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安全鉴定检测的相关问题探析

2021-04-01 11:14倪磊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1年21期
关键词:房屋建筑房屋构件

倪磊

(南通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南通226000)

1 引言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房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为了了解建筑物结构的使用情况,确保房屋建筑的安全度,就必须对房屋的安全性进行鉴定,开展对房屋建筑的安全鉴定工作。

2 房屋安全检测鉴定的必要性

根据相关研究统计,我国现有的房屋建筑中有10%左右都是在20世纪50年代建成,且至今仍在使用当中,显然这些建筑的使用年限过长,其在结构上难免存在问题。甚至存在部分居民私自改造老房屋建筑的结构[1]。通过房屋安全检测,能够整体提升对这种建筑的了解程度,最终根据实际情况判断,需要改造或是相应拆除,原则就是避免在建筑使用过程中产生安全事故。

2.1 古建筑保护

我国建筑随着历史的发展不仅留下了瑰丽的文化,还有很多的古建筑物,这种建筑由于其独特的风格以及特点,历史文化价值十分重要[2]。且很多古建筑已经成为地区标志,但由于存在时间过长,古建筑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也是常见情况。但若是对古建筑进行安全检测鉴定,技术人员就能够比较直观地了解到建筑问题之所在[3],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修理,这对文物保护和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落实也很有积极意义。

2.2 违规房屋

当下,我国部分地区依旧存在很多未经规划、审批以及监管的房屋。这种情况对社会的影响比较严重,不仅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还会阻碍社会经济发展[4]。这种房屋建筑的安全系数低且没有稳定保障,因此,落实安全检测鉴定工作迫在眉睫。这种检测能够及时测出已建房屋当中本身就存在的不合格建筑,能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3 自然灾害后房屋受损

众所周知,自然天气的变化会对建筑质量产生影响,尤其是在台风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下,人们的生命财产也有可能遭受损失。我国地大物博,自然环境也比较复杂,部分地区频繁发生自然灾害。对受到自然灾害摧残的地区建筑,需要及时落实安全鉴定检测。这样做也是为了促使受损房屋更加及时得到评估和修理,最终将损失降至最低。

2.4 超年限使用房屋

房屋建筑都有相应的使用年限,在经过长期使用之后,建筑内部结构必然产生变化[5],如存在墙体腐蚀和内部空洞等问题,这种情况必然影响房屋稳定性。在对房屋结构安全检测鉴定之后,就会一目了然地知道房屋到达使用年限之后的受损情况,若受损情况并不严重,则可以选择加固修理之后继续使用。但若结构损坏比较严重那就要拆除。这对城市后续建设工作的落实也能产生有利影响。

3 房屋安全检测鉴定过程

3.1 房屋基本情况

对房屋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这是房屋安全检测鉴定的关键过程。其中的细节包括设计图纸、地基勘察资料、建筑的使用历史和维修历史等内容。在这项工作落实的阶段,技术人员应做好基本调查表的填写工作,这样做是为了更加深入全面地掌握房屋基本情况,继而根据细节制订相应的检测方案,并与现场实际情况结合,完善细节。

3.2 详细调查细节

这项工作的细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行业内工作人员需要对房屋建筑进行更加详细的调查,尤其是房屋建筑的基本情况。现场技术人员可以使用测距仪对房屋的外观和层高等进行测量,掌握房屋内部构造和其承载力等。这些都属于安全鉴定检测工作落实的基础性工作。

其次,是对房屋的实际使用条件进行调查。这项工作的目的就是帮助技术人员提高对房屋建筑内部和外部使用环境的了解程度,最终根据得到的数据评估环境对房屋建筑产生的影响,并分析建筑各层次构件的作用等。若房屋建筑在使用过程中有过加固的情况,则还要注意检查各层荷载以及加固情况,若房屋使用用途产生过改变,则要分析用途,并针对不同用途的特点重新计算荷载,原则就是保障房屋建筑的承载力与规范规定相符,确保建筑安全。

最后,除了对房屋建筑使用条件进行调查,技术人员还需要检查建筑地基,即土层分布、厚度以及场地类型等,并在此基础上检查房屋上部主体结构构件。这些工作都是为了判断房屋建筑的主体是否有可能由于地基沉降的问题产生形变,以及房屋建筑的上部结构是否存在安全问题。若在工作落实阶段发现资料不齐全的情况,技术人员就可以现场鉴定承载力,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开挖,并进行建筑桩基应用情况的检查等。

此外,基础检查结束之后,工作人员需要检查主体结构,并针对关键部位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抽样检测。尤其是房屋建筑的承重结构,需要注意的是抽样检测工作的落实需要按照规范程度,选择更有代表性的位置展开工作。常见的检测方法有回弹法和钻芯法。其中,回弹法检测需要经过碳化深度纠正,若在推断过程中发现异常,则需要按照工作规范将异常值剔除。房屋的重要构件必然需要检查,重点就是构件之间的连接情况。若是这部分出现问题,房屋通常会产生比较明显的裂缝。这与房屋建筑的承载力之间会产生连锁反应,标志着房屋建筑的地基有可能产生了比较严重的问题,需要技术人员进一步深入研究。

3.3 鉴定等级处理

依据GB 50292—2015《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安全性鉴定评级将建筑划分为构件、子单元、鉴定单元3个层次。各层次可靠性鉴定评级,应以该层次安全性和使用性的评定结果为依据综合确定。每一层次的可靠性等级应分为4级。

4 实例分析

4.1 工程概况

某厂办公楼建造于2010年,主体结构为为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无地下室,室内外高差0.45 m。建筑占地面积2 932 m2,总建筑面积9 178 m2,建筑高度22.10 m。建筑平面近似矩形,基础形式为独立桩基础,桩径377 mm,桩顶标高-1.4 m,桩底标高-7.9 m,基础及上部结构现浇构件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均为C30。

4.2 资料核查及现场查勘

4.2.1 资料核查

委托人提供的该建筑的勘察及设计图纸,以及部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资料。

4.2.2 现场查勘现场查勘结果如下:

1)地基基础。经现场查勘并采用垂准仪检测,未发现建筑物下沉以及由不均匀沉降引起的上部结构开裂、倾斜等现象。

2)主体结构。(1)该建筑结构形式和结构布置与原图纸基本相符,现场查勘过程中未发现结构构件的拆改情况;(2)建筑物使用环境和使用条件均符合原设计要求;(3)现场未见上部承重结构存在肉眼可见的变形或位移;(4)现场未见上部承重构件存在肉眼可见的裂缝或其他损伤。

3)围护结构。本建筑围护结构未见荷载裂缝,部分区域墙面存在渗漏痕迹。

4.3 鉴定检测

4.3.1 抽样检测

依据鉴定方案,现场抽样检测的项目有:轴线间距、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分布情况、截面尺寸、钢筋直径等。

检测结果表明:所检芯样现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符合原设计强度等级值;所检梁最下排受力主筋钢筋保护层厚度、混凝土柱保护层厚度、混凝土梁截面尺寸、混凝土柱截面尺寸均符合原设计及GB 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所检混凝土梁最下排受力主筋数量、混凝土柱最外侧钢筋数量符合设计要求;所检钢筋的直径均满足原设计要求。

4.3.2 建筑整体倾斜检测

选取建筑物具备检测条件的角点为测点。倾斜测量结果表明:建筑物的整体倾斜率小于4‰,满足GB 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限值要求。

4.4 计算分析

本工程原设计文件有效,根据现场检测结果,本工程现场结果均满足原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采用PKPM结构计算软件对结构进行建模计算,构件材料强度的标准值采用原设计的标准值;结构或构件的几何参数采用实测值;荷载依据现场调查情况、委托提供图纸及国家现行荷载规范取值。

4.4.1 建模计算参数

1)荷载按照委托方提供建筑图、结构图、现场情况及国家现行荷载规范确定。恒荷载根据构件和连接的实际尺寸,按材料单位自重的标准值计算确定。活荷载根据房屋的使用功能确定。

2)构件尺寸、材料强度。构件材料强度的标准值采用原设计的标准值;结构或构件的几何参数采用实测值。

4.4.2 建模计算结果

经建模计算,上部承重结构构件的承载力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的要求,构件抗力与作用效应之比大于1。

4.5 综合评定

综合评定分为构件、子单元、鉴定单元3个层次。

根据GB 50292—2015《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第5.2.1 条,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安全性鉴定,按照承载能力、构造、不适于承载的位移或变形、裂缝或其他损伤4个项目分别进行评定,并取其中最低一级作为构件的安全性等级。根据现场查勘结果并结合计算分析,该建筑现浇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安全性等级均评定为Au级。

子单元安全性评级依据GB 50292—2015《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在资料核查、现场查勘、检测及计算分析的基础上,对该建筑地基基础、上部承重结构、围护系统承重部分分别进行评级。

4.5.1 地基基础

现场查勘过程中,未发现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建筑物下沉、开裂、倾斜等现象,上部结构工作无异常。上部承重结构承载功能等级评定为Au级。

4.5.2 上部承重结构

该建筑结构基本布置合理,能够形成完整的体系,结构选型和传力路径正确;抗侧力系统构造合理,无明显损伤和施工缺陷,能传递各种侧向作用;结构和构件的联系设计合理,无疏漏,锚固、拉结、连接方式正确、可靠,无松动变形,局部轻微损伤;截面尺寸、配筋及材料强度符合国家现行规范的规定,能形成闭合系统。且根据建模计算结果,结构的层间侧向位移和顶点侧向位移均小于GB 50292—2015《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规定的位移限值。

综合上述评定结果,该建筑上部承重结构的安全性等级为Bu级。

4.5.3 围护系统承重部分

围护系统承重部分的安全性等级,根据该部分的结构承载功能等级和结构整体性等级进行评定。该建筑围护系统承重部分布置合理,传力路径设置正确,基本符合国家现行设计规范的规定;结构和构件的联系设计基本合理,无疏漏,锚固、拉结、连接方式基本正确、可靠。

综上,围护系统承重部分评定的安全性等级,不应高于上部承重结构的等级,因此,该建筑围护系统承重部分的安全性等级为Bu级。

鉴定单元评级依据GB 50292—2015《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根据前文中的地基基础、上部承重结构和围护系统承重部分的评级结果为Bsu。

4.6 结论

依据GB 50292—2015《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在资料核査、现场查勘、检测及计算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安全性鉴定结论如下:在现有结构布置、材料强度和使用条件下,该建筑的安全性等级为Bsu级。即安全性略低于本标准对Asu级的要求,尚不显著影响整体承载,可能有极少数构件应采取措施。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人对房屋建筑质量水平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当下属于新的历史时期,房屋建筑行业有必要将工作优化方向与自身工作特点相互结合,希望在房屋安全鉴定行业即将迎来快速发展时期。本文所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能提供积极的借鉴与参考。

猜你喜欢
房屋建筑房屋构件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探讨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房屋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的探讨
UMAMMA历史房屋改造
房屋
对房屋建筑设计及其发展趋势的探讨
转租房屋,出现问题由谁负责?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