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地区文冠果栽培技术及产品开发利用

2021-03-30 03:39齐飞宇
中国林副特产 2021年3期
关键词:文冠果苗木种子

齐飞宇

(辽宁省国有喀左县十二德堡林场,辽宁 喀左 122300)

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olium)又名文冠花、崖木瓜、文光果、僧灯毛道等,是无患子目(Sapindales)无患子科(Sapindaceae)车桑子亚科(Dodonaeoideae)文冠果属(Xanthoceras)的木本油料植物。文冠果栽培历史久,分布范围广,自20世纪70年代辽宁等地成功引种后,目前约有16个省份均有栽种,林分面积超过5.3万hm2。文冠果的种子含油量较高,是北方地区有发展潜力的生物能源物种之一,具有很高的生态和经济价值。文冠果根系发达,适应性和抗逆性强,适种于温度较低、气候较干、土壤较贫瘠的辽西地区。研究文冠果其丰产栽培技术和产业开发利用,对促进辽西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帮助农民增收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同时,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应用研究所、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科研单位技术力量的加入,也为辽西地区文冠果栽培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1 文冠果繁殖技术

1.1 种子繁殖

目前文冠果的繁殖方式以种子繁殖为主,播种前可采用沙藏法、温水浸种法、快速催芽法等方法对种子进行处理,但种子繁殖无法保证优良品种的特性。沙藏法是指在春季播种前15 d左右对种子进行沙藏处理,沙藏地点选择在背风向阳处挖一倾斜面向阳的底坑,将种子藏于坑内沙中,覆盖塑料膜,利用高温光照催芽。温水浸种法是指将种子浸泡在40~50 ℃的温水中2~3 d,捞出后用湿润的布帘覆盖,保证湿度,置于室温下进行催芽。也可不对种子进行播前处理,选择在秋季果实成熟后、土壤上冻前,直接进行播种,翌年春季即可整齐发芽,但种子的出苗率较低,通过层积处理等方法可以促进打破种子休眠提高出苗率。

1.2 无性繁殖

除播种繁殖外,文冠果还有根插繁殖、嫁接繁殖、分株繁殖、组织培养等无性繁殖方式。根插繁殖是指春季4月时,将上年的根段或母树根系挖出,截成长度约15 cm、直径在4 mm的木段作为插穗进行繁殖,根插的成活率相较于枝插要高。嫁接繁殖有嵌芽接、皮下枝接、切接等方式,采取不同方式对嫁接成活率影响较大,嵌芽接一般选择在春季皮层可剥离时以带木质部的大片芽进行嫁接。由于文冠果是灌木植物,容易生根蘖苗,因此可以采用分株繁殖方式,即将距离比较近的文冠果植株进行分蘖,分株种植。目前通过利用文冠果不同外植体,筛选多种培养基和激素组合,来探索最佳组培体系的研究有许多,多用MS作为茎段培养分化增殖的基本培养基,用MS+IBA组合作为生根培养基,通过种胚和子叶均可培养得到完整植株,其中,果实发育中期的种胚诱导体细胞胚效果最好。

2 文冠果栽培技术

2.1 建园技术

2.1.1 园地选择。由于文冠果喜光、不耐涝等特性,建园时应选在向阳、地势高、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梯田或缓坡地(不超过25°坡),向阳的陡坡虽也可种植文冠果,但不易进行水肥管理,影响其产量。文冠果对土地的适应性较强,能在多种土壤类型下正常生长,但不适合种于红胶泥土壤。土壤含盐量不可过高,否则影响成活率和产量。

2.1.2 种植密度。合理安排种植密度是保证文冠果丰产的重要因素。种植早期可进行适度密植,株行距控制在(1.5~2) m×(3~4) m的范围内,每亩地种植量约在100株左右。采用先密后稀的计划栽植方式,根据冠幅大小和结实数量及时调整栽培密度。

2.2 丰产栽培技术

2.2.1 整地。为疏松土壤,促进文冠果幼苗成活和茁壮成长,需要在种植前提前一年进行整地,时间一般选择在雨季。主要采用挖沟或穴的方式进行整地,即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挖宽度在0.5~1 m、深度在0.5~0.7 m的水平沟、带状沟或地穴。挖好后,用上层熟土进行回填,并及时追施一定量基肥或填入草灌植物进行分层压青。机械深翻整地的深度应在0.3 m左右,且在辽西干旱地区不可进行春翻,防止失墒。文冠果栽种3、4年后,由于根系生长需要,也应进行深翻扩穴,时间通常选择在采果后至上冻前,深翻时应注意避免伤害粗壮的根系,且要用表层土进行回填,并及时灌溉。

2.2.2 定植。选择根系长度超过20 cm,有6根以上侧根,且侧根直径不低于3 mm、长度超过18 cm的Ⅰ级健壮苗木进行栽植,栽植时间一般选在春季4月初左右,秋季栽植的成活率相对较低。栽植前的苗木要做好全过程保水处理,定植的栽植穴要根据苗木的大小确定,通常规格为穴径、深各60 cm。先在栽植穴内加入5 kg粉碎秸杆,并回填底层土约25 cm厚度,可混入适量有机肥,栽植时要扶正苗木,确保苗木根系舒展,埋土踏实后立即浇透水。为防止弱小苗木生长不良,分级不同的苗木不能种植于同一区域。为提高成活率,在定植后应及时进行灌水,辽西地区气候干旱情况下可在定植后覆盖地膜。

2.2.3 水肥管理。文冠果不耐涝,应尽量减少浇水,防止苗圃土壤过湿引起根系腐烂,雨季降雨较多时更需要做好排水处理。苗木速生期、开花前期、果实速生期、采果后、土壤上冻前需要进行适量灌水,越冬水需要充分灌溉。合理施肥可以有效促进文冠果开花坐果,提高果实和种子产量。春季谢花后,幼果发育和新梢生长需要消耗大量养分;冬季温度较低且较为干旱,为保证顺利越冬,也需要大量养分。因此,文冠果的施肥主要分为春季施肥和秋季施肥,浇水时也可进行适量施肥。春季一般在4月进行施肥,主要施用尿素、硫酸铵等速效氮肥;秋季在采种前后用沟施法施复壮肥,主要尿素、过磷酸钙和农家肥等。

2.2.4 整形修剪。整形修剪不仅可以美化树形,还可有效促进文冠果降低消耗、增强抗性、提早结果、提高产量。在春季萌芽前,苗木高度0.8~1.0 m时进行定干,可根据实际情况整形为小冠疏层形、自然开心形、单主干高干形、多主干高干形等,其中多主枝自由形或开心形的树体结构较好,管理也相对容易便捷。采用除萌、剪枝、抹芽、摘心、扭枝等修剪方式去除重叠枝、过密枝、纤弱枝、交叉枝和病虫枝,可以保证通风透光。冬季进行修剪可以平衡树势,使果实质量和丰产稳产得到有效保障。在整形修剪时应尽量保留枝条顶芽,注意不要见头就剪或重剪,剪口较大时要及时用油漆混合汽油进行涂抹。

2.2.5 花果管理。文冠果落花特别严重,可高达90%左右,故有“千花一果”之称,需要通过树体管理、水肥管理等措施降低落花落果。在盛花期疏除不孕花,追施氮肥和磷肥,喷洒50 mg/mL萘乙酸钠和液体花粉,可以显著提高坐果率,增加产量。要保证花前水、果前水、冬灌水,适时施用果肥和复壮肥,喷洒脱离抑制剂和硼酸、硫酸锌等微量元素。在花芽分化期和种子增长期喷洒0.5%磷酸二氢钾,在幼果期喷洒0.3%尿素溶液,在果实和种子发育期,追施氮、磷、钾复合肥。

2.2.6 病虫害防治。辽西地区文冠果的主要病害有茎腐病、根结线虫病、黑斑病、立枯病等,主要虫害有沙枣木虱、黑绒金龟子、刺蛾等。茎腐病可通过减少损伤苗木、高锰酸钾灭菌、改善生长条件等方法进行防治;根结线虫病可通过中耕除草等管理、及时除去感病苗木、轮作换茬等方法进行防治;黑斑病可通过及时排水、合理密植、喷施杀菌剂等方法进行防治;立枯病可通过及时清理感病树叶和枯枝残叶,使用5%井岗霉素水剂、20%甲基立枯磷乳油、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等药剂进行防治。沙枣木虱可通过杀虫灯诱杀,人工捕捉,冬季林间灌水,使用吡虫啉、苦参碱、溴氰菊酯等药剂进行防治;黑绒金龟子可通过人工捕捉、杀虫灯诱杀、撒施毒土等方法进行防治;刺蛾可通过黑光灯诱杀,摘除虫茧,喷施苏云金杆菌、抑太保乳油、阿维菌素等药剂进行防治。

3 文冠果开发利用

随着文冠果的广泛种植,其价值也被不断开发利用,目前已应用于食品、医药等行业。文冠果的种仁含油率超过50%,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更是超过90%,易于被人体吸收,可以降低胆固醇;富含亚油酸,是亚油酸丸的主要成分,可有效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文冠果油是优质的生物柴油原料,还可以制作飞机润滑油等。文冠果的果实有很大的利用价值,种仁富含蛋白质可作为罐藏食品,脱脂后的种仁对治疗小儿遗尿症效果较好;种皮中的香豆素类化合物、甾醇类化合物对于消炎抗敏、止咳化痰、防治癌症等有一定作用;果壳含有的壳苷在药理上对阿尔茨海默病有一定效果。文冠果的枝干晒干后可作蒙药原料,主治风湿症、坏血病等;木质较硬,纹理美观,也可做雕塑工艺品。部分地区采摘文冠果的叶,用来熬制成饮品。

4 发展建议

要加大科研攻关力量,不断推进文冠果优质高产优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因地制宜完善配套丰产栽培管理技术,有效缩短种植时间,提高产率和产量;要加大种植基地建设力度,保障文冠果原料产量充足,为进一步拓宽市场奠定坚实基础;要加快产业链发展,以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创新的发展模式深入挖掘文冠果的营养成分、保健功能等价值,促进文冠果产业市场化发展。

猜你喜欢
文冠果苗木种子
基于层积的文冠果种子破除休眠研究
苗木供求信息
桃种子
文冠果的观花特性及其在园林绿化上的应用
最新苗木行情
可怜的种子
最新苗木行情
水酶法提取文冠果油的工艺研究
北屯垦区文冠果育苗造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