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明珠 阜美靖边

2021-03-30 10:21撰文并摄影张思雨白凌燕
陕西画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治沙

撰文并摄影/张思雨 白凌燕

远去了大漠孤烟

迎来了春意盎然

蓝天白云树满川

绿水青山赛江南

波浪谷丹霞美轮美奂

金鸡沙湖光瑶池一般

千年的古柳沧桑无限

统万城遗址感慨万千

塞上明珠不虚传

和谐幸福好家园

吼一声信天游心胸宽

吃一碗剁荞面美三年

巧手手剪出花好月圆

大秧歌扭得天地同欢

啊!陕北最美是靖边

——《陕北最美是靖边》王向前

航拍靖边鸟瞰图 李晓钰 摄

在榆林市西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有一块江南风光般的神奇土地,这就是被誉为“塞上明珠”的靖边。靖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史称“夏州”“朔方”。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转战陕北,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小河会议”,开辟了中国革命新局面。进入新时代,靖边围绕建设“经济繁荣、生态文明、宜居宜业”的榆林副中心城市的目标,突出强工业、优农业、兴三产三大重点,打造“高端能化产业、优质高效农业、生态文明产业、智能无人系统和通航产业、全域文旅产业、现代物流产业”六大产业,强力推进“党建引领、思想解放、能力提升、环境优化、作风转变”五项工程的“1365”发展战略。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持续提升,连续多年进入西部百强县、全省十强县行列。

丰收的喜悦

丰收靖边

靖边是全国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陕西现代农业的先行区和核心区,靖边马铃薯、小米、羊肉、荞麦等名特优农产品被授予“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盛夏时节的靖边,万亩洋芋花开风景如画,大棚黄瓜长势喜人,摘上一根,清脆可口,唇齿留香;大田仙桃皮薄肉厚,口感香甜,果子不愁销路。到了秋收季节,伴着收割机的轰鸣声,农户们喜悦忙碌地将红透的胡萝卜、大个头的土豆打包装箱;龙洲丹霞梨园内酥梨飘香、硕果累累,榆林、延安等地的客商直接整车运走,发往各大超市。蔬果产业真正成为农户们的“绿色银行”!

“只要心中有梦想、有力量,就努力去做!没有做不成的事儿,没有过不去的坎,更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牛玉琴

陈宝生 摄

绿色生态

治沙女杰牛玉琴

她用30年完成了一代人的绿色梦想。

全国治沙模范牛玉琴是一名普通农家妇女,30多年来,凭着战胜沙害的坚强信念,在毛乌素沙漠南植树造林,使昔日的茫茫沙海变为绿洲。2006年牛玉琴治沙造林基地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区”,已经成为靖边“绿色旅游”名片,而牛玉琴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十大女杰”、全国“三八”红旗手、联合国“拉奥博士”等86项国际、国内及省、市级表彰奖励。

1985年春天,靖边县出台了将荒沙承包到户的政策,牛玉琴和丈夫张加旺期盼多年的心愿终于落了地,喜不自胜。踌躇满志的夫妇二人率先承包了万亩荒沙地里“一棵树”的地方,从此走上了漫漫治沙路。但无情的病魔夺走了张加旺年轻的生命,丈夫带着他未了心愿走了,牛玉琴带上孩子们擦干眼泪继续挥动铁锹植树造林。她相信,林在爱就在,那一棵棵随风摆动的树苗,既承载着丈夫对她的殷殷期盼,也寄托着她对丈夫的深深眷恋。

牛玉琴和她的树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十大女杰”、治沙女英雄牛玉琴

昔日的沙漠变成今天的绿洲

“我作为共产党员,牢记忠诚,治沙要有奉献(精神),没有奉献的精神,这片荒沙没有绿色。”牛玉琴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30多年的治沙之路,她用坚持,完成了一代人的绿色梦想,问起她治沙成功的原因,她语气铿锵地说:“只要心中有梦想,有力量,就努力去做!要相信,没有做不成的事儿,没有过不去的坎,更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这种力量坚不可摧,在她的引领下,孩子们和她一样践行着绿色梦想与爱的力量,传承着她优良的家风与家教。如今,牛玉琴的儿子张立强也在从事治沙工作,并开启了“向沙漠要经济”的治沙新路。他琢磨着让林子在治沙的同时产生经济效益,让绿树成为“摇钱树”。

风能发电 薛智刚 摄

能源之都

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装置区

靖边不仅有神奇俊美的自然景观,更有着丰富的资源。靖边县按地形地貌分为三个区域,即北部风沙滩区、中部梁峁涧区、南部丘陵沟壑区,地势南高北低,天然气、石油、煤炭和岩盐等矿产资源丰富。拥有全球首套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该项目具有“煤油气结合、碳氢互补、物料综合利用”和污水“零排放”显著特点。建成的亚洲最大的天然气净化厂,承担着向北京、上海、西安等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供气的重任。

靖边建成了全球首个煤油气综合利用产业园区,被联合国评为“清洁煤利用示范项目”。率先建成全省首家光伏产业示范园区和首个百万千瓦风电基地。是“西气东输”的枢纽,还有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

驻靖企业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以煤、油、气为原料,拥有全球首套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该项目采用14项国内外先进技术,具有“煤油气结合、碳氢互补、物料综合利用”和污水“零排放”显著特点。

太阳能发电示范工程 薛智刚 摄

交通商贸

靖边位于陕甘宁蒙4省区辐射交汇地带,青银、包茂两条高速公路在此交汇,与全国高速路网连通,便捷通畅;国道、省道贯穿县境,县乡道路交织成网,四通八达;铁路穿境而过、纵横交错,具备了较强的物流承载和运输能力。依托区位和交通优势,靖边正建设以“一港两区三中心”为主的靖边现代综合物流园区,着力打造助推西北地区参与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国际商贸物流枢纽。目前,靖边县经开区物流园建设初具规模,中欧班列“榆西欧”首发,实现8天到中亚、13天抵达欧洲。

“榆西欧”国际货运班列首发

丝博会签约现场

“十三五”期间,靖边县文化旅游、商贸物流、无人机、电子商务等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8%。2021年丝博会上,靖边共签约30个项目,总金额达153.3亿元。

丝博会上大夏古都-靖边展馆

农高会上参会人员在靖边农产品大萝卜前驻足围观

龙洲水上丹霞 高云 摄

壮美靖边

靖边有气势磅礴的统万城遗址、色彩斑斓的丹霞地貌、苍茫浑厚的大漠风光、形态各异的千年古柳、美不胜收的西涧丹林、森林氧吧五台森林公园、彰显红色魅力的小河革命纪念馆等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景观和韵味淳厚的黄土风情。

宋代诗人范仲淹曾在此留下著名的“塞下秋来风景异”的佳句。新中国成立后,靖边人民开启了一场场轰轰烈烈的绿色革命运动,矢志不移为山川大地再绣绿衣,使靖边这块昔日风沙弥漫的不毛之地,如今变成了山青水秀、瓜果飘香的“塞上粮仓”,一个山川秀美、生态宜居的新靖边已展现在世人面前,正在成为陕北最靓丽的名片。

靖边龙洲丹霞地貌风景区俗称“波浪谷”,这里的丹霞地貌形成于白垩纪时期,景观类型多样、全国罕见。这里的红砂岩红如焰火,形若流水翻涌,雄伟如通天石壁,似被刀削斧劈的万仞绝壁下,一条青绿色的小河沿峡谷穿行,碧波荡漾的翠绿河水与红色的砂岩相互映衬,红绿相间。

统万城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匈奴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遗留的唯一一座都城遗址。它距今已经有1600年的历史,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龙洲堡遗址明长城位于靖边县龙洲镇龙一村,这里的丹霞地貌特征更加复杂,除了大规模的丹霞群外,还有水、有庄稼、有树木、有古长城和古堡,游客可随时触摸丹霞岩壁。

金秋时节,西涧丹林景区漫山红遍,层林尽染、景色美不胜收。冬天里,一场大雪,将西涧丹林变成梦幻般的冰雪世界。塞北四季江山如画。

西涧丹林高云 摄

统万城遗址高云 摄

芦河阻击战纪念碑揭幕仪式现场

小河革命旧址

红色文旅

1935年,中共靖边县委和靖边县苏维埃政府先后成立。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转战陕北时,在靖边的小河、天赐湾、青阳岔等地生活战斗了65个日夜,毛主席在这里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扩大会议,史称“小河会议”。“小河会议”是解放战争处于转折关头的一次重要会议,确定了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重大抉择,在中国革命史上及解放军建军史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942年,毛主席为时任靖边县委书记惠中权同志亲笔题词“实事求是、不尚空谈”,给靖边人民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

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靖边县不断涌现出投身于革命事业的英雄志士。1947年,张家畔周围的伊盟支队在芦河阻击战中英勇战斗、不怕牺牲,圆满完成了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在西线安全转移的任务,为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建党100周年之际,中共靖边县委特立芦河阻击战纪念碑,缅怀革命先烈,激励后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重走革命路线,寻找红色足迹

安居乐业

靖边县妇联看望慰问老人们

爱心老年公寓开设孝道文化博物馆

“十三五”期间,靖边县高质量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打造乡村振兴标杆村、示范村,城乡人居环境更美更靓。五台森林公园、城市运动公园、图书馆、文化馆等投入使用。

阳光社区,群众受益。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开展以来,部门携手、共驻共建,先后解决了社区家庭困难居民的临时救助等多项群众困难问题。

传承孝道,让生命有尊严地老去

生活的贫困促使靖边县的沈秀丽和丈夫踏上创业之路,在夫妻的共同努力下,事业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创业之初全身心投入,沈秀丽没时间照顾婆婆,患病的婆婆则在她最忙的时候去世,这给沈秀丽留下了遗憾。事业成功后,在靖边县妇联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沈秀丽投资建成了靖边县爱心老年公寓,这家老年公寓先后入住了200多位老人,为当地40多名妇女提供了就业机会。

靖边县爱心老年公寓最大亮点是:实行“医养结合”最优的养老模式,实行绿色食品基本自给自足放心餐饮;奋斗目标是:传承孝道,敬爱长者,让生命有尊严地老去。老年公寓每间房子都配备电视机、沙发、橱衣柜、卫生间,按照4星级酒店配置,所有走廊都安装了扶手,每个空间都有沙发,在各楼层、安全出口都安放安装了消防设施、区域集中控制报警设施,实现了感应探头覆盖全区域,消防通道监控智能化。院子全部铺设了人造草皮,每个工作人员都配了无线对讲机,每个细节都为老年人着想,每个细节都体现温馨和关怀。

夕阳依旧红,老人们欢声笑语过重阳

大烩菜

荞面饸饹

洋芋擦擦

羊杂碎

小吃美食

靖边县地域辽阔,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是马铃薯主产区;绿色食品荞麦、绿豆等小杂粮,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出口日本;以辣椒、胡萝卜、芹菜等为主的蔬菜以无污染、无公害美誉而销往全国各地以及海外市场。因此,这里的美味小吃品种多样:猪肉烩酸菜、炖羊肉、搅团、油馍馍、凉粉、饸饹、圪坨、鲜羊肉剁荞面、洋芋擦擦样样可口美味。

“中华名小吃”“陕西名小吃”“地方特色名优小吃”羊肉剁荞面成为媒体大咖云集的网红打卡地,魅力在于对原料品质的精挑细选,对传统烹饪手法的继承与创新,对美食视觉效果的精细追求。

制作面人

民俗文化

靖边被誉为“民间剪纸之乡”“信天游故里”。还有“靖边跑驴”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靖边霸王鞭”“靖边信天游”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靖边剪纸”传统题材有家禽、家畜、野生动物、植物等。有农家朝夕相处的马、牛、羊、猪、鸡、兔、狗、骆驼等。以人物为主的有“刘海撒金钱”“抓鸡娃娃”“捻线线”等。新作剪纸有“信天游”“娶媳妇”“三十里铺”等。“霸王鞭”是流传在靖边民俗社火中的一种歌舞形式,根据地理、历史、生产方式以及清光绪年间《县志》对社火的记载证明,清代已很盛行。

靖边跑驴

靖边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

靖边还是“王贵与李香香”故事的发源地,涌现出了隋代著名的建筑学家宇文凯,军事将领梁师都,现代文化名人杜芝栋、姚以壮,革命家白坚以及全国治沙女杰牛玉琴等古今名人,让靖边声名远播。

在“红色记忆·百年靖边”文艺精品展上,一批有影响的作家的摄影、书法、剪纸、美术、文学戏曲音乐、实物、新闻作品精彩展出。反映了靖边文艺工作者昂扬的精神风貌和蒸蒸日上的艺术创作水平。

民俗社火霸王鞭

“红色记忆•百年靖边”文艺精品展

建党100周年现场文艺教育会,演员们生动演绎红色故事

建党百年

群众文体活动精彩纷呈

靖边县举行庆祝建党100周年现场文艺教育会,开通“线上+线下”的参与方式,邀全县人民共庆建党百年华诞。教育会节目主旋律突出,高潮迭起,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征程中取得的辉煌成就、英雄先烈们为人民的幸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台上演出人员热情高涨、舞美灯光美轮美奂,台下观众掌声不断、现场座无虚席。

在“永远跟党走·同心颂党恩”庆祝建党100周年群众文体活动上,大合唱《唱支山歌给党听》,健身操、太极拳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展现了靖边群众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为观众带来了视觉与精神的双重盛宴。

退休干部齐声合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靖边千人集体诵读

为先进典型献花

共庆党的百年华诞

阜美蓝图

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陕北说书、阅读人群、农家小院、草滩湿地、旖旎风光……靖边的过去、现在、未来,经济、历史、文化都是那么如诗如画。

天光云影之下,阜美靖边优美舒适的靓丽新姿使家乡人迷恋,让异乡客驻足……

未来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李晓钰 摄

猜你喜欢
治沙
进军沙漠:新中国的治沙人
定边治沙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从“疯子”到治沙英雄
三代治沙 大漠花开
致敬中国治沙人:每一抹绿色都是一段故事
替你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