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技术及道路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

2021-03-31 01:04曹晓飞金艳明
居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压路机碾压压实

曹晓飞 金艳明

(章丘市金通路桥有限公司,山东 章丘 250217)

公路系统网络的扩大是促进国民经济水平提升的有效途径,但是在我国交通事故发生概率比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对公路建设质量以及整体建设技术水平产生了质疑。如今,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公路建设质量要求在不断被提高,质量控制是公路建设单位生存的基础,近年来公路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引发质量问题的因素越来越多,如果发生细节性漏洞问题,就可能引起公路工程的质量问题。

1 公路施工技术分析

1.1 回填土掺灰施工技术

路基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公路上层质量,在公路路基作业环节常常会使用回填土掺灰施工技术,回填土掺灰技术应用时务必要对地表的杂物和障碍物进行全面的清理,而且还需要将地表下的垃圾和杂草进行有效清除,从而为回填土掺灰作业奠定良好基础。然后对掺灰土进行回填,之后再对砂砾进行回填,一定要对掺灰土和砂砾回填顺序进行有效控制,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杂草重生,以免影响到公路质量。另外,还需要重视石灰的质量检测,在备料场中需要对石灰展开相应的检测工作,以保障石灰材料中所含有的钙镁量能够满足相应的规定要求,在常规铺设施工环节需要对铺设的厚度以及宽度等重要参数进行有效控制。在掺灰铺设压实环节务必要保证其压实度与预期设计方案相符合[1]。

1.2 路基路面压实技术

路基质量水平直接关系到公路整体质量,路基压实是公路路基作业中的重要内容,这主要是由于路基压实度直接关系到公路的质量和使用。如果在路基压实环节的压实度未达到要求的范围,那么就可能引发路基不均匀沉降的问题,如果沉降问题严重,那么就可能对车辆正常行驶产生严重干扰,甚至可能造成桥头跳车问题,难以保障公路通行安全性。所以,路基压实度的控制非常关键,在路基路面压实环节须严格执行技术标准,首先需要对土壤含水量进行有效控制,在必要的情况下需要开展含水量实验,这项工作通常需要开展于集料级配碾压前期。在此环节一定要将填土含水量控制在要求的范围之内,如果含水量过高,那么需要对填土翻晒处理,直至其含水量达到要求;如果填土含水量过低,那么则需要对填土洒水处理,直到填土含水量达到标准要求。在一些特殊地区在填土洒水处理方面有困难,那么可以应用加强压实的方式,从而强化路基压实度。最后,在路基路面压实环节还需要对集料级配的有效管理,务必要保障集料级配与路基路面压实条件相符合,这是保障路基路面压实质量的基础。

1.3 路面接缝技术

路面施工是公路建设中的重要作业内容,但是路面施工周期通常比较长,而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但是由于外界温度的巨大变化以及铺设质量问题等,都可能引起已经完工的路面施工部分出现裂缝,在这种背景下路面接缝技术则有着重要的应用,同时也是公路施工技术中的重要部分。路面接缝技术实施时应对已完成的铺设部分进行刨毛处理,所处理的部分主要是铺设边界[2]。在材料铺设任务结束时,首先需要对其一边进行静压,然后再对其另一边进行振动压实。在不同的公路工程中,路面宽度大小存在较大差异,如果宽度较大则需要使用不少于两台的碾压机,在接缝处理过程中要使用热接缝技术,而且还需要保障接缝处压力相同。在路面接缝环节通过加强冷、热接缝基础,能够有效降低后期应用中纵向与横向裂缝出现的概率,能够为路面质量控制打下坚实基础。

2 公路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 路面翻浆处理的相关技术措施

路面翻浆是公路路面施工中的关键部分,主要包括填土法、浇铸砂桩法等内容。首先,填土法。在公路建设填土施工环节,尽量将对交通运行造成的不良影响控制到最低,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半边路基开挖,在挖到一定程度后新的路基土会裸露出来,开挖深度通常大约为1.5m,把所有的翻浆土进行全面挖掘和清除,之后再进行下一步新填土的填充和夯实,然后再利用混合的黏土和砂子对路基进行相应的填平处理,之后再按照技术标准将沥青科学的浇筑在地基上。其次,浇筑砂桩法,这种施工方式在应用时主要是把高度大约为1m,直径大约为50cm的坑均匀地设置在道路两边,采取半边施工方式作业,实质上是利用水泥和石头等材料将设置在道路两边的两个坑进行填平,之后再对地面进行有效的夯实,最后浇筑沥青。除此之外,公路路面还常常会发生啃边、破裂以及坑槽等问题,如果出现这些问题则应将异常部分彻底挖除,在此环节结束后将砂石填入并夯实,最后将沥青浇筑在其上部,在浇筑完成后能够顺利恢复公路通行。为杜绝公路问题积累的不良现象发生,应充分做好公路养护工作。

2.2 道路路面铺平施工的控制

公路路面质量对行车的安全性有着直接影响,务必要对路面铺平施工进行有效落实,在公路路面铺平环节所应用到的方法主要是碾压碎石沥青混合料。在具体实施环节,首先需要应用DD-120双轮双振动压路机重型机械设备进行第1次碾压,在此环节通常需要将重复振动温度进行有效调整,通常需要把其控制在140℃左右。在首次碾压工作开展时,碾压顺序应从公路路面外侧比较低的位置到中心较高位置。另外,还需要对碾压带重合度进行有效控制,一般将其控制在1/3,在首次碾压环节的时候要在距离道路外侧50cm的位置停下,在公路路面首次碾压结束时一定要关注压路机的重量放置,通常需要将其放置在路面边缘50cm处,通过这种方式可有效规避公路路面在铺平环节发生路面推移的不良问题。在此环节还需要注意摊铺沥青的高温维持,需要避免裂缝和位移等不良现象的出现。在公路路面的第2次碾压环节所应用的机械设备主要是30t的轮胎压路机与DD-120,首先使用轮胎压路机碾压两次,之后再使用DD-120碾压两次,按照这种碾压流程对路面重复进行4~6次。在路面复压环节应尽量利用长直尺进行平整度检测,如果存在拱起的现象,那么应当采用重量为8t的双轮压路机对其进行有效的碾压,直至平整度满足要求。在终压环节所应用的机械设备主要是DD-120压路机,利用其对公路路面静压2~3次。

2.3 公路路面防水施工的控制

大部分公路路面破损问题几乎都是由于雨水腐蚀引起的,在一些污染程度较大的城市中经常会发生酸雨现象,酸雨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会对路面造成一定破坏,因此路面防水十分重要。路面防水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分别为地表排水、路面排水以及地下排水。首先,地表排水。通常情况下需要将排水沟渠设置在公路两侧,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通常对其有着严格的要求,其加固方式主要应用的是M7.5浆砌片石和水泥混凝土板块。在地表排水中横向流水地段路基位置处,需要对灌溉沟渠进行有效的改造,尽量对排灌涵洞进行有效清除,尽可能避免应用逢水设涵方式,从而保证公路路基整体稳定性。其次,路面排水,这主要是为了将路面上存在的雨水或者是冰雪融化的水在短时间内快速排出,尽可能减少渗透到公路路面下的水量,而且还需要保障在强降雨天气下不会对边坡路基造成破坏,那么则需要对路拱横坡进行科学设置,通常将其设置为不小于2%。最后,在地下排水方面通常所应用的主要是盲沟、暗沟以及渗沟排水方式,若公路地下排水量较大,则应尽量采用渗水管的渗沟排水方式。

3 结 语

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应对接缝技术、回填掺灰技术以及路面压实技术进行合理运用,应对路面防水、路面铺平以及翻浆处理等重要环节进行严格质量把控,提高公路工程整体的使用效益。

猜你喜欢
压路机碾压压实
二线碾压一线的时代来了 捷尼赛思G80
身体压路机
抓落实要“放权赋能”——要压实责任,不要“层层加码”
被命运碾压过,才懂时间的慈悲
振动压实法在水稳配合比设计中的应用
一场直面问题、压实担子的大考
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对鄂尔多斯长8储层的影响
碾转
北方某严寒地区水利枢纽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
悍马单钢轮压路机318和320——适用于土方工程的高性能20吨位级通用型压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