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坡地多高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及地质灾害防治

2021-03-30 11:04张文卿
建材与装饰 2021年21期
关键词:坡地建筑物边坡

张文卿

(昆明工程勘察公司,云南 昆明 650000)

2021年以来,城市建设又迎来了新一轮的高峰,城市建设范围持续扩大,建筑工程技术不断发展。由于建筑用地的减少,很多建筑不得不向多高层发展,向坡地转移。坡地具有一定的优势,其地基的承载力一般较高,但同时,坡地的地质条件一般比较复杂,建筑施工也会边坡也会承担更高的负荷,增加滑坡等地质灾害问题的发生概率。此外,基础施工、边坡施工、暴雨渗漏等都可能造成边坡地质灾害,危及人员安全,影响建筑安全及质量。为了减少坡地上多高层建筑的不利影响,必须做好前期地质调查评价、检测、总图设计工作,边坡处理和支护结构的设计要在科学选型设计和合理施工的基础上,为安全施工和科学施工提供技术支持,从而保证工程质量和人员安全。

1 坡地多高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的必要性

地基基础关系着建筑物的安全,是建筑物的基石。若建筑地基基础出现问题,轻则造成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重则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是整个建筑设计的基础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坡地多高层建筑因其处于斜坡地段,地质条件相对于平地更为复杂,人为施工对原生地貌、地质的影响也更明显,地基基础的施工难度也更大,施工费用占整个建筑施工费用的比例更大。因此,要求在做坡地多高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时,要全面考虑,不仅考虑到设计科技性、实用性、经济性,还应考虑到对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不但要节省工程造价,还应减少人为地质灾害的发生。因此,对坡地多高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进行深入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2 坡地多高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常遇到的问题

2.1 地基漏水等渗漏问题

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撑基础的土体或岩体。地基有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复合地基)两类。天然地基是不需要人加固的天然土层,坡地上地下水有比较大的水头差异,比较容易造成地基的渗漏。渗漏会影响建筑的质量和后续使用。当渗透压力超过临界渗透压力时,地基土会被水流带走和侵蚀,在管道作用下会造成严重损失,造成整个地基的破坏。地表渗水可在坡顶设置截水沟拦截,建筑物周围可设置集水井、明沟或盲沟,及时收集排水。地基、地下室底板和侧墙可采用防渗混凝土处理,增加混凝土厚度和粘贴防水材料,确保不渗水。

2.2 地基的下沉问题

坡地大多数倾斜的角度非常大,且层次没有规律而言,在地层中间还有较软弱的层面,特别是山坡的凹处容易出现软弱土层。在地基中有这类软质的土层的情况下,地基就有发生下沉和倾斜的可能。若当下沉或倾斜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超过地基的最大承受能力,地基就有可能发生塌陷和滑动,造成上部建筑物的倾斜和开裂,极易对施工人员和居民造成安全问题。因此应选择适宜的基础形式,保证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建筑的安全。

3 坡地多高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的具体内容

多高层建筑地质条件复杂,场地边坡情况不佳。基础设计的重要性比扁平场地更为突出。①地基承载力。斜坡上建筑物基岩层倾角大,岩层种类多,易存在软弱夹层。在设计中,应详细分析地质勘察报告,并进行软弱下卧层和地基沉降变形的验算。当地基承载力不足或沉降量较大时,可以选择桩基础作为基础类型,适当延长桩长,将上部结构的荷载尽可能地转移到边坡的底部,可以减少边坡的附加荷载,进而减少多层塔楼和裙房的沉降差和绝对沉降。应注意的是,当桩基础为嵌岩桩时,桩端埋在岩石中的深度应根据边坡下部位置的高度来确定。如此可以减少坡顶的荷载,地下室内部则呈空心状,可以减少同体积土的重力荷载,相当于路堑的效果;②荷载可以尽可能传递到边坡底部。当坡度较低时,可以直接将地基设置在边坡的底部;增加地下室层数,使建筑物安全可靠地嵌入边坡中,形成稳定组合,保证多层和高层建筑的抗倾覆和抗滑移能力,有利于结构的抗风抗震。当建筑物处于斜坡上时,不可避免地要承受岩土的侧向压力。在场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挡土墙宜与塔架分离,设计成斜坡式挡土墙结构,如预应力锚索挡土墙。当多层及高层塔楼侧墙必须与挡土墙合建时,应将侧向主动土压力与多层及高层建筑的不利水平荷载相结合,以验算建筑物的抗滑和抗倾覆能力,通过验算,保证了地基的安全可靠。如果建筑物的抗滑和抗倾覆验算不过关时,可以通过增加工程措施,如在地基上增加预应力锚索锚或抗拔桩来加强地基的强敌,以保证建筑物的抗滑和抗倾覆能力。

4 坡地多高层建筑中容易出现的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通常由自然的和人为的两种,自然的地质灾害是在自然情况之下,由于地壳活动和地球板块间的运动不受人的控制,如地震、山崩等情况。人为的质地灾害是在人们进行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作业引发的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凹陷等灾害。坡地多高层建筑施工中,人为的地质灾害往往是最主要方面,其影响最为严重。

4.1 泥石流灾害

泥石流的群发性、突发性、爆发性强,持续的时间也较长。随着社会发展,泥石流的人为因素加强。主要是不合理的修建、乱砍滥伐、弃土弃渣。因此坡地多高层建筑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同时做到设计合理,将其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4.2 滑坡灾害

滑坡是指边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侵蚀、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和人工削坡等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某一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或散落而下的自然现象。这也是建筑工地上比较容易出现的地质灾害。自然坡地受到人工干预,其滑坡频率也更加频繁。

4.3 崩塌灾害

陡坡上的岩土体突然脱离基质,迅速崩塌滚动,然后堆积在坡脚或谷底。崩塌有时破坏和掩埋房屋和其他工程设施,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多高层建筑设置在斜坡上时,由于坡地上部荷载的增加,加上边坡开挖的影响,往往诱发坡面失衡,造成山体围岩崩塌。

4.4 地面沉降灾害

坡地地基地质条件复杂,经常存在软弱岩土层。坡地上施工多高层建筑,会人为增加地基上部荷载,加上人工施工对地基的扰动,造成地基承载力下降,从而引起地面沉降。

5 坡地多高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的解决措施

5.1 对地质的提前勘探和灾害预估

设计师应当提前对施工场地进行地质勘探,预测潜在的地质灾害。在坡地作业之前,要对以往的地质灾害和遗留地质问题进行分析。对不可避免的地质灾害则需要做好灾害预估,做出相应的加固、预防措施。

5.2 坡地多高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与自然环境相结合

在多高层建筑边坡基础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可以与周围的地质环境相结合,合理科学的设计边坡建筑物,优化总平面布置方案和边坡处理方案。为了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总平面设计应与前期的结构岩土工程设计相协调。总平面设计是对所有场地的总体规划设计,涉及场地功能区布局、道路规划等,经批准后原则上不得变更。坡上建筑与平地建筑最大的区别在于坡路的坡度控制和调整,应考虑山体整体布局,设计重点是建筑物和道路的布置、场地平整、挖填平衡分析。对于低缓的边坡,可采用挡土墙对边坡边缘进行支护。对于支护面条件复杂、高填方、深基坑的场地,则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6 结论

我国城乡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在坡地上的建筑也在随之增加,尤其是今年来,多高层建筑不断增加。在坡地多高层建筑基础设计过程中,应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分析,建筑方案规划设计、总体布置设计和边坡治理应充分结合场地地质条件、地形和坡度,基础和上部结构设计要严格、科学地进行。充分分析工程地质和水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质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安全隐患,保证工程质量。

猜你喜欢
坡地建筑物边坡
陡帮强化开采边坡立体式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邻近既有建筑物全套管回转钻机拔桩技术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现代中小河流常用有坝壅水建筑物型式探讨
二维极限平衡法在高边坡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描写建筑物的词语
幸福我一辈子
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的治理与加固探讨
火柴游戏
长期施用化肥对黄土丘陵区坡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