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医融合视阈下高校运动康复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

2021-04-02 03:34农丽颖于正文陈锦鑫
体育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产学研康复运动

廖 琛 农丽颖 于正文 陈锦鑫

体医融合视阈下高校运动康复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

廖 琛1农丽颖2于正文1陈锦鑫1

(1.贺州学院旅游与体育健康学院;2.贺州学院教育与音乐学院,广西 贺州 542899)

文章分析高校运动康复专业面临的问题,并结合SECI创新模型研究高校、科研机构和康复机构的一种产学研合作教育创新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定的发展建议与对策。

体医融合;运动康复;产学研;合作教育

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推动体医结合,充分发挥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特色作用,积极推广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运动健康服务。随着社会的高速现代化发展和人们健康的需要,体医融合下的运动康复专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因此,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意见》中指出要推动“体医融合”,鼓励医院培养和引进运动康复师,开展运动促进健康指导。目前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了1.8亿以上,加上更多的社会人群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压力释放,积极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在这过程中难免会造成损伤,这给予了运动康复专业巨大的就业市场和前景。但从现今看,高校运动康复专业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乏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机制,为此本文在体医融合视阈下对高校运动康复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进行研究,为高校运动康复专业的发展提出合理性的建议及对策。

1 体育产学研与运动康复产学研的相关研究

关于产学研的研究,世界各国学者在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和模式的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从20世纪70、80年代理论的提出,再到从组织层面、宏观和微观层面和国家创新体系层面[1]。而体育产学研协同育人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产学研在体育产业发展中至关重要。体育产教融合依托资源整合、品牌共享、创新创业等方式对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显著优势[2]。产学研合作体系要不断向纵深发展、横向拓展, 形成网格式合作模式,以点带面,推动体育产业快速发展[3]。体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外部动力与内部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外部动力需要通过内部动力间接发挥作用[4]。为此,研究学者对体育产学研的研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如上海体育学院通过体育“产学研”结合发展提出建立产学研合作战略联盟和政府、学校主体主导型产学研合作[5];以及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将体育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挂钩,提高高校体育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建设专业化、社会化的高校体育教学体制[6];还有需要探索适宜的体育产学研合作模式;明确社会服务功能的定位,避免产学研合作冲突;依托学校优势学科集群,创建具有校本特色的体育交叉学科[7];和重视理论研究、做好产学研合作发展规划、重视体育交叉学科建设和研究,培养创新型人才、借助整个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大平台,为自身专业产学研合作谋发展[8]。而体医融合产学研也是需要建立在一定基础之上的,体医融合的发展离不开高校的助力,也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他们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赵仙丽提出政府部门需要制定一定的相关政策引导高校按照社区在相应岗位上的人才需要进行专业建设,为社区培养和输送体育和医学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9]。而体医融合的人才培养的重点应放在高校,尤其是医学类院校和体育类院校,只有遵循市场发展规律,才能真正推动体医融合的产学研[10]。而体医融合作为健康产业的重要支柱,运动康复专业的发展正顺应当前健康时代的发展需要,体医与医养产业融合发展需要一支熟悉“体”、掌握“医”、懂得“养”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依据上述文献可知,产学研是提高学科发展的重要方法,而高校的体育产学研协同育人很重要,提高专业发展的同时还能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师生专业素养及专业能力,改变产学研战略合作机制。因此,体医融合产学研需要借助高校的力量和政策的支持,可见体育融合产学研的发展对运动康复专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2 体医融合视阈下运动康复专业产学研的研究现状

二十世纪80年代美国开始将运动纳入健康管理体系之中,在历经了几十年后美国建立起了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体育科研机构、社会组织为补充,形成了以体育和医疗卫生相结合的运动健康指导平台,为人们进行科学化的体育运动、预防疾病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同一时期美国也提出了“体医结合”的概念,但真正意义上的体医结合是在二十世纪90年代才开始尝试;日本也很早就实行了“体医结合”的健身模式并通过法律加以保障。国外学者从“体育与医疗卫生相结合”的概念出发进行研究的文献较少。国内学者认为:构建“体医结合”公共服务体系将是我国体育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11]。显然,体医结合的发展进入到了划时代的意义,把医疗卫生和体育锻炼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医疗体育健康服务,调动人体的内在积极因素,是增强抗病能力和战胜疾病的有效措施,并反复宣传实行医疗卫生和体育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12]。而高校在体医结合的发展上也一直在不断的磨合,为使医药类本科院校能更好的培育复合型医学人才,亟须在原有体育教学的基础上开展“体医结合”的运动教学模式[13]。然而,把体育与医疗卫生相结合,形成一个崭新的“体育与医疗卫生综合服务中心”,两者合理利用自身的优势进行互补,能更好地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14]。由此可见运动康复专业的发展是建立在体医融合基础之上的一门综合性学科,随着体医融合研究热度的不断升温,给运动康复专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医融合政策是一项新的举措。因此,运动康复专业需要契合国家政策大力发展。运动康复专业涉及体育康复和医疗康复多方面的知识,属于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运动康复专业的产学研不只是探讨运动康复单方面,也需要结合体育融合的产学研进行深入探讨。

运动康复专业是医学和体育学高度融合的学科,高校运动康复学科发展的创新需要借助产学研的力量。关于运动康复的研究目前提出的建议围绕着学生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培养途径、实验室建设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15,16]。虽然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康复专业发展初期就确定了“走产学研之路,培养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创新实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将“产学研”融入到办学理念中,并以此作为办学特色的主要内容,作为实现办学目标的重要手段[15]。但关于运动康复产学研实践性的研究还比较少,成果也较少,基本上是在人才培养目标中提到加入产学研概念,进行有效结合的研究很少。也有学者通过对病理康复研究提出:新技术创新和理论体系更新,如物联网、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普及、更加精准安全有效的康复策略的运用等,将是运动康复发展的内在推动力[17]。关于体医融合视阈下运动康复产学研的研究较少,对运动康复产学研的研究聚焦不够明确,例如吴金贵提出高校运动康复专业学生人才培养应在“体医结合”背景下,以医疗、运动、营养结合为一体的健身模式,注重学生的实践性培养,采用正确的运动处方对患者进行锻炼健身、损伤康复、预防慢性疾病和运动损伤的康复[18]。还有通过对运动康复产业供给侧生产结构要素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建立和完善运动康复产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和运动康复产业行业协会和职业认定体系;发挥市场和政府的资源配置作用,完善和创新融资机制[19]。通过以上研究发现学者们对运动康复产学研的研究以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的理论研究较多,实践性的相关研究较少,而关于运动康复产学研的创新应用研究更少。因此本研究对运动康复产学研创新模式应用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3 高校运动康复专业产学研面临的主要现实困境分析

体医融合就是把体育学科与医疗学科结合的综合性研究,运动康复大体指的是通过运动获得更快的恢复治疗,而运动康复专业的发展依托的是“体与医”交互融合,运用教与学的深度研学,把最新成果运用到需要调节身心健康、亚健康及运动损伤人群,同时引用恰当的医学评估手段进行有效的测评和监督。

我国北京体育大学和武汉体育学院作为第一批运动康复专业从成立至今也已有了一段很长的时间,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茁壮成长,同时也为运动康复机构提供了一大批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各全国省份的部分体育类高校与医学类高校相继设立了运动康复专业,但就现实的发展来看,其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高校运动康复专业基础综合力量薄弱

运动康复专业是体医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的发展具有很高的社会现实意义,但是在教学方面暴露了许多问题。第一,教学目标不明确,专业性不够强。运动康复专业对外是一门体育和医学综合的学科,但对于医学和体育学的融合定位还找不到实际的结合点,教学目标不够清晰,是培养医疗康复、按摩康复还是运动恢复,在课程方面没有得到明确的区分,同时各高校之间的课程设置还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较为模糊。第二,专业师资力量薄弱。主要体现在专业水平还有待提升,需要系统地进行深入学习,很多教师的研究方向都是努力的在往运动康复方向靠近,专业从本科到研究生一致研究方向的教师较少,而且专业教师的职称普遍较低,难以支撑运动康复专业的发展。第三,基础设备不足。基础硬件的实验设备是运动康复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运动康复专业是一个复合型的专业,既需要医学的精密仪器也需要康复的恢复设备,就现今运动康复实训室的基础教学设备还是难以保证学生的实操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阻滞教学的顺利实施。

3.2 运动康复科研机构不明确

科研一直是高校任何专业发展的主要龙头,也是提升专业排名和学校知名度的重要途径,运动康复专业不仅需要综合理论的支撑,更需要康复技能的创新。就目前的运动康复专业发展来看,首先高校运动康复专业的科研机构不明确,缺少专职的运动康复科研专职人员和公关部门,从近年的高水平课题中发现较少关于运动康复的综合研究,更多的是偏向医学和人体科学的研究。其次高校运动康复专业专任教师的科研能力不强,较多转研究方向的教师在自己空白的领域进修学习理论知识和技能,缺乏自主创新和科研意识。再次运动康复专业到底是隶属医学还是体育学的问题还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运动康复专业的学生考什么样的证书,做什么样的工作显得较为模糊,对于科研公关的的课程较少。

3.3 企业、机构联动缺乏,创新意识不强

运动康复专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企业和机构的支持。从如今的发展看,首先运动康复专业在产学研的发展理念中缺乏与企业和相关机构的互动,高校之间的专业建设联系与交流较少,出现闭门造车的现象,对当前出现较新的理念和技术关注度不够,创新意识淡薄。其次学生实习基地落实不到位,与社会上的康复机构、单位合作模式单一,特别是在医学方面的合作教育缺乏,忽略了医学重要理论和部分康复技能的教学,导致学生在综合知识方面出现脱轨现象。

4 高校运动康复专业实行产学研合作教育创新模式与机制的实践

高校实行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运动康复专业的创新模式与机制,制定了运动康复专业产学研SECI创新模型图(如图1),结合新的理念为运动康复专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因此本研究基于文献的基础上对高校运动康复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创新模式和机制提出一些实践性的策略。

图1 产学研SECI创新模型图

4.1 联合修订高校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首先,重新审视运动康复专业的未来发展走向,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体医融合理念的提出对运动康复专业的发展和成长具有一定的推进作用,产学研合作教育是运动康复专业未来发展的长远走向。首先实现各高校运动康复专业负责人之间的对话,重新对运动康复专业进行审视,分析目前运动康复专业的优劣,深入了解社会所需。其次教学目标定位一定要准确,不能盲目去试探人才培养目标的可行性,需要进行深入的调研合作育人对运动康复专业发展带来的长远利益。

其次,认真规划人才培养层次和类别。运动康复专业的综合程度隶属医学和体育学的范畴,而医学和体育学的培养层次是不一样的,需要专业的专家及业内人士认真规划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的层次和类别。运动康复专业以培养本科生为主,它是面向社会体育群体培养能够提供运动康复保健、体育损伤恢复和运动康复指导的全面技能型人才;研究生的培养是理论和技能的拓展延伸,现在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要结合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制定出新的运动康复综合型人才输出,走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同时认真思考培养运动保健、按摩师、物理治疗师等职业教育路线,从多方突破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能力。

再次,更新并规范学科教材,致力于运动康复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运动康复专业教材的规范统一和创新是专业发展的一大利器,只有深入研习教材和教学方法,并及时吸收国内外顶尖的专业知识作为教学补充,把运动康复课程的教材变得更具有专业性和代表性,凸显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体系,建立精品教材库。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创新平台进行专业知识整合,邀请资深专家对知识层面进行修补,致力于打造运动康复专有教材,并做出各阶段的规划。

4.2 加强师资引进制度及共同培养制度

师资是运动康复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首先,高校要结合体医融合政策,在保持原有师资的基础上引进高学历和康复、医学复合型人才,加强各高校之间的教师经验交流,建立国内运动康复专业师资平台库,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提升专业教师的自身专业水平,实现共同培养和修补专业知识的空白区域。其次,高校要加强运动康复专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职业教育的各种证书考试考核,增加理论及实训经验。再次,重视运动康复专业教师的多方发展,提供多渠道培训机制,定期进行师资培训及考核,时刻与国际前沿接轨。

4.3 建立高校运动康复产业圈科研小高地,聚集专业人才

科学研究一直是专业发展的一大利器,需要建立科研人才小高地。首先,国内排名前列的高校运动康复专业的科研水平与一般普通高校的水平还是有较大的差距,这就需要各高校间成立科研联盟,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进行分享交流,形成一种科研氛围,带动康复产业的发展及高基本课题的申报。其次,通过定期的人才聚集或科研小高地的建设,把较好的资源聚拢,以康复设备研发为龙头,结合中、西医学疗法和心理学疗法开发出属于运动康复专业的必备课程,围绕运动康复产业圈提升行业竞争力。再次,加大资金的投入和政策的倾斜力度,确保运动康复专业科研团队政策有序开展科学研究,集中抽调高水平科研人员攻坚康复产品和技术研发。最后,通过建立科研考评机制,约束和激励科研团队及工作者。

4.4 建立与企业、机构的多边互动关系

校企合作需建立多边的互动关系。首先,在确保运动康复专业稳步发展的前提下,与企业和机构保持良好的关系,一为专业发展、二为学生实习就业、三为知识互通,因高校的运动康复专业的实训设备与外界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要充分运用多边资源,让更多的新知识注入到课程中。其次,高校应与企业机构共建合作基地,通过共同学习,双方的知识转移,实现技术共享,达到一定的绩效输出。最后,充分挖掘高校、科研机构和康复机构的铁三角关系,持续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创新发展之路。

[1]梁金玉.基于“大湾区”的粤港澳高校体育产学研协同探析[J]. 当代体育科技,2019,9(14):241-242.

[2]苗潍弋,刘华荣,姜宇翔,等.基于人才培养视角的体育产教融合政策支持体系构建[J].湖北体育科技,2020,39(5):402-405.

[3]朱顺,张良祥.黑龙江省冰雪产业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策略研究[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18,18(4):23-27.

[4]段艳玲,刘兵.我国体育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力机制实证研究[J].体育科学,2019,39(1):47-54.

[5]姜亮亮.高等体育院校产学研发展现状及结合方式探究:以上海体育学院为例[J].运动,2015.

[6]石颖.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以体育专业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4(4):49-50.

[7]张建新,孙麒麟,王跃,等.华东理工大学体育产学研合作实证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 2012(8):108-112.

[8]朱洪生. 地方综合大学体育专业产学研合作发展模式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 9 (18): 204-207.

[9]赵仙丽,李之俊,吴志坤.构建城市社区“体医结合”体育公共服务的创新模式[J].体育科研,2011,32(4):58-63.

[10]蓝敏萍.广西体医结合与医养结合深度融合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9,17(4):42-47.

[11]李继春.郴州市农村“体医结合”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6(5).

[12]海南农垦局海口医院.实行医疗卫生和体育相结合[J].新中医,1977(4):13-14.

[13]周智娟.地方医药类本科院校体育课程“体医结合”模式发展的初探[J].当代体育科技,2014,4(25):53-54.

[14]张庆勇.临沧市社区体医结合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9(6).

[15]苍海,王安利,张恩铭.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产学研”发展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3):83-85.

[16]胡精超,赵斌.我国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9):851-854.

[17]陈纪言,陈韵岱,韩雅玲,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运动康复专家共识[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6,24(7):361-369.

[18]吴金贵,王红俊.“体医结合”在运动系统伤病康复中的应用及优势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0):226-227.

[19]蔡旭东,刘亚娜,赵焕刚.运动康复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6):27-32.

Research on Industry University Research Cooperation Education of Sports Rehabilitation Major in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orts Medicine Integration

LIAO Chen, etal.

(Hezhou University, Hezhou 542899, Guangxi, China)

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体医融合视阈下高校运动康复专业产学研创新模式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21C359)。

廖琛(1988—),讲师,研究方向:运动康复、学校体育、体育心理。

猜你喜欢
产学研康复运动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康复护理在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脑卒中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基于产学研三位一体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用“国家使命”导引航向——大学之大,重在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和科技成果转化
不正经运动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