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应用在线课堂进行MDT协作教学探索

2021-04-02 03:19沈海涛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院感协作课堂

郭 峰,张 欣,秦 铮,沈海涛*

(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4;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1)

为保证疫情期间高校师生安全,教育部下发了2020年春季延期开学通知,并印发《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1],鼓励高校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资源、网络空间等,积极开展在线授课、在线学习等线上教学活动,保证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我国近20年来除2003年SARS外,未发生大规模流行性传染病,各教学医院也缺乏严格规范的隔离病房教学实践案例。传染病大流行期间的院感管理尤为重要,是保障医护人员安全工作的有利武器。院内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在我国从1986年提出以来,已得到广大医学院校教师和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并进行了深入研究。完善的院感管理不仅可以有效保护患者身体健康,减轻其经济负担,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止损害其身心健康[2]。多学科协作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曾在其他专业教学中有所应用[3]。在线教学在我国医学教育领域已有广泛应用,但在疫区前线进行异地在线教学,目前还未见报道。基于上述情况,中国医科大学3位驰援湖北疫区一线的临床教师利用网络会议平台,结合实战情况,对临床医学专业5年级实习学生进行院感相关MDT(multi-disciplinary team)协作教学,为下一步大规模开展在线教学积累经验,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中国医科大学2015级五年制本科5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297人。

1.2 研究方法

首先进行教学准备,包括如下4部分:(1)教学人员准备。MDT团队由3名教师构成,其中感染专业一名,负责院感部分教学;急诊专业一名,负责临床诊疗教学;呼吸专业一名,负责科研热点教学。由教务管理部门负责提前通知实习学生安排好日程,准备听课。(2)教学实践材料准备。向所驰援医院的院感管理部门咨询病区建筑布局,共掌握6处隔离病区(包括武汉3处,襄阳3处)的实际建筑布局,并绘制平面图。根据各区域分布情况,结合院感培训要求,制作建筑卫生学相关教学内容。向各隔离病区护士长征集个人防护和手卫生的培训与操作录像,征集工作中职业暴露和安全注射的高危场景实地录像,每种情况搜集多段视频材料和图片,制作相关教学课件。(3)理论教学材料准备。以人民卫生出版社《传染病学》第八版教材为基础,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等材料,以及历史文献和实践教学材料,编写理论教学相关内容。所有参与授课的教师及课程策划人员通过网络平台集体备课,并做好答疑准备。(4)思政教学材料准备。搜集所在医疗队医务人员,特别是所属教学医院教师的真实事迹,结合时事新闻,制作思政教学材料,包括图片、文字等。

利用腾讯会议网络平台实施教学,由主讲教师提前1周申请会议房间,并将会议码通过通信工具(如微信等)发放给学生或其他授课对象,根据实际需要公布会议直播地址。授课当日,教师提前1小时进入网络会议室,调试设备,设置联席主持人,上传网络授课参考资料,并根据疫情最新数据及相关诊疗方案的发布情况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授课开始后,教师通过电脑屏幕共享功能播放课件,同时开启视频,让学生在屏幕终端可同时看到课件内容及教师本人实时教学视频图像。为保证授课纪律,通过主持人功能远程关闭学生摄像头和麦克风功能,对于提问学生临时授权使用摄像头及麦克风功能。授课过程中如学生有问题可通过软件自带聊天窗口提问。授课结束后,利用聊天窗口与学生进行互动,各学科教师在线答疑,保留聊天数据,供后续分析。通过共享屏幕显示二维码,发放调查问卷,回收结果,连同课堂后台数据,留存并分析。

1.3 评价指标

本研究为数据分析及调查式研究,未设对照组。评价指标分为客观和主观两部分。客观指标为通过腾讯会议后台提取学生听课数据,主要包括单次最大在线时间、总在线时间、迟到率、早退率、迟到时间和早退时间。主观指标为课后向学生发放网络调查表,调查本次教学相关反馈信息,其中,前4题为单选,选项为3分类;后2题为多选。

1.4 统计分析方法

腾讯会议后台数据经Python 3.6软件清洗、变换,用R语言软件(3.6.4)进行数据分析。问卷数据用网页自带工具分析。连续变量根据正态分布情况采用(±s)表示或M(Q1,Q3)表示,分类资料采用n(%)表示。本研究不涉及假设检验。

2 结果

2.1 课堂教学基本情况

教学持续时间为60分钟,其中主讲教师讲授40分钟,两名联席教师各讲授10分钟,课后增加互动答疑环节。参与会议人数297人,观看直播人数不计算在内。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学生总在线时间为65.00 min,单次最大在线时间为61.00 min,迟到率为54.2%,迟到时间6.77 min;早退率为26.6%,早退时间12.46 min,详见表1。

表1 MDT院感教学在线课堂数据统计表

2.2 教学反馈调查结果

课后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256份,占比84.9%。问卷共6题,前4题为单选,后2题为多选,具体题目及结果见表2。

表2 院感相关MDT协作教学反馈调查结果[n(%)]

3 讨论

3.1 MDT协作教学仍有较大改进空间

MDT,即多学科协作团队,是目前世界流行的临床诊疗模式,其主要思想是由多个学科专业人员组成小组,通过意见讨论,共同为患者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4]。在教学领域,MDT协作教学也被广泛应用。陈佳等[5]在癫痫临床教学中利用MDT模式进行了小规模研究,实验组与对照组均为15人,教学过程中集合了神经内科、儿科、神经外科、影像科等学科教师。研究结果提示实验组学员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和出科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曾泉等[6]利用多媒体联合多学科讨论模式进行头颈部肿瘤教学,包括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影像科、肿瘤科、病理科等多个专业的教师。结果显示MDT协作教学有利于发挥多学科临床教学团队的优势。但目前已有的MDT协作教学研究还存在一些缺陷。如教学对象以实习医师或进修医师为主,向本科生开展的较少[7]。考虑可能与本科阶段相对固化的授课方式有关,即课堂讲授时只能有一名教师授课,名义上是多学科协作教学,实际是多教师按课时轮流授课。这样的授课方式导致课堂情况无法及时反馈给各学科教师,教师也无法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因此,现有的MDT协作教学虽较传统单科教学有所进步,但仍有很大局限性。当代医学专业分工越来越细,MDT协作教学的精髓就在于把各个专业的知识融为一体,最终作用于客体,即患者和学生。本次教学通过网络手段成功实现了多学科教师同屏出现,并能互相实时接收讲课内容,弥补了教师之间沟通不足的缺陷。联席主讲教师可根据课堂情况,即时调整授课方案,灵活性强。此外,在互动答疑环节,多学科教师基于各自专业知识相互补充,可以给学生提供多角度的、更加准确的回答。从课后调查问卷结果看,学生对院感预防、临床诊疗、科研热点的兴趣度均比较高,分别为69.5%、80.2%和70.3%。可见,学生对临床诊疗和科研热点的兴趣度并不低于院感预防。在这种情况下,MDT协作教学更能集教师专业优势于一体,更好地满足教学需要。但需注意教学过程中的时间分配,以免偏离教学重点。

3.2 在线教学优缺点并存,需合理优化

MDT协作教学模式再好,也需要好的工具帮助其实现目的。在线教学在世界范围高校教学中已有广泛应用,涉及继续教育、护理教育、医疗本科教育等。在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发挥了巨大作用。常用在线教学平台的建立基本基于平时教学工作,较少具备实时语音互动、视频图像传播、多讲者同时讲课的功能[8]。为实现MDT协作教学,我们调查研究了若干平台,最终选择腾讯会议作为教学平台,使用效果良好。腾讯会议能实现视频和音频的同时传播,通过共享屏幕功能实时展示课件,可在多个主持人之间自由切换,完全符合MDT协作教学的需要。此外,腾讯会议可实现教师本人视频图像和课件同时在屏幕出现,最大程度还原课堂教学情景,必要时教师可通过肢体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演示,如手卫生、防护装备的穿脱等。从课后调查结果看,学生对视频、音频、课件的兴趣度分别为46.1%、15.6%、38.3%。可见教师形象的存在仍然重要。在传统课堂中,因教师一直在讲台上授课,学生对教师本人的关注可能并不明显。而在线课堂中,教师得到了更多重视。但在线课堂也并非完美。在授课过程方面,虽然经过教师充分准备,且多学科间互补知识短板,在教学内容质量上有所保证,但学生在屏幕前的状态教师并不能得知,也就无法实时掌握学生听讲状态。在线课堂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教师的授课吸引力提出了较高要求,相对传统课堂有一定劣势。另外,并非所有学生都能接受在线教学,本次课后调查显示,有6名学生(2.3%)对在线教学不太接受。学习本身需要付出努力,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学生自律性差,不能全身心投入课堂的情况无法避免。如本研究后台数据可见,虽然总在线时间中位数达到了65 min,但学生迟到发生率较高,约54.2%,中位迟到时间为6.77 min,早退率略低,约26.6%。这种情况在传统课堂是不可能发生的。个别学生可能出现软件崩溃、网络拥堵等情况,均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线教学的开展,无论从内容输出、教学管理还是方法论方面均有很多问题有待优化。

3.3 高校教师应充分发挥能动性

在高校停课期间,教学进度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在教学大纲基础上,医学院校教师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自身优势或工作特点,开发适合的教学内容。院内感染是当前疫情下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既包含住院病人也包含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和个人防护等问题。院感教学是传染病学教学的一部分,但占比较少,因此以往无论学生还是医护人员,对其了解都很有限。完善的院感工作是传染病疫区医护人员工作安全的有力保障[9]。本次院感教学是在湖北发生新冠肺炎疫情的时间窗内进行,结合全国抗疫工作和各地医疗队驰援活动背景下进行的。授课教师全部来自湖北前线,都是一线医疗工作人员。结合实地照片和视频,课程可以对院感工作进行全景再现,如驰援医疗队小组培训、实际病房建筑布局及改造、实战情况下防护装备穿脱录像、污染区工作注意事项等。课后调查问卷结果显示,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对院感知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除专业知识外,思政教学在医学教育中也同样重要[10]。参与本次授课的前线教师都是主动请战,都是在重症病区工作,有两位教师是共产党员,这种模范先锋行动本身就给学生树立了榜样,是最好的言传身教[11]。在授课过程中,各位教师还结合自身实际感受,表达了对党和国家领导下的抗疫“战争”的深切体会,这对学生树立职业自信心、坚定职业信仰有很大帮助。

4 结语

临床教学是医学高校永远的工作主题之一,在特殊时期、特殊条件下,临床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教学工作进行合理安排,利用现有条件,完成教学任务。本次MDT协作教学研究显示,学生对在线教学接受度较高,利用在线课堂可更方便地实现多学科协作教学,但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保证学生出勤率。以上经验可为疫情期间大规模开展在线教学研究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院感协作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团结协作成功易
以院感风险控制为工作导向 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管理
监督桥 沟通桥 协作桥
狼|团结协作的草原之王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协作
院感控制 进入大数据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