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放腹腔积液联合白蛋白治疗肝硬化张力性腹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2021-04-01 01:21温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6期
关键词:积液白蛋白腹腔

温雅

肝硬化疾病复杂,严重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男性患病率较高。肝硬化张力性腹腔积液的形成机制主要集中在门脉压力升高、内脏动脉扩张、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等方面,是肝功能失代偿典型表现,需积极治疗,以提高肝硬化患者的生活与生存质量[1]。临床工作中,针对肝硬化张力性腹腔积液疾病患者一般采取利尿治疗,虽然有一定治疗效果,但是随之产生的并发症情况也较为明显,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所以,需不断优化肝硬化张力性腹腔积液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基于此,本文就单纯常规治疗、辅助大量放腹腔积液联合白蛋白治疗的预后效果进行对比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 年8 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80 例肝硬化疾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 例。对照组男25 例,女15 例;年龄33~76 岁,平均年龄(50.50±8.51)岁;肝功能Child-pugh 分级情况:B 级患者30 例,C 级患者10 例;肝硬化类型:酒精性25 例,乙型肝炎13 例,丙型肝炎2 例;患者症状表现(存在合并表现):发热15 例,恶心呕吐15 例,隆起腹部外形不对称20 例。观察组男26 例,女14 例;年龄35~77 岁,平均年龄(51.30±8.57)岁;肝功能Child-pugh 分级情况:B 级患者29 例,C 级患者11 例;肝硬化类型:酒精性24 例,乙型肝炎12例,丙型肝炎4例;患者症状表现(存在合并表现):发热16例,恶心呕吐13例,隆起腹部外形不对称2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检查确诊的肝硬化张力性腹腔积液患者;②治疗方案患者无禁忌,知情参与;③伦理委员会批准;④患者具有配合能力,基线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研究用药禁忌者;②过敏体质者;③机体功能不耐受者;④妊娠、哺乳患者;⑤精神病史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限制水、钠盐摄入量。服用利尿药物,螺内酯40~120 mg/d,2~4 次/d;呋塞米初始剂量20~40 mg/次,1 次/d,根据患者情况可每隔6~8 h 追加20~40 mg。

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配合大量放腹腔积液+白蛋白治疗,腹腔穿刺术,局部麻醉下抽取腹腔内积液,视患者情况排放0.4~0.8 L,最高剂量1.2 L,尽可能排空腹腔积液。另外,给予人血白蛋白20~40 g/d 静脉输注,视患者情况可重复实施。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血肌酐、血钠、白蛋白)、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分判定标准:参考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评定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分数与肝硬化张力性腹腔积液患者生活质量呈正比关系[2]。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肌酐、血钠、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肌酐、血钠、白蛋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分)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肝硬化张力性腹腔积液是肝硬化常见症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需积极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与生存质量。针对肝硬化张力性腹腔积液已既往以限制日常饮水量、服用利尿药物等治疗为主,虽然可起到一定治疗效果,但是长时间、大剂量服用利尿药物会严重损伤患者的体内代谢功能,诱发一系列并发症,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3]。随着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发现大量放腹腔积液加白蛋白治疗肝硬化张力性腹腔积液疗效更佳,且患者安全性获得保障。大量放腹腔积液可以短时间降低腹压、改善内脏血液循环,提高肾脏血流灌注量,改善肾脏生理功能。白蛋白输注可以提高血浆渗透压,增强机体对腹腔积液的吸收效率,为疾病治疗与预后提供保障[4]。大量放腹腔积液联合白蛋白治疗基础上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预后和安全性。但是,腹腔穿刺放液术属有创治疗,不建议长期、反复穿刺操作。徐峰[5]研究指出,大量放腹腔积液加白蛋白治疗肝硬化张力性腹腔积液整体效果显著,是优选治疗方案。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5%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肌酐、血钠、白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结果与刘生水研究结果有一致性,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大量放腹腔积液加白蛋白治疗。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9.09%低于对照组的24.24%,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血肌酐、血钠水平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由此说明,大量放腹腔积液加白蛋白治疗满足肝硬化张力性腹腔积液患者治疗需求,临床效果获得肯定,患者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大量放腹腔积液加白蛋白治疗肝硬化张力性腹腔积液治疗效果理想,促进患者生化指标水平改善,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和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积液白蛋白腹腔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什么时候用白蛋白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腹水、胸水、心包积液,都是什么病?
2例腹腔妊娠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