔者通过对中医药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瘦素治疗肥胖症的研究展开综述,以期为中医的临床治疗与研究该病提供新思路。

1 中医药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

1.1 中药单体或提取物 中药单体或其提取物可以通过降低体内TNF-α、IL-6等炎症细胞因子水平达到降低体质量及内脏脂肪含量的作用。黄连是一种清热利湿的中药,适用于治疗湿热型肥胖症。①黄连素。黄娟等[9]发现经高脂饮食造模的肥胖小鼠血清中IL-6、TNF-α等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常规饮食的小鼠,予以黄连素干预后,小鼠体内IL-6、TNF-α的含量降低,且体质量明显下降,提示黄连素可通过降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起到减轻体质量的作用。②黄芩苷。黄芩苷是一种从中药黄芩中提取的具有生物活性的黄酮,可用于改善肥胖症和高脂血症。黄芩苷可通过降低体内TNF-α等炎症细胞因子水平调节脂肪形成过程和细胞凋亡,以治疗肥胖症[10]。陈美珍等[11]通过应用黄芩素对高脂饲料建立的肥胖小鼠进行干预,发现黄芩素可减少TNF-α、IL-6的产生和释放,明显降低小鼠体质量、内脏脂肪含量。

1.2 中药复方 中药复方治疗方法在肥胖症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医认为,脾虚无以运化水湿,水、湿、膏、脂聚于体内,阻滞气机,可导致体质量增加。通过健脾化湿、疏肝健脾、清热化湿等治法可降低TNF-α与IL-6等炎症细胞因子水平,达到降低体脂的目的。①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采用健脾理气药(陈皮、木香、枳实各10g)与升清药(柴胡、升麻、葛根各10g)可降低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脂肪匀浆中TNF-α的含量,同时降低小鼠的体质量,减轻胰岛素抵抗,两组药物减重的作用均与炎症细胞因子降低有关[12]。采用薏苡仁复方干预肥胖小鼠,可使小鼠体内TNF-α、IL-6水平明显下降,改善小鼠的脂肪形态与体积,并降低小鼠的体质量与腰围,提示薏苡仁复方可通过降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达到减轻体质量的作用[13]。采用温胆汤治疗痰湿型肥胖大鼠,可降低体内TNF-α、IL-6的含量,降低体质量,提示温胆汤减轻体质量的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改善机体慢性炎症状态及代谢紊乱有关[14]。②临床试验。研究表明,采用胰岛康Ⅱ号胶囊(香附、郁金、枳实、丹参、三七、赤芍、山楂、红曲、大黄、黄连、苍术、泽泻、僵蚕、法半夏、怀山药、天花粉)治疗肥胖型糖尿病前期患者,可降低期血清中IL-6、TNF-α含量,纠正体内糖、脂代谢紊乱,达到减轻体质量的作用,并可改善胰岛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15]。采用大柴胡汤加减联合利拉鲁肽可降低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TNF-α、IL-6水平,降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等[16]。采用自拟益气固本汤方(黄芪、山药、决明子各30g,佩兰、丹参、川芎、桑椹、枸杞子、荷叶、泽泻各10g,荔枝核12g)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结果发现患者体内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体质量与腰围下降显著,且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17]。泄热化浊方(黄连、黄芩、虎杖、紫草、金银花、苍术、荷叶)可降低胃热滞脾型肥胖患者血浆中瘦素及血清中IL-6、TNF-α水平,减轻体质量,改善炎症状态,从而降低体脂,改善腹型肥胖[18]。

1.3 针灸及其他疗法 近年来,针灸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肥胖症的治疗,如针刺、埋线等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但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研究表明,针灸可降低单纯性肥胖患者TNF-α、IL-6水平及体质量,提示针灸减重的机制与降低炎症细胞因子含量、改善机体慢性炎症状态有关[19]。采用“引气归元健脾胃”针法治疗原发性肥胖症患者,也可降低IL-6、TNF-α水平及体质量,提示针灸可以消除机体的慢性炎症、减轻体质量,同时治疗肥胖症引起的并发症[20]。

2 中医药抑制瘦素的研究进展

2.1 中药单体或提取物 中药单体或其提取物可以通过降低体内瘦素水平达到降低体质量的目的。①黄芪。黄芪具有健脾益气等功效,可用于肥胖症的治疗。研究表明,采用不同中药干预饮食诱导肥胖大鼠,黄芪干预的研究组中大鼠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降低,体质量和脂肪系数降低,且在降低血清瘦素方面显著优于其他干预组[21],提示黄芪可以通过降低血清瘦素水平,调节机体瘦素抵抗,达到减轻体质量的作用。②刺蒺藜。刺蒺藜具有平肝疏风功效。有研究发现,刺蒺藜可通过降低肥胖大鼠体内瘦素水平,改善血脂,达到减重的目的[22]。

2.2 中药复方 痰湿是肥胖症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痰湿聚于体内,阻滞气机,导致脾的功能紊乱,引起体质量增加,中医可通过健脾理气化湿方法减轻体质量。①动物实验。研究发现,经温胆汤治疗的肥胖大鼠,血清瘦素含量及体质量明显降低[23];不同剂量的温胆汤均可降低肥胖大鼠血清中瘦素的含量与体质量,同时使下丘脑内的瘦素mRNA表达下降,提示温胆汤减轻体质量的作用是通过降低体内瘦素的含量、减少机体瘦素抵抗实现的[24]。采用健脾调肝饮治疗单纯性肥胖合并糖调节受损大鼠,发现该方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的瘦素含量,减少瘦素抵抗,降低体质量[25]。②临床试验。脾虚湿盛是肥胖症较为常见的证型,研究发现天麦消渴片配合耳穴压籽治疗可有效降低新发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瘦素的含量,改善瘦素抵抗,并明显减轻体质量[26]。经苍附导痰汤治疗的肥胖症患者,体内瘦素含量显著降低,且体质量与腰/臀围亦有明显下降,提示苍附导痰汤可能通过降低体内瘦素含量起到减轻体质量的作用[27]。经平胃散联合耳穴治疗的单纯性肥胖症患者,治疗后血清瘦素的水平下降显著,体质量、腰/臀围亦明显下降[28]。经健脾八珍糕治疗的脾虚湿阻证肥胖症儿童,治疗后血清瘦素水平、体质量均显著下降,提示健脾八珍糕减轻体质量的机制与降低血清瘦素的含量有关[29]。

2.3 其他疗法 研究发现,针灸治疗可以通过降低血清瘦素,改善瘦素抵抗,减轻体质量。埋线、电针疗法可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降低其体质量、体质指数与血清瘦素含量[30]。采用电热针刺激腹型肥胖症患者,可降低患者血清瘦素含量及体质量[31]。

3 小结

综上所述,体内炎症细胞因子、瘦素的升高会引起机体体质量增加,从而导致肥胖症。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瘦素水平可作为治疗肥胖症及其并发症的一种途径。中医对肥胖症有明确的辨证及治疗标准,但关于其减重的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多数研究是对疗效的观察,关于中医药减重机制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化与扩充。中医药对肥胖症的治疗有着良好的前景,中医药通过抑制炎症、调节瘦素治疗肥胖症,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方向。

猜你喜欢
肥胖症瘦素细胞因子
瘦素抵抗与糖尿病相关研究进展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瘦素及瘦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相关性
针灸推拿用于肥胖症治疗的作用探究
哮喘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瘦素及Foxp3的表达
瘦素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细胞因子表达及临床意义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28例
我国科学家发现导致肥胖症新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