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1-04-02 06:30刘晓丽谢传流
农业工程 2021年1期
关键词:学分水利工程方案

朱 梅,刘晓丽,周 婷,谢传流

(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0 引言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到,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2019年再次强调,要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由此可见,在新的历史时代,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方向有了更明确的要求。高校在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中,始终承担着向社会及行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如何在当前培养符合新时代人才要求的高素质大学生,是每位教育者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具体化、实践化形式,集中体现了专业的育人思想和办学理念,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实施蓝图和根本性的指导文件。人才培养方案最能够反映专业教育在践行国家教育理念、教育方针方面的程度,本文结合当前对高校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要求,以安徽农业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为例,在深入分析现有培养方案在课程思政及实践教学两方面不足的基础上,开展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探索在新时代培养高素质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的新模式。

1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总体框架

安徽农业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2009年第1届招生,历经4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分别是2012年、2016年、2017年和2019年。人才培养方案对高校育人有重要的引领指导作用,本专业一直非常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2019年8月,在人才培养新要求的形势下,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组织了一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该版修订在之前版本的人才培养方案内容上做了比较大的调整,调整的角度主要是从两个大的方面出发,一是课程思政的融入,二是实践教学的进一步加强。

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有4大模块组成,分别是通识课程平台模块、基础教育平台模块、专业教育平台模块和实验实践平台模块,总学分由原来174分减为164分。新方案调整了每学期课程学分数的不均衡性,增加了大一、大二课程量,适当减少大三、大四课程量,第7学期不开设专业课,强调实践课程。部分课程教学内容与当前水利工程技术发展和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匹配度不高,本次修订进行了删减,并调整了部分课程属性,由原来的必修改成选修,或者由选修改成必修。调整了专业核心课,对专业核心课进行优化,核心课的门数减少,精简学分,突出重点。另外,结合农业大学培养人才的特点,在方案修订中还增加了计算机方面的相关课程,强化学生在计算机和水利交叉方面的培养。

2 人才培养方案具体修订内容

2.1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为深化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切实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实效,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加强课程思政内容的补充,以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在培养方案修订中,除了公共必修课程中按照学校要求设置思政课程以外,在专业教学环节也加入了思政元素。以《水利工程专业导论》课程为导引,从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内容背景两个角度进行思政教育,增强学生的专业兴趣,提升学生的责任感。

在水利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强化学生的政治定力,利用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去引导他们,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相反,如果没有注重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尤其是在网络信息时代,各种思想在网络上充斥,不利于学生的个人健康成长。基于此,在水利类专业课程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就水利专业课程而言,虽然从表现上看很难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但是通过对水利类课程教材的研读,很多内容都能够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很多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因此,本次培养方案修订将《水利工程专业导论》作为课程思政与专业课融合的典范课程,从大一新生开始进行专业课授课中思政教育方面的引入,使学生能够较早地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除了在专业课中融入课程思政之外,在培养方案的执行方面也将课程思政贯穿到各个教学环节中,从校内到校外,从课内到课外,处处将立德树人思想引入到学生方方面面的教学过程中。比如,在实践环节中,对实习项目选择、实习地点选择上多考虑大型的水利工程,特别是近年来实施建设的新工程,如引江济淮、淮水北调等,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精神,激励学生们热爱祖国、热爱专业,在实践教学训练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家国情怀。

2.2 体现“新工科、新农科”理念

在新工科、新农科的建设背景下,人才的培养要求及培养方式也将发生变化。农业水利工程人才需要掌握更多智能化时代的知识和新型技术,其培养方式上也将要求应用更多的电子化、信息化技术,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动手能力的提升[1-2]。为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为顺应“新工科、新农科”的人才培养理念,具体修订内容包括以下4个方面。

(1)体现新工科、新农科的要求,加强学生动手能力训练。开设《CFD软件应用》(1.5学分)、《CFD软件操作》(0.5学分)、《工程CAD及其实验》、《C语言程序设计》(3学分)和《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0.5学分)等课程。充分响应当前电子化、信息化技术要求,面向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开设应用软件和计算机编程软件的学习。

(2)根据当前对水生态问题的重视,开设《水生态工程学》(1.5学分)课程,紧跟当前发展,紧紧围绕绿色环保理念,落实治水兴水的新思想、新思路和新要求。

(3)体现学科的实用性、交叉性与综合性。开设《工程计算》(1学分)课程,突出培养学生在水利工程设计方面的计算能力,将计算机技术与水利工科知识进行交叉融合。

(4)复合型水利工科人才的培养。通过开设《工程经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等课程,培养学生不仅精通技术,还懂得经济、社会和管理等知识,兼具良好的人文素养。

2.3 淘汰水课,打造金课

2018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提出“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正式写入教育部的文件。为体现教育部对课程建设的要求,本次修订着力于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具体措施包括以下3个方面。

(1)考虑到课程内容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取消了《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实验》,将具有部分重复率的课程《水资源规划》与《水利水能规划》进行课程内容的调整,突出课程性质和内容重点。

(2)调整了专业核心课,对专业核心课进行优化,核心课的门数减少,精简学分,突出重点,将《水利工程造价》调整为选修。专业核心课学分由16调整为12.5。

(3)增加了部分选修课程,如《CFD软件应用》(1.5学分)、《CFD软件操作》(0.5学分)和《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1.5学分)等课程,减少了部分不适宜的选修课程。突出水利工程方向当前对人才需求的特点,增强学生动手设计能力的培养。

2.4 结合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面对新形势,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设计,主动适应行业变化需求。

(1)新技术应用。开设《水生态工程学》(1.5学分)、《CFD软件应用》(1.5学分)、《CFD软件操作》(0.5学分)和《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1.5学分)等课程。

(2)知识面扩展。紧跟当前对农业工程类人才的需求,开设《农学概论》(2学分)课程,加强工科学生农事知识教学,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3)综合能力培养与训练。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与工程意识,在第7学期开设工程综合实践,融合水力学、工程水文学、水工建筑物和水利工程施工等多科目,进行交叉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和就业创业实训。

2.5 压实实践教学学分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3-5]。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大规模发展,但在规模扩展的同时,由于深度不足,许多高校存在人才培养模式趋同化的问题,导致生源问题、就业问题日益凸显。高等教育已从数量满足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纽带,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能力的媒介[6-8]。安徽农业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根据学校提出的地方型、教学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学定位积极探索,通过基础知识学习、专业技能操作实训、实践综合应用来全面提升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能力。本次修订中,根据对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的实际教学情况调查,进一步压实实践教学学分。2019版与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对比如表1所示。

表1 2019版与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对比Tab.1 Comparison of talent training programs between 2019 edition and 2017 edition

对比2019版与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农业水利工程专业通过加强新增课程的实践教学,删减部分实验课时,进一步压实了实践课程学时,使学生有的方矢,提高时间效率,凸显实践教学效果。

2.6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为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基本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安徽农业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积极探索基于创新的创业教育模式,推动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9-10]。在本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在公选课程中开设有创新创业类课程以外,新方案进一步压实了创新实践学分认定标准,包括科学研究、资格证书、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创新创业课程培训、创新创业实训、竞赛获奖类、科技成果类、科技应用写作实训、校企合作培训、非验证性试验、设计创新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内容,出台具体的认定方法,使得创新创业学分落到实处。构建通识教育、学位教育和专业教育等多层次、分类别的课程体系。

3 结束语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是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本次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于课程体系和各个教学环节,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专业课程中。

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一个系统和持续的过程,特别是对于安徽农业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来说,本次人才培养方案充分考虑了农业高校水利专业的特点,并结合本专业的工科特点,通过对课程内容编排、实践教学设计和实习实训等培养环节的改进,不断探索、实践、完善和提升实践教学内容,以实践教学为抓手培养符合企业及社会需求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安徽农业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摸索和实践中以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为依托,着力践行当前国家对培养人才的先进理念,从专业自身特点角度出发,逐渐地改进各项人才培养工作。

猜你喜欢
学分水利工程方案
生态水利工程在水资源保护中的运用
探究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及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
烂脸了急救方案
水利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工作重点探究
小型无人机在水利工程勘测中的应用研究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学分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四个关键问题——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
稳中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