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非遗校本课程,丰润学校文化特色
——以北京市赵登禹学校为例

2021-04-01 09:20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风筝文化遗产课程

徐 唯

(1.首都师范大学实践育人中心,北京 100067;2.北京市赵登禹学校,北京 10006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全面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及价值,明确要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1]

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是人们在长期劳动实践中积累的宝贵文化财富,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涵。无论经济发展、时代进步,还是世界一体化、全球大融合,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优秀文化永远是祖先留给学校的宝贵财富,是学校不能抛弃和忘却的。青少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传播对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与者、传承者、享用者。而学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重要阵地,如何利用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适合学生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是一项复杂的课题。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和其他学科课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同时还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学科整合,让学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课程中有获得感,是学校丰润文化特色的核心。笔者以北京赵登禹学校开发非遗课程的探索为例,介绍非遗课程的有效实施情况。

一、课程设计

(一)非遗课程目标的构建

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对具体课程实施结果的要求,或称课程标准,它反映的是通过一门课程活动后要达到的结果。课程目标不能以牺牲价值特性为代价,应该为每个学生的成长打基础,要基于学生主观需求、客观需要,基于学生的兴趣、特长发展需要,基于学生的学习困难,基于社会发展需要等,要分析学校学生的优势与不足,结合学校的育人目标提出课程目标[2]。

赵登禹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立足“精致以臻美 涵养而立人”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乐思善学、志趣高雅的学子”为育人目标。学校根据学生水平和认知发展规律,结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来进行非遗课程目标的构建。引导学生在感悟、实践和体验等“参与性”活动中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发展,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促进他们文化自信的生成,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增强他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传承与创新。为此,学校制定出了较为科学的非遗课程目标体系[3],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学校非遗课程目标体系

(二)非遗课程内容的筛选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没有课程资源的支持,关于课程的构想就难以在实施中得到支撑和保障。学校需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一般原则:(1)优先性原则,必须通过综合地了解、恰当地判断,筛选出重点;(2)适应性原则,要考虑学生对象的情况;(3)开放性原则,应探索课程资源的多种途径和方式,协调配合使用;(4)经济性原则,包括时间的经济性、开支的经济性、学习的经济性等;(5)针对性原则,课程资源是符合课程需要的;(6)个性原则,不同的地区、学校情况不同,要因地制宜[4]。

总之,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基于学校现状,满足学生需要。根据以上思路,学校非遗课程内容的筛选,需要依据学生特点和差异,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同时契合学校校本课程建设方向,即进行跨学科整合。

1.适合学生特点和个性化发展

课程内容面向所有学生,但非遗课程以多元化为特征,不是采取一刀切的模式,而是根据学生不同学段、不同兴趣,为学生提供非遗课程套餐,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不仅使其“乐思”,还要令其“善学”。如小学低年级开设脸谱、兔儿爷等侧重描画的项目;小学高年级设置毛猴、面塑等需要构建整体形象的内容;初中阶段开设风筝、皮影等需要设计、调整才能完成的项目。总之,不同年级有相对匹配的非遗项目,使其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同时,在非遗课程的设置上,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把非遗作为承载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以普及版的形式开设必修课;部分学生初步了解后,产生了兴趣,从而作为选修课进一步深层次参与[5]。

2.充分利用北京传统文化资源

非遗是千百年来人类祖先千锤百炼的智慧与经验的结晶,非遗表现形式丰富多彩,这些蕴含丰富传统文化的项目,涉及民俗活动、表演、声音、传统工艺技能等,主要以口传心授为主要传承方式。所以,很多非遗项目在先辈的实践中带有极强的地域性特色。校本课程的优势之一是能够结合地方传统或特色。通过对非遗项目的了解,学校筛选出以北京及周边地区的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系列非遗项目。学生在接触这些非遗项目过程中,对北京及周边地区的传统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不仅仅是为了了解非遗而接触非遗。学校把北京地区的历史、地理、科技、艺术等相关知识进行整合,立足本土,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互为补充,形成立体多面的课程体系。如风筝课程涉及物理知识,毛猴课程不但涉及到北京的历史文化,还涉及到生物、化学知识。

3.契合学校课程建设方向

非遗课程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自2015年课程改革以来,开发了一系列综合实践课程。经过多年实践,学校逐步尝试把主题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项目化重构,最终决定将非遗课程的内容不只定位在历史、技艺的传承上,还将其渗透学科知识,以进一步拓展课程内容。

4.学校非遗课程内容的选择

在决定开设非遗校本课程之后,学校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讨论,筛选出既能体现传统文化特色,又与学校实际、学生能力等各方面条件相匹配的非遗种类。最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认知、思维等发展特点,并结合师资条件,学校选择了以工艺类非遗作为重点研究对象。

随后,学校又从历史起源、风格特征、工艺技艺、后续发展等方面对工艺类非遗的诸多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周密筛选,充分考虑开设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材料等是否具备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最终,学校选定了风筝、毛猴、烙葫芦、兔儿爷这四个类别为第一批开设的非遗课程,以校本选修的形式开展教学。

随着课程的实施推进,学校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满足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学校又甄选了面塑、脸谱、风筝、皮影四个类别,编写了专门的校本教材,作为校本必修课程进行推进。并适时在原有的基础上又筛选了苏绣、盘扣、剪纸等若干项非遗类别,充实校本选修课程的内容。

(三)课程结构

根据初中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学校的非遗课程通过“感受、体验、展示”这三个部分的内容进行实施。学生通过欣赏非遗作品展,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感受;跟随非遗传人进行学习,体验非遗技艺,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进行成果展示,通过担任志愿讲解员、非遗小老师等形式,培养和增强学生自身的责任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见图1)。

图1 学校非遗课程结构图

(四)课程组织和管理

1.组织形式

非遗课程的实施采取必修和选修两种组织形式。必修课程全员参与,每周1课时,深入浅出,普及非遗知识同时,满足全体学生艺术审美和艺术实践的需要;选修课程则是为学生提供深层次了解、参与的机会,打破班级界限,组成新的学习团体,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必修课程包括脸谱、风筝、皮影、面塑、毛猴,选修课程包括烙葫芦、泥彩塑、木艺等二十余个门类。不同年级的学习内容不同,学生每学期自主选择一项或两项参加。其中,六、七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安排的内容相对较易,重在体验和感受,采取“微课程”的形式,学生每学期选择两项类别,每项6课时,共学习12课时;八年级学生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上,动手能力相对有所提高,因此安排的内容难度有所加大,学生每学期选择一项类别,学习12课时。

2.管理模式[6]

(1)聘请非遗传人到校授课,学校教师担任助教。

(2)根据必修和选修两类课程的特点分别进行不同的安排。

必修课程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授课,由六、七年级的美术和劳动技术教育课老师分别担任助教,在协助非遗传人上课的同时学习非遗技艺,为将来独立承担非遗课程做准备。

选修课程是打破班级界限走班上课,学生来自不同的班级,班主任或任课教师作为助教,主要负责检查学生考勤、组织学生做好课前准备、规范课堂秩序等。

(3)学校课程中心负责课程组织、协调等管理工作。

课程中心负责上课材料的准备、学生选课、教室安排、优秀学员表彰等一系列相关事宜,并安排老师在每次上课期间进行巡视,处理上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

二、课程实施

(一)欣赏非遗作品,品味非遗技艺

2016年,学校“真趣园—非遗博物馆”正式落成。数年时间里,馆内陆续进行了“非遗百工 工匠精神”展览、“熔灼天工流溢彩”博山人立琉璃艺术作品展、“春之冀,逐云天”风筝作品展、“砥砺传承·匠心筑梦”等多个专题展览。为更好地利用好场馆资源,让更多师生受益,2017年学校购入了一批非遗优秀作品作为真趣园的常设展品,其中包含二十余个传统非遗项目的数十件手工艺作品,同时学校还与93号院博物馆合作,定期举办非遗专题作品展。

借助这个小型非遗博物馆,学生们在校园里就可以随时欣赏到来自非遗传人们的优秀作品。根据真趣园建立的预约参观制度,每次举办专题展览期间,学生们以班级为单位,按照预约时间到园内进行有序参观。在近距离观赏非遗作品、品味非遗技艺的过程中,学生们不禁为非遗作品的巧夺天工而惊叹,为非遗传人的高超技艺而折服,为祖国的浓厚文化底蕴而自豪。同时学生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了直观的感性认识和体验,进一步激发了他们了解非遗、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热忱。真趣微世界,非遗大观园,这片小小的园地正在成为学生们感受精彩非遗、传承中华文化的沃土。

(二)体验非遗课程,感知非遗内涵

随着真趣园的建立,学生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有了更多接触和认识,为了进一步满足学生了解和学习的愿望,学校适时开设了非遗校本选修课程,聘请非遗传人每周到校授课,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课程参加。目前,非遗选修课由最初的四门增加到十余门。2017年,经过系统策划后,学校又开发了“面塑”“脸谱”“风筝”“皮影”四门非遗必修课程,并编写了专门的校本教材。非遗项目中知识的传递不再被单一强调,学生深入思考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培养。学生更多的是以“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学习的过程由被动的接受转化成积极主动的探索。以“风筝”课程为例,主要从风筝的历史与文化、风筝大世界、风筝形状的探究、风筝的科学、菱形风筝的制作、软翅风筝的设计与制作等方面设计开展课程。教师引导学生先从风筝的历史、科学等方面进行知识的了解与积累,再指导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菱形风筝,最后是学生自主探究,发挥创造力与想象力去创作、设计自己心目中的风筝并进行放飞,这样由理论到实践、由简到难、由模仿到创作的探究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具体如图2所示)。

非遗必修课程使每一个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能够深入了解和体验四项非遗技艺。而选修课程则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与爱好,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了解与体验,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需要。选修课程的设置,使得学生在六至八年级这三年期间,最多可以接触九个非遗类别的课程。学校相信,通过多接触、多感受、多动手,必然可以让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产生更多的了解与喜爱。因此,在选修课程中是以了解和体验为主。以“毛猴”课程为例,6课时的学习中,老师先用1课时的时间介绍毛猴的历史与文化,讲解原材料、制作方法等内容,接下来的5课时全部都是动手操作的内容,由最初老师布置主题、指导学生完成,再到个人设计创作,最后是小组合作完成集体作品,由易到难、由练习到创作、由个人到小组,实现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学习。

“文化自信”不是凭空而生的,而是要有一个载体。学校的课程正是这样一个载体。通过学校的课程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感知,然后在生动的实践中一点一滴积累,由感知到喜欢,从而促进“文化自信”的生成。众多非遗课程的开设,和学校课程体系相辅相成。在教育内涵上,并非简单的非遗项目的参与和实践,而是由点及面,把非遗与爱国主义教育、德育、传统文化教育、养成教育、学科知识教育进行融合,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为其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空间,也为想要深入了解某项非遗技艺的学生,提供逐步深入学习的机会。在赵登禹学校的学习生涯中,每一门非遗课程都是不可复制的独特体验。

(三)推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非遗精神

在实施非遗课程的过程中,学校坚定地认为课程决不是单一的技能训练和技艺传承,更多的是要让学生在感受、欣赏、实践、领会、掌握的过程中,感受中华历史的博大精深,品味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传承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非遗精神。因此,非遗项目在学校的课程体系中并非只是一门简单的课程,在融合课程体系、必修和选修形式上,除了引导学生开展艺术审美、实践,了解非遗的文化内涵外,更注重养成教育,尤其是非遗项目的工匠精神,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领会工匠精神的专注、精益求精的技艺,并将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渗透到学生日常言行举止之中。

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生中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是学校非遗课程体系的重中之重。学生对非遗项目产生兴趣后,如何多元化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一种方式,是学校通过层层选拔,挑选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相对丰富认知的学生,培训后作为真趣园志愿讲解员。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其他人士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在校本课程成果展示活动中,优秀学员们为前来参加活动的家长和同学介绍了非遗技艺和背后的故事,并现场展示非遗作品的制作过程。在展示活动和讲解员培训过程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学生通过非遗课程的学习而发生的变化:眼界变得宽广,性格变得自信,做事更加认真,多了一种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坚持与执着。

三、课程评价

(一)对学生的评价

课程采用教师主评、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活动参与度、合作能力等过程评价和学生期末作品的成果评价,每学期期末每个课程类别按照10%的比例评选优秀学员,由学校统一进行表彰。同时在这些优秀学员中选拔部分学生承担成果展示活动和真趣园的志愿讲解员工作,既是对优秀学员的肯定与赞扬,也是对其他同学的激励与鞭策。

(二)对课程的评价

为了更好地完善非遗课程建设,学校同样关注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学年末,学校组织全体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课程组织、课程内容、教师授课情况、满意程度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查。通过广泛的收集信息和意见,落实课程评价,学校能够及时调整和完善各项相关工作,并根据学生的需求适时增减课程类别,更好地满足学生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课程结构、课程实施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四、课程实施成果

(一)有效推进素质教育,践行学校育人目标

在“精致以臻美 涵养而立人”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学校将育人目标定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乐思善学、志趣高雅的学子”。非遗课程的开设,正是在有效践行这一育人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文明结晶,所以,参与和了解非常重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才对传统文化有更直观的认知,感知其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将家国情怀厚植于心。

巧夺天工、精巧绝伦的非遗作品背后蕴藏的是令人惊叹的工匠精神。通过欣赏非遗作品、体验非遗技艺,以及探究、动手实践、协作等多种学习方式,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和理解工匠精神:专注执着、耐心细心、锲而不舍、精益求精、协作共进、追求创新等,并将这些品质内化于心,迁移到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逐渐成为乐于思考、善于学习的人。

非遗课程的开设,同样为学生们的兴趣与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多样化选择。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了解多样化的知识,培养高雅的志趣,让校园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真趣园中种类丰富、充满创意的众多学生作品,正是学生们美好体验的记录。

(二)特色课程促进学校品牌特色的形成

经过四年的实践探索,学校的非遗课程得到了极大发展,已逐渐成为学校的特色课程,有效地推动了学校品牌特色的形成。

2018年6月9日,一年一度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启航 蜕变——北京市赵登禹学校非遗课程成果展”在学校真趣园非遗博物馆正式展出。本次作品展以专题展览的形式充分展示了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和非遗课程的优秀实践成果,展览面向全社会开放,展示由孩子们推动的非遗创新。

开展仪式当天,真趣园里陈列了木版年画、泥彩塑、篆刻、风筝、宫扇、毛猴、彩蛋、宫灯等二十余个种类的非遗作品。每一部作品都展现了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力,表现了学生的创意精神和精心制作的过程。不仅如此,脸谱、皮影课的学员还为来宾们献上了精彩的课本剧和皮影戏表演;真趣园中的学生志愿讲解员有条不紊地为参观者提供了优质的讲解服务;众多非遗课程的优秀学员当起了“非遗小老师”,介绍作品,指导展台前的体验者,技艺熟练,沉着大方,得到了来宾的一致好评。本次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华社、北京晚报、人民网、新京报、新浪收藏、丰台有线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

同时,学校还依托校园博物馆——真趣园,开展了一些列传统文化展览、讲座,使居民们能够在节假日、寒暑假期间到真趣园内进行非遗课程的学习,切实将学校的场馆设施辐射至社区居民,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阵地扩大至社会。

五、结语

四年的时间,学校的非遗课程从无到有,从最初的尝试到全面的推进,已逐渐成为学校的特色课程,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学生们在这其中获益良多:通过观、学、讲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让全校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不了解到初步了解,以分层推进的形式,达到了学校开设非遗课程尝试把爱国主义教育、学科知识教育、意志品质教育融为体一炉的目标。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发挥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学习,促进博物馆与学校教学、综合实践有机结合。”[7]将非遗课程和博物馆课程整合,是学校深入探索的重要课题。借助校园博物馆“真趣园”开展非遗课程讲坛,学校将非遗课程融入校园文化和教育教学活动,为传统文化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更多学生在非遗课程的学习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成长为真正具有中国心的世界公民。

猜你喜欢
风筝文化遗产课程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Tough Nut to Crack
在手账中为风筝比心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学做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