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别对你妈妈使用反问句

2021-03-31 00:24叶浅韵
情感读本·道德篇 2021年11期
关键词:小子母亲妈妈

叶浅韵

我们都要记住了:请别对你妈使用反问句,请别对一切对你心怀友善的人使用反问句。

好几年前,我看到一篇文章,标题很吸引人——《老妈的更年期遇上儿子的青春期》,它侵略了我的眼睛和心灵。我离更年期似乎还有一段距离,但儿子的青春期说来就来了。

我有些紧张,因为周围有许多孩子的叛逆令人奓毛,像是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母子战,到最后都是母亲战败了。母亲被儿子一步步往后逼,一次次地妥协和让步,都是因为爱,爱之过犹,反倒不及,结果都变成了害。

此前,当教师的大弟这么安慰我:他说,“叛逆”这个词,都是那些孩子不听话的家长们臆造出来的,因为他们必须要为自己教育的失败找一个客观的理由。好吧,看着眼前身高才超过我、就开始摸着我的头顶嫌弃我是个小矮子的娃,我稍微给自己松了下绑。我就不相信,这块从我身上掉下的肉,在我眼皮子底下看着长大的小人儿,他真能跳得起梁高。

初二平稳地过去了,也常看到一些娃的异常举动,无非是一些一直想刷存在感的行为,想证明“我有思想有主见有自己的世界观”了。给他根棒棒糖,有甜蜜也有点疼痛,把他的心绪抚摸平展了,也就好了。娃天生就是依老师教的,老师的话都是圣旨。他们有一个认真负责的班主任,放心三分之一,省心三分之一,另三分之一,见子打子吧。“见子打子”是算盘上的一种游戏,我少年时精于此道。兵来有将,水来有土,我且站在岸边,看娃生长的方向。

事实上,话可以说得轻松,一旦做起来,却常常有腰疼脑乱的时刻。中考前一个多月,娃突然就有了新动向,先是把关联在我手机上的QQ解除了。从前,他只是用诡异的小眼睛探询我是否偷看了他的QQ。偷看显然是必然的,但不承认也是必须的。我不大相信那些要尊重娃的隐私的做法,因为我是一个普通的母亲,既然我有偷窥他隐私的便利,我当然会乐意暗度陈仓。

慢慢地,我發现自己错了,正是因为他没有隐私,才对我如此大方,一旦有了隐私,就必定要想法抹去一切痕迹。以至于到了后来,他在卫生间里打电话,也开始用英文,而我只能听个大致,还要假装什么也听不懂。此前,他说我是他的好朋友呀。如今,他有了不能出卖的好兄弟,有了可以说话的女同学,有了不能让我知晓的新鲜事。上学期我问他,有没有喜欢他的女同学时,他说,妈妈,还没有呢,估计下学期就会有了。此话还被我一度当作笑谈,如此童心洁白,真令我老心高悬啊。我还揶揄他说,长得这么丑,当然没有了,你此生都该是拼才华拼本事的命,加油吧,小子。待他有点小失望时,我又说,要是妈妈在你们班就好了,我肯定会喜欢你,而且只喜欢你。现在,一切都变了,我是他时刻需要防备的战友。有一段时间,他频繁地对我使用反问句。你说呢?你以为呢?你怎么会这样?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你……总之,所有的事情都是我的不对。从他高皱起的眉头和不耐烦的语气中,我知道我被他嫌弃了。每每这时,我心中的怒火常常升腾起门高,但我又迅速地按下去,才过了几分钟,一个不留神,我又哪里不对了,他又开始刺起毛来,大规模地对我使用反问句。这心情啊,常常被他弄得五星级差。如果我跳起脚来,莫非是我的更年期提前了?好吧,我必须要变成一团棉花,保证他每一次落下时,都不受伤害。我试着跟他沟通,我说,小子,我是你亲妈,你长成刺猬的样子会弄疼我的。他立即说,难道不是你先弄疼我的吗?又是反问句。我在他各种各样的反问句里意乱心碎,且一轮接着一轮,吃饭时上演,出门时上演,睡觉前上演,只要我说什么,他必定随时是反攻的态度,使劲儿用足球场上射门的力量来对抗我。

马上就要中考了,我心里很着急,就尽量顺着毛生长的方向抚慰他。后来,我决定适当回避几天,让他父亲料理他。我倒要看看两头牛在一起相处的和谐程度。事实上,我的担心有点多余,毕竟是亲生的,毕竟都是聪明人,小牛知道,他不能到处点燃战火。我高兴地看到他们结成同盟军。我以为换个选手,比赛就能精彩进行。当书房里的声音越来越大时,我才知道,牙齿和舌头咬上了。小子负气出门,连手机也不带。他父亲追出去,还在咬着牙根说,我赌他不敢去哪里。其实,我好担心,把孩子们离家出走的各种剧情想了一遍,越想越害怕,而身边这头牛角上的火气还噌噌冒出几尺高。一个小时后,小子回来了。我笑着拥抱他,说,妈妈好担心你会离家出走哦。他说,我是那样的人吗?我有那么愚蠢吗?天啊,又是反问句。我最近对反问句呈过敏状态。好在,这次的反问让我没有痛感,只有释然,至少说明他的三观正六根清。

家庭成员之间的战争,有点像《三国演义》。小子在父亲那里讨不到好处,对我倒是客气了几分。我趁机加些酱油,我说,小子,请别对你妈使用反问句,直接陈述一件事会比你使用反问让人舒心得多,不管是请求还是叙述,说话的语气常常会比内容更重要。后来,收效明显。许多反问句都变成了两个字“你猜”,我在这两个字里与他斗智斗勇,装傻装凶,用各种颜色蛊惑他。终于在考试前的两个星期,他的情绪回归到正常。看考场的时候,许多家长等在校门外,其中有一个母亲对她的孩子说,别人都进去了,你赶紧进去吧。一句普通的嘱咐顿时让那个孩子奓起毛来,他说,我就是不进去,你要怎么说?母子僵持的局面让人尴尬。小子出来,我对他说,下辈子你做我妈妈吧,我们试着换一下位置。他像忽然就懂事了一样,说,所有的妈妈都不容易,你妈妈更不容易,要养大四个不听话的娃。他这句话令我一下子就想起了我上中学对母亲使用的各种反问句,与她各种各样的对抗方式。我一时就理解了眼前这个想要向我证明他正在长大的娃。我也想起了无数次我使用反问句的后果,因为不能好好说话,不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一句句毛腔腔的反问句,就引发了各种不愉快。此前,夫曾对我说过,请对我使用陈述句,我不以为然。直到我在小子给我的反问句里,我才反思自己的过错。反问句终是带着一种挑衅和不友善,让人产生反驳、对抗、争辩、否定的意识,进而让事情陷入僵局,实在是最愚钝的表达方式。这回,我该是长了教训,想必你也会有所收获。我们都要记住了:请别对你妈使用反问句,请别对一切对你心怀友善的人使用反问句。

谷春林摘自《中国校园文学》

猜你喜欢
小子母亲妈妈
鸟妈妈
给母亲的信
我的妈妈是个宝
不会看钟的妈妈
妈妈去哪儿了
悲惨世界
超级小子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