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释放的壮美情怀

2021-04-01 05:30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2期
关键词:美院院长艺术设计

第二本个人拙著《书缘百家》面世后,我按友人给的地址寄出赠书。很快收到清华大学美术图书馆寄来的收藏证书、录有清华大学校训及八处经典建筑图案的金属圆盘摆件纪念品和一本厚重的《五十情怀——记忆中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这部书的好几篇文章我读了几遍,感人的细节又用红笔画了线。

《五十情怀》收132篇文章和一篇编辑读稿手记,是由几位六十岁到八十岁的老教师和老领导分头读稿、汇总编辑而成,全书84万字。其中既有四万余言的长篇,也有六七百字的短文。以四万多字描述五十年的历史,其实也只能是采撷岁月长河的几朵浪花,但真的是几朵精彩而永恒的浪花;而一篇不足千字的短文则生动揭示了学校师生在最困难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自己饿着肚子却对外国留学生给予特殊供应、满足需要,而分手后的四十年里,依然还在梦中相见,一直期盼相聚、叙旧、重温往日深情厚谊。这种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情怀,令人甚为感动。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诞生的。准确地说,是1956年6月1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由中央文史研究馆第一任副馆长叶恭绰先生书写校名;11月1日,在北京阜成门外白堆子举行建院典礼,院长、副院长都是周恩来总理签发的任命书。两年后学院师生即为首都的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和历史博物馆、民族文化宫、钓鱼台国宾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民族饭店等世界瞩目的十大建筑工程的艺术设计做出了巨大贡献。继20世纪50年代的十大建筑任务之后,同世纪70年代、80年代又积极率先参加或主持了毛主席纪念堂、钓鱼台国宾馆、中南海紫光阁、北京饭店、中国驻外使馆、北京地铁站等室内、陶瓷、染织、装饰设计以及首都机场壁画群和全国各地重点公共设施的多种壁画、雕塑的设计创作;90年代又参与了北京亚运会等大型活动的艺术设计,中国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标志,全国妇联标志,澳门特区区旗区徽、香港特区会展中心广场的“永远盛开的紫荆花”等最重要的标志设计和纪念物;进入21世纪,中央工艺美院的贡献更为世人瞩目,北京申奥标志、奥运“北京印”、北京奥运吉祥物福娃、残奥会吉祥物等当代中国最重要的设计作品都出自于工艺美院人之手。

中央工艺美院不仅为我国设计创作了一批又一批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标志和重要纪念物,同时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工艺美术大师、教育界的精英典范和优秀的领军人物。

1983年4月,国家轻工业部季龙部长亲自到学院,宣布了由国务院任命常沙娜为学院院长的任命书 。这位52岁的院长,20岁由美国回到北京,一直为中央工艺美院筹备、教学和新建设积极工作,她“诚惶诚恐、不知所措,明知自己处世待人都很幼稚,又没有正式的大学文凭,怎能担负起学院的领导职务呢?”老院长、副院长们却都鼓励她好好接班、锻炼,依靠党,依靠群众。她不负众望,以“豁出去的锲而不舍的认真精神”和“忍辱负重的耐力”干了整整十五年,其中竟超期服役了七年。

一百三十多篇文章中提到最多的是庞薰琹先生,他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为筹建中央工艺美院立下汗马功劳的庞先生,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就缘于为学校的归属问题坦诚提出意见被打成美术界头号大右派,帮说几句公道话的十名各系主任、教师及两名学生也被错划为右派,全校师生员工二百多人,“前后共涉及处理了三十三人之多”!党外人士祝大年先生被处分最重,党内则是何燕明先生处分最重。最惨的还是51岁的副院长庞薰琹先生,赤子之心猛然被打入漆黑的深渊,病重住院的妻子因此惊恐忧伤而突然离世,委屈悲痛的他一夜间青发成雪霜,连入党申请也被撤销,职务职称更是一撸到底并长期“改造”,后来关系转到街道,生活和健康无人过问,冠心病经常发作,随时有致命危险,就是这样,他依然每天三点钟起床,坚持手写《中国传统装饰画史》。经过落实政策后,同事和学生们都盛赞庞薰琹先生是一位关心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的艺术家!平了反的祝大年先生经何燕明先生等人介绍也十分开心而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们都为学院的教学和建设继续作出了新的贡献!

在教学与学院建设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还有很多历经各种坎坷的院领导和教授。张仃先生关注艺术创作与设计,强调艺术创作的“毕加索加城隍庙”,强调中国艺术的写意性与装饰性及探索性;雷圭元先生关注基础图案的教学,中西图案的研究,在教学中提倡启发式和循序渐进式,总结出一套图案教学方法;在中国书画上有很高造诣的陈叔亮先生,主张教学要“慢工出细活”,不要大轰大嗡。他直接领导关怀师生的第二课堂——图书馆,每年都拨专款收购古典家具、书画碑帖、民间工艺品等,工作人员也齐心努力,避免了一场焚书浩劫,当时除国家图书馆外,工艺美术学院图书馆馆藏最为丰富;张光宇先生成为近代装饰画派(将民间艺术与西洋画法结合最好的)创始人和领路人;大革文化命的腥风血雨没有摧毁吴冠中先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花甲之年光荣入党,他入木三分地教导学生:“画画是画什么?是画感覺!画感情!”还一语中的地强调“绘画要表现摄影所不能表现的东西,倘若与摄影比,就没有意思了”……

许多篇来自全国天南海北、各个领域美术工作岗位上的毕业生的文章,都以自己的精彩业绩饱蘸感恩的笔墨,深情缅怀影响自己一生的恩师,可歌可泣的故事与细节,感人至深、令人动容。

五十年虽说是“弹指一挥间”,但细细品读这部被誉为“中国艺术设计家摇篮”的中央工艺美院师生们的回忆录,确实获益匪浅。记忆是一种无法再生的收藏,一百多位领导、专家、学者为难以忘却的同一所艺术殿堂,异曲同工地展示半个世纪的神圣记忆,无疑更是奇特厚重而又弥足珍贵的精神宝库!百多篇可圈可点的文章,共同闪耀出的怀念、难舍、感恩、励志、传承、责任,不忘初心、进无止境的壮美情怀,令人真切体会到了中国现代艺术设计事业前进的艰辛不易;也清晰地看到了一大批爱国、爱党、爱学生、爱艺术的先生们高尚的为人师表的人格品德;笔者坚信,这种正能量的精神和“团结、求实、敬业、创新”的校训,绝不会因为单位名称的变异而退步,必将会伴随伟大祖国的富强盛世而更上层楼!

(作者为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鸣谢:此稿传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邮箱后,有幸承蒙学院党委副书记邹欣女士关照,亲自下载打印后送老院长、老教授审阅,并得到他们在史实的业绩部分予以修正。谨在此表示敬意和祝福!

猜你喜欢
美院院长艺术设计
桑坤利作品选登
乐志婷作品
用务实的态度、创新的方式推动高职院校教育事业发展
张建霖
我妈这个人,总想找我说说话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ourtesy Expressions
书封与现代艺术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院长的葡萄2
院长的葡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