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劳动力转移、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分析及实证检验

2021-04-01 08:39付煜袁培
当代农村财经 2021年1期
关键词:均等化城乡居民差距

付煜 袁培

摘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提高对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剖析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认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会造成城乡居民基本权力的差异,进而影响到劳动力转移和城乡收入差距。在通过对新疆数据的实证分析后发现:①新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呈上升趋势;②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起正向作用;③城乡收入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劳动力外移;④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提高对农村劳动力的向外转移还有着一定的抑制作用;⑤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使农村劳动力外移的减少长期化,从而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起长期正向作用。文章发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面临着农村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的影响以及“城市偏向”财政政策的制约,要达到基本公共服务、劳动力转移和城乡收入差距的良性循环,就要从以上两方面入手,建立起可行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关键字: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劳动力转移;城乡收入差距

*基金项目:本文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形成背景下新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问题研究》(20BJL061)。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城乡关系作为最基本的经济社会关系,在我国二者之间发展的不均衡尤为突出。我国农村地区的现实境况是“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的“新三农”问题的日益凸显,其实质是农村劳动力与人才的严重流失,经济衰退,农业效益低下所形成的乡村衰退问题,农村发展面临着自身内生力量丢失的窘境。我国农村发展面对如此不利条件,使得城乡发展的不均衡程度日益扩大,城乡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便是这种现象的明显表征。

在我国长期以来城乡分割的社会经济生态中,城乡之间的不均等发展不仅仅表现在城乡居民在收入层面上的差异,而且农村居民取得收入的能力与机会也与城市居民差距明显,在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中,便明确指出了我国当前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上,尤其是在城乡区域间,仍存在着规模不足、质量不高、发展不平衡的短板。多数学者认为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城市偏向的财政政策,使得城乡间公共服务供给不均等现状不断加剧,城乡居民的基本权利上也逐渐显现差异,直接表现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不断加大。针对于此,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8年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将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那么,为了解决当前农村居民面对的“低收入——低保障——低消费”的窘境,进而缩小当前城乡居民收入上的差距,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对于新疆而言,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充分考虑劳动力在城乡间流动的影响,对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影响机理进行理论上的探究,以及实证上的验证对于解决以上问题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二、新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评价体系与分析

(一)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1.指标体系的建立。国内学者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界定以及指标体系的构建有着许多成果,综合考虑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城乡两个子系统的基本公共服务指标体系应当存在相同的准则层构造,而在具体的评价指标上考虑到城乡之间的制度差异可以存在不同。在参考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后,加上对于新疆区位和数据可得性的思量,本文设计了以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文化教育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基本社会保障4个方面为控制层,城乡各17个具体指标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二)计算方法

在这里主要通过熵值法分别计算是城市与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而对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计算则可以通过用用信息熵的方法加以测度。首先通过极值法将数据进行标准法处理,得到标准化矩阵,然后通过熵值法计算出城乡各自的基本公共服务的综合得分。公式如下,其中表示指标的权重,表示最终的得分。

而计算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信息熵公式如下:

其中和分別代表城市与乡村基本公共服务的评价得分,两者相差越小,均等化程度也就也高,当它们相等时,熵达到最大状态,即,表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处于均等化最高的状态。所以可以将实际熵值与最大熵值的比作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表示为:

此时越大则表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越高。

(三)新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通过信息熵函数本文计算出了新疆2005-2016年间各年度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图1),从中我们可以观察新疆12年来随时间均等化水平变动情况。

对于新疆城乡基础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分析,整体上而言在时间上存在逐年增加的趋势,但仍处于较低区间。在2007-2010年有了高速提升,在其后的几年中呈现较为平缓的增长曲线,最后在2016年开始停滞,达到0.79。而具体到准则层指标的均等化水平,除了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水平,其他三项在12年间总体上都是稳步增长的态势,仅存在几个细小的波动;而发展增速最快也是存在较大波动的则是基本医疗服务的均等化水平,城乡间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水平在2005-2010年间飞速增长,在10-12年经历了一次波动后逐渐趋于平缓;当前协调发展程度最小的是基本文化教育,而且与基础建设和基本社会保障服务类似,其时间演进曲线也较为平缓。

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劳动力转移对收入差距影响机理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进步的同时,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较低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与此同时农村劳动力选择向城市转移,过度的转移又造成了农村的衰退,从理论上理解这三者的关系对于新疆城乡均衡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分析了新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较低的原因以及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机理。

(一)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较低的原因

首先,农村由于存在层次性、地域性、广泛性与多样性的特点,造成了农民在表达对于公共服务需求时的被动。而为体现农民在决策中的自我意志而形成的“一事一议”的制度设计,在实践中普遍存在着“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的问题,更为棘手的是“一事一议”制度并没有法律上的强制效力,即其难以保证多数人的决定可以得到有效的执行,无法解决少数人不缴费不执行的问题。这都给为农村地区提供高效的基本公共服务提出了难题,再考虑到我国农村地区分散居住,乡村布局不合理等空间上的难题,相对于城市农村在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上存在天然的困难。

其次,在分权制度下,地方政府行为存在着对政治和财政方面的双重激励。一方面,地方政府以经济增长为重要发展目标,重视回报周期短,经济效益好的发展项目与地区,对公共服务供给较为轻视;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其目标是追求自身预算的最大化,也就是追求自身财政收入的最大化。在这种情况下,更多的财政资源必定会被用于可以快速实现经济效益的城市地区,造就了我国普遍存在的城市偏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政策。这在两方面因素的合力下,造成了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上的不均等。

(二)研究假说的提出

1.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不均等直接导致的就是城乡居民在基本权力上的不平等,农村居民在户籍、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均与城市居民存在显著差别,伴随着价格制度的扭曲,可以说无论是在基本的社会待遇上还是经济待遇上,城乡居民都存在显然的失衡。权力上的不平等必然导致农村居民在取得收入能力上的天然劣势,当前的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差异可以用基本文化教育、基本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社会保障四个方面来反映,在医疗、教育上的不均等,使得农村地区相较于城市难已形成人力资本的储备;基础设施上的不足直接关系着乡村经济活动的效率;社会保障则关系着对收入的二次分配,也是居民进行经济社会活动的最后保障。这些公共服务在乡村的低效供给造成了农村居民在基本权力上的缺失,难以主动参与进入社会经济的分配体系中,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一大原因。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到第一条研究假说:低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使城乡差距不断扩大。

2.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计算,以60岁为计算标准,我国农村老龄化率为14.979%,相比于同时期城镇老龄化率多出约3.297%,表明我国农村面临的养老压力已经大于城市。这主要是由于公共服务本身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即使是非城镇户口的居民亦为其所吸引,大量涌入城市。虽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农村居民的收入,但是在这种城乡居民权力不对等的情况下,转移的劳动力即使在城市得不到完全的城市公共服务,也会为了医疗、教育等基本服务而选择留在城市,造成乡村的“空心化”“老龄化”。由此得到第二条研究假说:较低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将加剧农村劳动力外移。

3.农村劳动力流失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可以增加其工资性收入,但是乡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单方向流动却会导致乡村活力的进一步丧失,乡村发展出现衰退的现象。此时多为老人、儿童留守乡村,因此导致的农业生产萎缩,农村产业改革活力弱,农村平竞争力低下,其带来的损失高于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的收入,也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而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农村的劳动力会不断的向城市涌进,最终形成一个闭合的恶性循环。这里也就得到第三条研究假说:外流的农村劳动力进一步加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四、实证检验

(一)模型设定

本部分主要是通过实证检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建立计量回归数据模型如下:

在以上各式中,t表示年份,i表示控制变量的序号,表示新疆在t年的城乡收入差距,衡量t年新疆的劳动力转移,则表示新疆总体上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分别为针对模型的一系列控制变量。为随机干扰项。

(二)变量定义

1.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是城乡收入差距,如今常用来衡量城乡收入差距指标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基尼系数、泰尔指数以及城乡收入比,根据数据可获得性,本文选择城乡收入比作为衡量指标,其由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除以农村居民纯收入得到。

2.模型中的解释变量包括新疆总体上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前者的度量由前文计算得出;而对于后者,由于一般统计并不涉及该指标的测量,故本文参考伍山林(2016)的计算方法,由乡村从业人数减去农林牧渔从业人数得到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数量。

3.參考国内学者已有的研究,本文主要选择了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率、经济开放程度已经产业结构四个控制变量。经济发展水平(LPGDP)采用新疆年度人均GDP加以衡量,一般说来,城镇化率(URB)越高代表地区居民发展的机会越多,也就更能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影响,这里采用非农人口与总人口的比来加以衡量;产业结构(INDUSTRY)决定着一个地区经济投资的走向,对于公共服务供给和城乡居民收入都有着影响,这里使用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来加以度量。经济开放程度(OPEN)越高代表对外交易越频繁,而这种交易大多集中在大城市,也就对城乡收入差距造成影响,这里用贸易依存度(进出口总额/GDP)加以衡量。

(三)结果分析

由于前文推论认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与劳动力转移之间存在着相关性,故本文通过SPSS软件使用广义估计方程(GEE)计算得到以下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新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变量(GGFW)在90%的置信区间上显著为正,说明就新疆而言,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供给确实有助于减小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这是由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提升是给农村居民更为公平的政治经济权力,可以说提高了他们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抗风险能力,增强了其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参与度,一定程度上释放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潜力。但是其一些公共服務如教育、医疗等主要惠及的是处于农村区域类的居民,对于进城务工人员等流失的劳动力的保障有限,也就是在当前农村青壮年人口下降的情况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提高并不能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起到更大的作用。

劳动力转移变量(LDL)高度显著为正且较小,说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中,劳动力工资性收入的提升远不及农村劳动力流失所造成的结构性收入下降,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也就是说当前新疆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收益是小于其在乡村参与经济活动的。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合理减少劳动力外流至关重要,而且劳动力外流的减少如果不能形成长效机制,仅仅是农忙回家帮工形成的农村劳动力增加,并不能改变农村经济疲软的现状,对农村居民的增收所起作用相应也不会太大。

而劳动力转移变量(LDL)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变量(GGFW)的交互项(GGFW*LDL)高度显著为负,说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劳动力外流速度,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具体的回归系数来看,GGFW*LDL的系数为—0.774,其绝对值大于GGFW和LDL的回归系数绝对值,可以说这种间接效应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的作用,是大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升和劳动力外流降低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的。这是因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单向流动的一个重要原因便在于,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并不能满足青壮年劳动力的需求,无论是后代教育、医疗卫生等距离城市均有一定差距,这样就导致劳动力难以长期留在农村生活工作。所以无论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GGFW)还是劳动力外流(LDL),作为单一变量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都难以长期持续。而考虑到变量间的互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提高减小了农村与城市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上的差距,不仅减少了农村劳动力的外流,还可以将这种趋势长期化,形成了与乡村衰退相反的良性循环,所以这种间接效应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也就更大。

从控制变量上来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负向关系显著,其余控制变量也都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正向作用。可以理解为经济发展水平是整个社会层面上的发达,经济水平越高,城市作为极点的扩散效应越大,对于乡村落后地区的拉动作用也就越大。城镇化率意味着人的城市化,这与单纯的劳动力转换不同,它带来的人员流动是不可逆的,所以一定程度上可以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济开放程度加大不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可以理解为新疆经济开放处于初始阶段,红利仍主要集中城市里面,不能很好的扩散到广大农村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显著的被产业结构的发展所扩大,潜在原因可能是新疆本身第一产业比重高,使得第三产业的收入相对而言更高,从业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实证检验我们验证了前文中的三条研究假说,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新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仍旧处于较低区间且增速放缓,而且这种低水平主要是农村环境的天然性以及财政分权的结果;第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第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直接缩小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第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提高对农村劳动力的向外转移还有着一定的抑制作用;第五,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减少农村劳动力流失从而形成长效机制,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发挥更大的作用。

总而言之,要在城乡之间形成良好的分配循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供给是其中关键的一环;当前我国面临严重的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而且实证结果表明劳动力的输出实质上可以起到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所以当前乡村衰退的根源在于人的缺失,还有农村社会经济环境的困乏,突出的便是“农业边缘化”现象的发生,这种环境的改变便依赖于基本公共服务向基层高效率、高质量深层次的延伸。那么针对与这种现象,破除城乡之间劳动力的单向流动便是关键,而这种流向的根源便在于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上的不均等,以及这种不均等带来的城乡居民收入上的差距。

因此,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同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扭转乡村衰退的局面,是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所亟需解决的问题。对于新疆而言,要实现这种良性循环,达到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就要牢牢抓住新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的方向盘,而不利于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主要根源便在于农村自然封闭的社会经济生态以及长期以来城市偏向的财政政策。对于新疆特殊的地理社会文化环境而言,这两点表现的尤为突出。针对于此,一是要完善居民的需求表达机制,将基本公共服务真正的延伸到基层,同时推进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加强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机制、经费保障机制、需求反馈机制、成本分担机制、监督机制、社会参与机制和考评问责机制的建设,与此同时,将零散的农村布局合理的集中将大大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集中化的居住也为基层政府向服务型的转型提供了动力。二则是要改变当前的激励机制,将公共服务建设纳入到地方政府的考核之中,并建立起相应的追责机制,削弱城市偏向财政政策出现的内在动力,形成长期稳定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机制。进而保证城乡居民基本权力的一致,实现劳动力良性流动的长期化,增加农村经济活力,使得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最终达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林,薛琪琪.财政分权、社会保障资源配置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岭回归分析与调节效应方程[J].贵州社会科学, 2018( 02): 110- 118.

[2]郭晓鸣,张克俊,虞洪,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系统认识与道路选择[J].农村经济, 2018( 01): 11- 20.

[3]魏后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及难点[J].社会发展研究,2018,5(01): 2-8.

[4]刘彦随.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J].地理学报,2018,73(4):637-650.

[5]魏后凯.人才是乡村振兴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J].农村工作通讯,2018(09):45.

[6]杨刚强,孟霞,石欣,高威.基本公共服务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3(08):38-39.

[7]万甘忆.财政扶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收入差距调节——机理、问题与路径选择[J].新疆财经, 2012( 01): 25- 30.

[8]李燕凌,刘远风.城乡差距的内生机制:基于公共服务资本化的一个分析框架[J].农业经济问题,2013(4):15-23.

[9]王朝明,马文武.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城乡收入差距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J].财经科学,2014(08):97-108.

[10]刘吕吉,李桥.政府卫生支出城市偏向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15(01):99-108.

[11]袁培,罗靖桥,陈晓婷.新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测度及制约因素分析[J].新疆财经,2019(02):27-37.

[12]程岚,文雨辰.不同城镇化视角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测度和影响因素研究[J].财政金融研究.2018(6): 106-115.

[13]吴孔凡.新时期农民公共需求的特点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取向[J].经济研究参考,2008(69):29-32+52.

[14]贺雪峰,罗星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税费改革前后的比较与评述[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5):28-34.

[15]伍山林.农业劳动力流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J].经济研究,2016,51(02):97-110.

An Analysis and empirical Test of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the Equalization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on the transfer of Labor Force and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Fu YuYuan Pei

Abstract:Equalization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narrowing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China. In perspective of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qual basic public services in urban and rural、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rural labor transfer. 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urban-rural income gap and labor transfer.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inequality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will lead to the difference in basic rights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thus affecting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and labor force transfer. After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data in Xinjiang, it is found that:①The level of Equalization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Xinjiang is on the rise;②The equal supply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conducive to directly narrowing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③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has significant positive feedback on the outward transfer of labor force;④The improvement of the equal level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lso has a certain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outward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force.⑤Basic public service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can make th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force long-term and have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supply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faced with the impact of natural socio-economic ecology in rural areas and the restriction of "urban bias" fiscal policy. In order to achieve a virtuous cycle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labor transfer and urban-rural income gap,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feasible supply mechanism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from the above two aspects.

Key Words: Urban and rural basic public services equalization; Labor transfer; Urban-rural income gap

(作者單位: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凌玉

猜你喜欢
均等化城乡居民差距
国家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通知》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基于泰尔指数法的京津冀医疗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基于泰尔指数法的京津冀医疗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地级市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
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考
课桌和电脑的差距好大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