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养护管理要点及技术措施分析

2021-03-30 11:04赵千里
建材与装饰 2021年21期
关键词:城市园林园林绿化植被

赵千里

(太原市园林建设开发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2)

1 园林养护管理的重要性

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指在不违背原有设计意图的条件下,遵从植物的生长规律,对园林植被进行移栽、修剪、灌溉、施肥、防治病虫害等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园林的生态平衡没有被破坏,生态链也没有改变,只是帮助植被形成稳定的群落,变得更加美观和协调。由此可见,园林养护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作,养护工作在园林绿化中占据着重要作用,不仅能够改善局部空气质量和环境,还能给当地带来一定的旅游价值,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但是当前我国园林绿化工作的现状总体呈现出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东西部发展差距较大,全国一共有园林城市352个,沿海地区占136个;其次,在11个生态园林城市中,东部地区占9个,占总数的81.8%,中部地区2个,而西部地区一个都没有。这种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固然与地理环境、气候环境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但是主要原因是西部地区对园林发展不够重视,缺少科学的养护方法和技术。因此,只有按照科学的养护程序,采用科学的养护技术和管理措施,才能保证园林绿化常态化、协调化发展。

2 园林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很多地区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管理制度不完善是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致使园林绿化养护发展较落后,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各部门间有限的资源非常分散,没有形成一个相互补充、相互协作的整体,整体效益发挥不够充分。在监督体制方面,管理制度不完善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统一监管不到位,导致各部门无法联系起来,无法获得绿化面积的准确消息,无法进行系统的规划和安排,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工作能力不强,对环境没有产生积极的影响。

2.2 国家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在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方面的法律知识还不健全,没有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而且很多法律法规在各地区都没有很好地实施,导致法律体系不健全,存在管理上走形式的现象。对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法规执行不到位,致使规划目标不明确,绿化面积小,绿化植物也较单一,与周边地区的环境不符。

2.3 资金投入不到位

在当前阶段,由于各城市实际发展的经济条件存在不一致的现象,也导致在财政支出上,绿化经费存在划分不平衡、不公正的现象,直接削弱了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同时,部分地区由于实际财政资金十分紧张,而且很多领导者在进行部门划分时也认为绿化养护工作的重要性不足,这就会导致相关城市存在绿化养护经费不到位的现象,因此也会直接制约绿化养护工作是否能够到位。并且,相关地区也往往伴随管理制度不健全且技术不达标的现象,直接制约了当地绿化工作的开展,并导致经济效益无法伴随绿化设施的完善获得提升。

2.4 绿化养护管理人员自身业务素质不足

在当前阶段,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开展方式仍旧应用传统的浇水、修剪和垃圾清扫等,但是这种方式的技术含量十分低下,并且也不能匹配当前养护管理工作的需要,同时部分园区由于缺乏对养护人员的培训工作,也会导致相关工作的开展并不能真正针对不同植被进行有效养护,进而使养护管理工作的开展失去原本的意义。同时,很多养护公司自身在人员招聘上并没有选择相应专业的年轻人员,而是选择一些年龄较大且劳动价格低廉的退休人员,经过简单培训后就将其投入岗位,这也会使其自身业务素质较低,从而无法确保养护管理工作能够落实到位。

3 园林养护管理的要点

3.1 将园林建设和养护管理结合起来

在城市的发展进程当中,园林虽然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却间接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园林影响到了城市发展的深度和潜能,城市绿化建设可以说是城市一项重要的建设项目,绿化养护和管理影响到了植物的存活率和生长状态。在园林与养护过程中,需要将园林建设和养护结合起来,这将会贯穿于园林的始终,同时加大对于园林养护的监管力度,以防出现偷工减料、草草了事的情况,需要对于一些栽种的植被进行定期养护,这样才能够提升植被的存活率,让植物保持一种良好的生长状态,从而提升养护的效率。绿化建设工作的相关人员和养护人员需要进行学习和交流,共同参与到各自的工作当中,这样才能够提升园林养护与管理工作,实现城市绿化工作的有效开展。

3.2 加强对于土壤的改良工作

园林建设需要对土质进行必要的检测与分析,对土壤的酸碱度和成分以及pH进行必要的分析,在栽培植物之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充分的消毒,还需要进行施肥,确保在植物栽培之初土壤的酸碱度等可以达到要求,在此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土壤的成分的检测结果进行植物的栽培,这样才能够提升植物的存活率。在栽培好植被之后需要定期进行除草和松土,这样才能够为植被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土壤可以说是城市园植被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壤和阳光、水分、空气这些生长因素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必须确保土壤的质量,这样才能够减少病虫害,为植物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3.3 注重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

植物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病虫害,病虫害对于植被的生长有着不良的影响,在城市园林过程中必须重视病虫害的管理和防治,这样才能够降低园林的管理难度。病虫害的预防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提前对于植物进行处理,还可以合理应用一些化学产品来预防或者是引入微生物来克制病虫,在此过程中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首先可以从植物生长环境的卫生情况入手,做好病残体的收集和清理工作,还需要对一些残留的化学药品进行深埋和处理,需要将植物的残枝病叶定期摘除,还需要将一些病株进行及时清理。相关部门需要管理好植被的进出工作,需要在植物幼苗带入种植场地之前进行检查,看看这些幼苗是否有病虫害,避免一些带有病虫害的苗木进入种植场所,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相关部门必须严格检查,以防带有病虫害的苗木进入城市园林,影响园林的绿化工作。

3.4 重视园林养护管理,投入资金支持

城市园林的绿化和养护需要建立在园林建设人员和养护人员具有高度的园林养护意识这一基础之上,相关部门必须要提升园林养护工作人员对于园林养护工作的认识,让他们知道园林养护工作的开展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其中不仅要具有一定的劳动力,还需要将园林养护看作是一门专业技术,能够具备相关的知识基础,管理人员需要重视工人的劳动成果,对于城市园林和养护今后的发展走向要有所关心,能够将此和城市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园林和养护所具有的价值。政府部门需要重视城市园林的绿化和养护工作,能够投入一部分资金支持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开展,让相关部门有足够的资金来引入新的知识和技术,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引进高品质的植物幼苗,这些都需要资金的支持,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方面的扶持力度,可以有效解决经费不足引发的园林养护问题。

3.5 做好绿化宣传保护工作

园林项目负责人必须要做好绿化保护宣传工作,而且要通过多媒体平台进行大力宣传,这样才能通过增强群众意识真正实现加大法制教育宣传工作的力度,从而通过全民普及确保游客在游玩时能够对环境进行自觉保护,否则即使通过单一内部人员能力的提升,也无法将养护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对此,只有真正增强大众生态建设的意识,才能保证人们可以主动投入绿化工作中。

3.6 落实业务培训工作

对于人员招聘而言,不仅应优先聘请相关专业的优秀人才,而且要保证在其应聘之后开展业务培训工作,这样才能保证相关人员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的养护管理技术,并通过实践满足园林建设的需要。同时,园林工作也要聘请专业人员对其业务进行讲解,并针对不同植被的特性进行全面划分,这样才能保证养护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具针对性,从而真正满足园林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园林项目自身也要培养业务骨干,并与其他园林项目开展业务交流工作,这样才能通过各园林项目自身的交流、探讨满足绿化建设工作的创新与融合,以此保证在技术上满足养护管理工作的应用需求。

3.7 完善城市园林建设法律法规

当前,由于我国城市园林建设起步较晚,发展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还有待完善。例如,缺乏有效的园林维护操作规范和标准,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操作规范体系和违规成本管理体系,工作人员无法依照严格的标准进行园林养护管理工作。有关政府应根据当地城市园林工作的进展举办研讨会、专家听证会等,制定和完善当地园林建设和管理法律法规,使工作人员在进行园林建设管理和维护工作中做到有法可循、依归办事。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园林养护在园林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要提高对园林养护的重视程度,注重苗木移栽和施肥技术的科学性,同时也要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园林养护的资金投入,提高养护人员专业素质。只有将多种技术要点与养护管理措施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生态园林城市”,切实发挥城市园林景观的服务功能和审美功能。

猜你喜欢
城市园林园林绿化植被
基于植被复绿技术的孔植试验及应用
城市园林垃圾资源化与处理模式研究
与生命赛跑的“沙漠植被之王”——梭梭
市政园林绿化设计创新思考
论园林绿化种植与养护管理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城市园林建设与园林管理的新思路
现代城市园林管理模式分析
论现代城市园林建设与管理
绿色植被在溯溪旅游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