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预科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对数字阅读动机的影响

2021-03-30 02:28潘文浩何必凯欧继花赵守盈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预科动机维度

潘文浩,何必凯,欧继花,赵守盈

(1.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2.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字化时代的阅读内容极大丰富,更新速度极大加快,数字阅读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大部分高校学生已将数字阅读视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1]。其中民族预科大学生大多来自经济不发达地区,对物质及文化欲求十分强烈[2],更易接受数字阅读的新形式。而促成个体开展数字阅读的动力因素就是数字阅读动机。数字阅读动机是指激起和引导个体行为朝向数字化阅读目标的内部驱动力,涉及社会交往、情感抒发、信息获取、个人修养和阅读兴趣等5个领域[3]。有学者认为数字阅读动机属于学习动机[4],数字阅读动机高的人群会表现出较多的阅读行为,良好的阅读动机有助于民族预科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数字阅读时间管理能力,其进行碎片化数字阅读的比例较高,难以通过数字阅读获得系统化知识[5]。时间管理倾向是指个体在运用时间的方式上所表现出的一系列行为和心理特征,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涉及时间价值感、监控感和效能感3个方面[6]。研究发现民族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水平与学业成绩和自我效能感均呈正相关[7],而高时间管理倾向的大学生能够更合理地安排阅读时间[8]。

当前对时间管理倾向和数字阅读动机关系的研究发现,作为一种人格特质,时间管理倾向能显著影响个体的数字阅读动机[9-10],同时能够正向预测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学习动机水平。但当前研究大多围绕汉族群体,对少数民族群体关注较少。民族预科本科教育是民族预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招收母语为本民族语言的少数民族考生,且民族预科大学生大多来自偏远民族聚集地、高寒山地等区域[11]。他们在进入普通本科学习前,需要用一年时间学习核心基础课程,尤其是汉语课程学习[12]。受制于民族预科大学生独特的阅读认知机制以及其接触网络时间的差异,民族预科大学生的阅读动机和时间管理能力与汉族学生存在一定差异[7,13]。已有研究分别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和阅读动机加以分析。结果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水平总体较高[7,14],但时间的监控和分配能力有待提高[14]。而民族预科大学生具有独特的阅读习惯和语言风格,其词汇阅读、句子阅读等方面与汉族学生存在差异,在词汇阅读认知层面会受到母语结构特点影响;在句子阅读方面会更注重句法的加工[15-16]。因此民族预科大学生在融入汉语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往往会遭遇诸多困难[17],从而导致他们的阅读动机水平较低。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来自贵州某高校的预科教育学院,均为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包括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等17个民族。采用“问卷星”在线测评系统发放调查问卷,累积回收问卷724份,剔除重复作答以及作答时间在3个标准差之外的个案,获得有效问卷692份,有效率为95.58%。

(二)研究工具

1.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dolescence 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Scale)

黄希庭和张志杰编制的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6],共44个题项,用于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水平的测量,分为时间价值、时间监控和时间效能感3个维度。该量表采用5点等级计分方法,得分越高,表示时间管理倾向水平越高。本研究中,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

2.大学生数字阅读动机量表(College Students' Digital Reading Motivation Scale)

张进辅和蔡少辉编制的大学生数字阅读动机量表[3],共27个题项,用于对大学生数字阅读动机趋向进行测评,具有很高的信度和效度,分为个人修养、情感抒发、社会交往、信息获取和阅读偏好5个维度。该量表采用5点等级计分方法,得分越高,表示数字阅读动机水平越高。本研究中,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2。

(三)统计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22.0软件包进行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共692人,其中,男性民族预科大学生229人(占比33.1%),女性民族预科大学生463人(占比66.9%);从生源地上看,来自农村466人(占比67.3%),来自乡镇115人(占比16.6%),来自县级以上城市111人(占比16.0%);从成长经历上看,留守家庭学生187人(占比27.0%),单亲家庭学生66人(占比9.4%),父母陪伴成长的学生440人(占比63.6%);年龄分布范围17-23岁,平均年龄20.1±1.4岁。

勘查区地热水属构造裂隙承压水,严格受断裂控制,热储呈带状对流型构造裂隙地热水。形成机理为:勘查区大气降水丰富,大气降水沿周边山体节理裂隙缓慢下渗,并逐步汇聚于断裂及裂隙带中,再沿断裂通道线状渗流,并以地下水为载体,吸收周围岩石骨架中的热能及矿物质,形成载热流体,赋存在断裂带之中。在接近地表处,地热水不断被混合降温,之后继续沿错综复杂的裂隙上涌,形成上升泉。

(二)民族预科大学生数字阅读动机总体特征

本研究对民族预科大学生数字阅读动机总分以及各维度得分进行描述性分析,具体得分情况见表1。由表1可知,在数字阅读动机总分以及各维度中,民族预科大学生平均得分均高于量表得分中间数。各维度中,平均得分从高至低依次为个人修养(M=24.49)、阅读偏好(M=18.97)、信息获取(M=18.67)、情感抒发(M=15.66)和社会交往(M=14.20),且民族预科大学生阅读动机总分分布基本呈正态分布。

表1 民族预科大学生数字阅读动机总特征(N=692)

(三)民族预科大学生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表2的数据表明,民族预科大学生数字阅读动机中社会交往维度存在性别差异(t=2.55,p<0.01),其他维度上不存在性别差异(p>0.05)。表3的数据表明,不同生源地的学生在社会交往维度的得分存在差异(F=4.861,p<0.01),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社会交往水平差异显著(p<0.01)。表4的数据表明,有不同成长经历的学生在阅读兴趣维度上的得分有显著差异(F=3.34,p<0.05),事后多重比较发现,成长于单亲家庭的学生与留守家庭和父母陪伴成长家庭的学生差异显著(p<0.05)。

表2 数字阅读动机在性别上的差异检验(N=692)(M±SD)

表3 数字阅读动机在生源地来源上的差异检验(N=692)(M±SD)

表4 数字阅读动机在成长经历上的差异检验(N=692)(M±SD)

(四)时间管理倾向与数字阅读动机的相关分析

对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和大学生数字阅读动机总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p<0.01)。对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和大学生数字阅读动机各维度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发现,除时间监控感和时间效能感与数字阅读动机中情感抒发维度不存在相关(p>0.05)外,其他各维度之间皆存在显著相关,具体结果见表5。

表5 时间管理倾向与数字阅读动机的相关分析(N=692)

(五)时间管理倾向对数字阅读动机的回归分析

为了考察时间管理倾向对数字阅读动机的预测作用,以数字阅读动机各维度为因变量,以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为自变量,采用逐步进入法(Stepwise)分别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时间价值感对个人修养、情感抒发、社会交往,信息获取和阅读兴趣均具有正向预测作用(B=0.252,p<0.001;B=0.090,p<0.01;B=0.050,p<0.05;B=0.159,p<0.001;B=0.146,p<0.001),同时,时间监控感对个人修养以及社会交往具有正向预测作用(B=0.053,p<0.01;B=0.075,p<0.05),时间效能感对数字阅读动机各维度均没有预测作用,具体检验结果见表6。

表6 时间管理倾向与数字阅读动机的回归分析(N=692)

四、讨论与建议

(一)民族预科大学生数字阅读动机特点

本研究发现,民族预科大学生数字阅读动机得分较高,这可能是由于互联网普及,数字阅读的优势日渐凸显,民族预科大学生更倾向于进行数字阅读。同时本研究发现,民族预科大学生数字阅读动机总分上,男性、女性民族预科大学生之间不存在差异。研究发现,民族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方式各异,男生主要使用网络获取理解性知识,而女生更多是处于网络聊天和娱乐等目的[18]。蔡少辉等同样发现不同性别民族大学生数字阅读动机之间没有差异[3],这可能由于网络信息化的发展,使不同性别的民族预科大学生都有充分的条件和机会自由地选择数字阅读。有趣的是,本研究发现数字阅读动机中社会交往因素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动机高于女生。有学者发现,男大学生进行数字阅读的时间比女大学生长[19],在数字阅读过程中会更多与他人讨论交流[20]。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男性民族预科大学生会更多因为社会交往开展数字阅读。

其次,民族预科大学生的生源地差异会影响数字阅读动机中的社会交往因素,且来自农村地区的民族预科大学生得分略低于县级以上城市的学生。这可能是由于经济发展的差异,使城镇大学生更早接触数字阅读设备[3,21],同时,生活在城镇的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兄弟姐妹和玩伴较少,可能会在数字阅读过程中更多地进行社会交往;相反,来自农村地区的民族预科大学生主要为获取知识而开展数字阅读[20],其接触数字阅读的时间较晚,且通过数字阅读获得社交的需求较少,会更多开展纸本阅读。

最后,成长经历不同的民族预科大学生在阅读偏好上存在差异,单亲家庭成长的民族预科大学生阅读偏好维度得分较低。研究表明,家庭教育与成长环境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起到重要作用,父母关系的和谐程度对大学生的数字阅读行为有显著影响[22],父母关系和谐的家庭中,子女较少出现网络成瘾问题,单亲家庭的学生不良网络使用的频率更高[23]。

本研究结合成长环境与经历对民族预科大学生数字阅读动机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性别、成长环境和经历会影响数字阅读动机的部分维度,但与前人研究结论存在一定出入,这说明少数民族个体的数字阅读动机尚不明确。少数民族学生普遍接受双语教育,这种特殊的阅读环境会导致其独特的阅读动机[16]。而网络平台是以汉语为主的阅读环境并且很难搜寻到少数民族优秀数字阅读资源。由此导致民族预科大学生难以开展双语数字阅读,其数字阅读动机水平与汉族学生存在差异。

(二)时间管理倾向对民族预科大学生数字阅读动机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除时间效能感和时间监控感与情感抒发维度外,民族预科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数字阅读动机各维度显著正相关,这与前人研究一致[24]。民族预科大学生入学后,能更好地规划和利用时间开展学习和阅读活动。同时,相比人际关系和经济状况等外部动机,内部动机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作用更明显,能更好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25]。同时,民族预科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经常接触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其数字阅读频率逐渐增加,数字阅读动机不断增强[26]。

同时,本研究对民族预科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数字阅读动机进行了回归分析,发现民族预科大学生的时间价值感对数字阅读动机各维度均有正向预测作用,时间监控感对个人修养和社会交往有正向预测作用,结果与前人研究基本一致[24]。时间价值感是时间管理倾向中最重要的一个维度,它是个体对时间重要性的主观判断,是一种稳定的内部人格特征,能够帮助民族预科大学生端正对时间使用的态度,从而促进其数字阅读动机的提升[27]。吴灵香等人研究了民族预科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业动机的关系,发现时间价值感和时间监控感对学业拖延有负向预测作用,并影响学习动机水平[28]。民族预科大学生入学后,获得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和社会见识,普遍渴望通过阅读提升自身修养。但是由于民族预科大学生在学习民汉双语的同时还需要学习专业知识,课业压力较重,会更加重视对时间的监控,尤其需要对时间进行管理。在时间管理倾向中,时间监控感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和提醒,是增加对时间的掌控和降低时间的变动[29]。对于刚入学的民族预科大学生而言,时间监控感的作用更加突出,他们普遍具有较高的时间监控感,以便更加合理地开展数字阅读。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民族预科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和数字阅读动机之间具有正相关,同时民族预科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整体预测数字阅读动机。由于民族预科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差异,可能导致其时间效能感对数字阅读动机的预测不显著,这与汉族学生研究结果不一致[7]。鉴于此,数字阅读的时间效能感可能是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的差异之一,后期可以进一步探讨少数民族大学生时间效能感对数字阅读动机的影响。

(三)民族预科大学生数字阅读动机提升的建议

1.有效培养时间管理的能力

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强调,人最稀缺的资源是时间。本研究结果发现,民族预科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和数字阅读动机存在显著相关,同时时间价值感与时间监控感能够显著预测数字阅读动机。对于民族预科大学生而言,只有合理规划阅读时间并对时间的利用进行监控,才能有效整合碎片化阅读时间,这是有效保证数字阅读开展的前提[30]。

2.合理确定数字阅读的需求

一般而言,内在动机是指向数字阅读活动本身的,是一种来自于个体内在的需求满足,从而产生成就感[31]。本研究发现内在动机对民族预科大学生的数字阅读促进作用更大,民族预科大学生数字阅读动机中个人修养和阅读偏好等内在动机得分较高,而社会交往和信息获取维度属于外部动机,对民族预科大学生而言,提升数字阅读更需要两者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其数字阅读活动的开展。

3.进一步拓展数字阅读的形式

第一、开展团队数字阅读的形式。建构主义指出知识可以通过社会磋商以及对理解发生的评估产生,社会交往有助于形成多种思想观点[32]。本研究发现,民族预科大学生数字阅读动机中社会交往因素得分较低,这可能是其较少开展群体数字阅读造成的。数字阅读虽是个体行为,但是不同观点的交流与刺激,将有助于民族预科大学生对知识进一步掌握和建构。因此,需要鼓励民族预科大学生结合个体数字阅读与团队数字阅读的形式,通过团队协作进行数字阅读。以实现在构建系统知识体系的同时,兼顾社会交往和情感交流能力的提升。

第二、打造任务式数字阅读形式。“互联网+民族教育”强调任务式数字阅读形式,可以充分调动民族预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3]。对于民族预科大学生而言,受其语言结构特点影响,在预科教育阶段需要较快地系统掌握汉语词汇、句法和篇章阅读的能力[15-16],而通过这种任务式学习模式,能使民族预科大学生有效地运用时间开展数字阅读,既可以增强对汉语结构的掌握,同时也提升了其数字阅读动机。

五、结语

本研究对民族预科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数字阅读动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民族预科大学生数字阅读动机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生源地与成长经历等人口学因素会对其数字阅读产生影响。其次,少数民族预科大学时间管理倾向与数字阅读动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最后,民族预科大学生时间价值感和时间监控感正向预测数字阅读动机。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从有效培养时间管理的能力、合理确定数字阅读的需求、进一步拓展数字阅读的形式等角度提出民族预科大学生数字阅读动机提升的建议。

猜你喜欢
预科动机维度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招生政策没吃透会有多少损失?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跟踪导练(二)(6)
留学预科项目,为高考后进击海外名校铺路
动机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