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运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训练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研究

2021-03-30 05:46刘书霞安莉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期
关键词:有效率

刘书霞 安莉

摘要:目的 观察运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训练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2019年02月-2021年01月本院纳入的92例产后腹直肌分离产妇并依照数字分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实行自主训练(参照组)和表面积电生物反馈训练(观察组),比较应用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腹直肌分离愈合情况更为明显;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产妇实行表面积电生物反馈训练治疗,能够促进其腹直肌分离愈合,效果明显。

关键词: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训练;腹直肌分离;有效率

【中图分类号】R2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1-006-01

临床中,产后腹直肌分离是一种相对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较高,手术、主动及被动肌肉训练都是对其进行治疗的重要方式。在手术治疗中,虽然其治疗效果显著,但是患者在治疗后很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主动肌肉训练中患者的主动性较低,如果训练强度未达到相应标准,则无法实现锻炼腹部肌群的目标;被动训练的时间较长,疗效不够明显[1]。而有研究发现,通过对患者实行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训练治疗,能够使患者自主训练,是一种能够增强或者是放松肌肉的反馈方式。本文旨在观察运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训练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研究,见下文。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择2019年02月-2021年01月本院纳入的92例产后腹直肌分离产妇并依照数字分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46例,年龄在22-40岁之间,年龄均值为(29.00±2.02)岁;观察组46例,年龄在23-40岁之间,年龄均值为(29.31±1.89)岁,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腹直肌分离相关诊断标准;患者均存在腰背疼痛症状;患者的腹直肌分离距离大于2厘米。排除标准:将合并心脏病、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患者排除;排除严重沟通障碍患者;排除神志不清及拒绝治疗患者;排除耐受性及依从性较低患者。

1.3方法

1.3.1参照组

该组实行自主训练。产妇坚持跪姿、收腹站姿、仰卧抬腿、蹬腿、伸腿以及平板支撑等动作,一组为10次,每天3-4组,一个疗程为10天。

1.3.2观察组

该组实行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训练治疗。治疗前,治疗医师要为患者讲述治疗原理、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并按照腹直肌分离程度、部位等告知患者摆放合理体位,在患者腹直肌肌腹上贴敷电极片,患者在治疗医师的指导下按照计算机上的肌电图展开肌肉自主收缩训练,每天一次,每次控制在15-30分钟,连续训练10次。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腹直肌分离愈合情況;同时对两组的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和记录。

1.5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0.0软件统计研究资料,计量资料以(±s)描述、计数资料使用百分号(%)描述,行t和x2检验;当组间值P<0.05时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腹直肌分离愈合情况比较

和参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腹直肌分离愈合情况更为明显(P<0.05)。详见表1。

2.2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

参照组的治疗有效率76.09%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5.65%,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3 讨论

腹直肌分离和机体内孕激素有关,其中产妇高龄、羊水过多、巨大儿以及孕期体重增加等都是其主要诱发因素。腹直肌分离的加重,患者腹部肌肉则会逐渐减弱,并且对背部的承托力也会随之降低,进而产生腰痛,严重的甚至还会对患者起床产生不利影响。如果不对患者实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其脊柱稳定性会随之受到影响,很容易产生腹部膨隆、腰背疼痛等现象,降低体型美观度。

肌电反馈技术主要是通过传感器对肌肉电信号进行处理,将无法意识的肌电信号转变成一种能够感知的视听信号后反馈给患者,使患者能够按照这些信号展开自身调控,进而使其调节控制自身的能力和技术得到强化。对于实行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训练的患者来说,其可以诱导患者积极参与引发的肌电信号,通过反馈之后能够在大脑皮层形成条件性刺激,长时间反复训练,可以逐渐形成一种条件反射,能够为患者后续的自主训练提供有力保障。通过对患者实行自主训练以及生物电刺激治疗,其治疗效果更为明显,能够缩短患者的产后恢复时间,如果对患者实行单一自主训练,由于患者的依从性较低或者是锻炼方式不正确,训练效果并不明显[2]。最近几年,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技术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以及脑卒中等康复治疗中也获得了较为普遍的应用,并且在产后盆底肌的训练中,将功能训练和肌电刺激进行有机结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盆底肌功能,效果明显。通过研究可以发现,经治疗,观察组腹直肌分离愈合情况更为明显;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这也就说明通过对产妇实行表面积电生物反馈训练治疗,能够促进其腹直肌分离愈合,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表面积电生物反馈训练治疗在临床中的有效应用,其不管是对于提高治疗有效率还是促进腹直肌分离的尽快愈合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有利于患者恢复,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朱丹倩、张红芸、谢臻蔚. 产后腹直肌分离对盆底肌功能的影响[J]. 预防医学, 2020, v.32;No.326(10):106-108.

[2]付丽侠, 王华蓉, 郭玲,等. 仿生物电刺激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疗效研究[J]. 中国医师杂志, 2019, 21(3):444-445.

山东省日照市中心医院 山东日照 276800

猜你喜欢
有效率
脑CT在脑器质性精神病中的应用及有效率分析
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对治疗有效率、Hb及ALB指标的影响研究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很有效率
穴位贴敷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对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影响
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炎的护理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后护理
My Fa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