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2021-03-30 06:49晋利鹏
建材与装饰 2021年28期
关键词:支模支撑体系立杆

晋利鹏

(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27)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工程作为供人们工作、学习、生产、居住的重要载体,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建筑工程的种类和高度都在不断增加,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也更加广泛,利用该技术能增大施工空间,帮助施工人员解决工程难题,提高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性。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关注的施工要点较多,需要相关人员重点关注并合理应用,才能最大化发挥高支模技术的价值和优势,帮助建筑工程施工更安全高效地开展。

1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方法

在某项建筑工程开始施工前,相关人员应全方位了解工程建设中涉及的各项数据,依托真实数据编制施工方案,确定施工技术。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对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1.1 工程概况

某市商业园区2#办公楼采用高支模施工技术,工程总占地面积1500m2,建筑地上部分总层数为20 层,地下部分共3 层,地上部分总高89.2m。为最大化优化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整合中庭结构,完善设计机制的同时,将跨度控制在16.3m,次梁截面积为500mm×700mm,板厚度约为120mm。

1.2 工程分析

工程分析能为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通过对工程概况的分析,可以计算出该建筑1 层层高为8m,2 层层高为6.6m,3 层层高为6.6m,标准层层高4m,高支模施工技术主要应用在一层的施工中。

1.3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1.3.1 高支模架体搭设

高支模的实际应用主要包含安装、检查和拆除三个环节,需要从各环节优化施工质量,才能切实提高高大模板的应用效果。对高支模的安装环节来说,需要关注以下几项应用要点:①做好高支模准备工作。对施工现场做好全面考察和安排,为高支模的安装做好铺垫;检查高大模板支架的设计是否符合工程建设要求,检查支架基础的强度,确保高支模能与建筑工程具有高适配度;在安装过程中重视模架体系基底回填夯实、铺垫板和搭架工作的质量,保障回填作业的强度和密实度,提高阶段性施工的质量;②材料准备。对所有进场的材料质量进行检查,要求所有搭设架体管材不允许生锈、形变或规格型号不合规的材料投入施工环节中;③严格监测高支模的搭设质量,并及时清除高支模搭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1.3.2高支模质量验收

完成高支模搭设后,需要对其搭设质量进行严格的验收,以确保其搭设质量能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要求[1]。质量验收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由现场监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对高支模的安装质量进行质量检验,及时指出高支模未按施工方案搭设之处,并对其进行针对性整改,在搭设质量达标后才可继续后续施工;②结合施工方案和国家规定的技术施工标准对其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规定;③结合社会实际需求对其进行审查,反思施工过程是否符合社会中不断提升的环保需求,是否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理念相符,施工中使用的建材和安装技术是否贯穿了环保理念。

1.3.3 高支模拆除

完成高支模的阶段施工,待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即可进行高支模的拆除工作[2]。该环节虽然对施工技术的要求较低,但是其施工质量也与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息息相关。对高支模进行拆除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态度,要求其必须严格遵守高支模的拆除要求和施工标准,并且在拆除过程中必须小心谨慎,避免暴力拆模对其造成损伤或破坏。高支模的拆除工作需要关注以下几项施工要点:①需严格遵守模板拆除顺序,通常情况下会采用自上而下的拆除顺序,此环节中需要做好零部件的转运工作,避免出现高空抛物的安全事件。零部件的拆除也要按序一次进行,先拆除最后安装的模板和构件,依次按安装顺序的先后从后向前逐一拆除;②在进行高支模的拆除工作前,需要进行清场工作,禁止闲杂人等进入施工场地,尽量规避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完成高支模的拆除工作后,清点所有部件,保证部件数量与安装前数量一致,对磨损严重的部件进行检修和记录,方便高支模的重复使用。

2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要点

2.1 支撑体系搭设要点

(1)在搭设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之前,需要对结构中构成构件的规格和尺寸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支撑体系在完成安装后不会发生变形或位移的情况。当高支模体系的高宽比超过2 时,应单独做好支撑体系的保护措施。若需要将模板支撑立杆安装在多个楼层中,应将上下层的支撑立杆进行准确对接,保证上下层支撑立杆中点处于同一垂直线上。

(2)在平面方向上搭设支撑体系时,支撑立杆的安装顺序应从梁下开始,然后依次按0.9m 间隔逐渐向两侧搭设[3]。若梁底跨度较大,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适当起拱,支撑体系的主次梁交接位置,次梁的搭设需要排在主梁完成搭设之后,且需要将支架架设在梁底模之间,避免支撑系统发生形变。

2.2 模板安装技术要点

(1)高支模体系主要是用于浇筑混凝土作业时使用,对荷载和结构的要求非常高,需要保持独立状态,不能将其与脚手架、安全通道、卸料平台等产生关联。

(2)为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需要保证模板拼缝的密实度和平整度,应用密封材料对2mm 以上板缝进行单独封堵处理,避免因漏浆造成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蜂窝、麻面等现象。

2.3 混凝土浇筑

通过高支模体系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之前,需要由现场监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对支撑体系的钢筋、支架系统、模板等进行全面仔细的验收,确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且浇筑过程中需重点关注过程堆载的情况,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2.4 监控量测控制要点

(1)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在立杆的不同位置设置监测点,全过程监测高支模体系的稳定性,监测点的设置位置应选在以下几个位置:受力最大的立杆位置、稳定性较差的边缘位置、地基承载能力较弱的位置。根据高支模体系的平面结构的大小,至少在结构的水平和垂直方向上设置2 个监测点,对支撑结构的水平位移和数值沉降现象进行检测,当形变量超出预警值后发出警报。

(2)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对支撑体系的检测时间应每隔半小时进行一次,一旦发现支撑结构的变形量超出预警值,需立即停止施工并疏散施工作业人员,在对其进行加固后才能继续施工。混凝土终凝后监测时间延长至每天进行一次[5]。

2.5 高支模拆除

高支模的拆除工作需要结合高支模板的实际情况进行,若模板跨度小于8m,拆除工作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超过75%之后才能进行,若模板跨度大于8m,拆除工作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00%之后才能进行。另外,拆除工作的开展也需关注以下几项要点:

(1)完成高支模混凝土浇筑8~10d 后,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若混凝土强度已经达到设计标准,即可进行模板拆除工作,若施工环境中温度较低,使混凝土强度未能达标,则需根据实际情况延长混凝土养护时间,直至其强度符合设计标准才能继续拆除模板。

(2)在拆除高支模的过程中,需要秉承“先浇筑、后拆除,分级、分段”拆除的原则,先进行次梁模板的拆除工作,后进行主梁模板的拆除,逐步完成。

(3)严禁暴力拆模,避免对混凝土结构造成伤害,模板拆除完成后,对其质量进行验收,若发现质量问题,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的补救维修,最后,清理混凝土表面。将拆除下的模板、支架和辅助配件等表面残留的混凝土、污染物等清理干净,然后进行分类、检查及维修,方便后续高支模施工能继续使用。

2.6 支架拆除技术的应用要点

(1)正式开展支架拆除作业之前,现场管理人员需要度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细化工作职责,并由专人对拆除作业进行统一指挥[6]。施工人员应在拆除过程中保持精神高度集中,拆除前先观察拆除构件与其他元件的连接情况,确认拆除作业不会对构筑物和设施造成影响。

(2)原则上拆除作业需一次性完成,不能中途更换施工人员,能提前拆除的架体可提前拆除,减少施工量[7]。主体结构拆除过程中需严格遵守拆除顺序,使剩余架体能保持稳定状态,避免出现坍塌情况,对构筑物、周边设施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性造成威胁。

(3)需要集中堆放已经拆除的配件、立杆等构件,并安排专人及时将其转运出作业现场,不得出现高空抛物情况,并且在拆除重量较大的构件时,必须2 人或多人协同作业。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但若想充分发挥该支撑体系的应用价值,需相关人员全面掌握该技术的应用要点,严格把控其施工质量,才能推动我国建筑行业获得更健康的发展。

猜你喜欢
支模支撑体系立杆
高支模施工工艺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析
满堂碗扣支架间排距快速确定问题探讨
浅析圆弧段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设计与应用
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
盘扣式钢管独立支撑塔架承载力研究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
高大模板支架模型试验受力分析
超载下高支模碗扣式架体单元组装方式分析
安徽:打造创新全生命周期的金融资本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