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传染病下护生焦虑、抑郁与专业态度的相关性分析

2021-04-02 03:19华小倩黎巧玲李春莉刘晓博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护生焦虑症传染病

党 兆,华小倩,黎巧玲,李春莉,刘晓博

(1.延安大学,陕西 延安 716000;2.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 西安 710061)

2019年12月,我国出现新型冠状病毒(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肺炎(C0VID-19),2020年1月20日我国将新冠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进行处理[1],2020年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肺炎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PHEIC)[2]。其作为一种新发传染病对公众心理状态的影响备受关注,2020年2月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设立应对疫情心理援助热线的通知》,强调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应对疫情心理援助热线,护理专业学生也延迟返校。由于学业压力和专业性质,护生正经历一次特殊的心理危机。因此本研究通过电子问卷调查,旨在了解新发传染病期间护理专业学生的焦虑、抑郁及专业态度情况,为采取针对性心理支持提供理论依据。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便利抽样法,对几所高校护理专业部分在读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进行电子问卷调查。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1)一般资料:由护理研究小组自行编制。包括年龄、性别、民族、年级、在读学历等。(2)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3]:是筛选广泛性焦虑症的有效工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4]。评分标准为:0~4分:没有焦虑症;5~9分:可能有轻度焦虑症;10~13分:可能有中度焦虑症;14~18分:可能有中重度焦虑症;19~21分:可能有重度焦虑症。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96。(3)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PHQ-9)[5]:是筛选抑郁症的有效工具。评分标准为:0~4分:没有抑郁症;5~9分:可能有轻度抑郁症;10~14分:可能有中度抑郁症;15~19分:可能有中重度抑郁症;20~27分:可能有重度抑郁症。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α 系数为 0.929。(4)对护理专业态度的问卷[6]:要求调查对象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对每项陈述的认可程度进行打分。评分方法采用Likert 3级计分法,正向计分题0分、1分、2分依次代表不认同、说不清、认同;反向计分题0分、1分、2分依次代表认同、说不清、不认同。本研究中问卷的Cronbach′α系数为0.746,KMO值为0.761。

1.2.2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借助问卷星,将问卷条目录入电子问卷。护理小组中有2名护理专业研究生通过微信和QQ发送电子问卷。该电子问卷应用统一指导语,介绍本次调查目的和意义。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强调填写结果的保密性与真实性。提交问卷345份,剔去问卷作答集中于同一选项位置和填写时间小于100 s的问卷,获取有效问卷336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7.4%。

1.2.3 统计学方法 使用Excel收集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和统计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统计描述,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数统计描述,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焦虑、抑郁和专业态度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和简单线性回归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护生一般资料

336名护生中男46名,女290名;平均年龄为21岁;专科生29名,本科生266名,硕士研究生41名;有42.6%的护生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为热爱护理专业。

2.2 新发传染病期间护生焦虑、抑郁现况

336名护生中有130名护生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症,占36.9%,见表1。336名护生中有80名护生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占23.8%,见表2。通过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得出:焦虑得分和抑郁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63(P<0.005),说明新发传染病下护生的抑郁与焦虑呈正相关。

表1 新发传染病期间护生焦虑状况

表2 新发传染病期间护生抑郁状况

2.3 新发传染病期间护生专业态度现况

336名护生中68.0%的护生表示开始喜欢上护理专业,见表3。

表3 新发传染病期间护生专业态度调查结果(%)

2.4 新发传染病期间护生专业态度与焦虑的相关性分析

简单线性回归发现,Pearson相关系数(r=-0.108)及其t检验结果,P<0.05,可认为新发传染病期间护生的专业态度与焦虑有相关关系,且呈负相关,即护生的焦虑水平越低,专业态度越积极。回归分析得出的回归方程为:Y=16.92-0.093X,见表4。

表4 新发传染病期间护生专业态度与焦虑的简单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护生负性情绪困扰现况

由于护理工作具有社会属性,护生心理状况一直备受重视,护生具备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但由于临床经验匮乏,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蒋梅等[7]对420名高职护生的研究中发现护生焦虑发生率达14.0%,抑郁发生率达32.3%;徐萍[8]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护生抑郁症发病率为41.0%;宫娟等[9]对799名本科护生的研究调查发现焦虑发生率为28.8%,抑郁发生率为54.7%。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新发传染病期间,护生焦虑发生率达36.9%,抑郁发生率达23.8%,焦虑发生率较新发传染病前明显增高,而抑郁发生率未见增高,护生的抑郁与焦虑呈高度正相关,这与昌敬惠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新发传染病期间,护生面临新的心理危机,新冠肺炎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11],大量护理人员投入疫情一线,承担高强度救治工作,护生作为未来的护理工作者,尚处于学习阶段,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相对欠缺,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为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恶化,高校延迟开学,大学生减少外出,不得随意返校。护生作为大学生群体的一部分,临床实践基本停止,学习进度受到影响,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会加剧护生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的程度。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心理健康,以往的研究中显示,社会支持对抑郁的发生有缓冲作用[12]。疫情期间大学生不得随意外出,处于居家学习状态,在亲人和朋友的支持下,负性情绪会得到排解,抑郁发生率则会相应降低。由此可见,新发传染病期间,针对护生焦虑及抑郁等负性情绪需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策略。

3.2 新发传染病对护生专业态度的影响

本次调查的336名护生中,42.6%的护生最初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为热爱护理专业,在新发传染病期间,68.7%的护生开始喜欢上护理专业,79.8%的护生为选择护理专业而自豪,92.0%的护生认为护理工作是神圣的,76.8%的护生认为护理工作受到了尊重。在以往对护生职业认同感的研究中,显示护生整体职业认同感较低,主要原因有护理工作强度大,发展空间有限,传统观念中护士只被当作医生的助手和医嘱的执行者。在疫情影响下,护生的专业态度产生积极转变,这与孙玉梅等[6]对206名护生关于SARS事件后的专业态度变化研究结果一致。新发传染病期间,疫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大量医护人员奔赴疫情一线,坚守岗位,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确保患者能得到及时、高效的救治,护理工作受到大众的高度认可和尊重;护生认识到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对护理专业价值更加认可。本次调查中,92.6%的护生认为护理工作是有风险的,护生的临床经验较为缺乏,加之在疫情一线工作存在被感染的风险,因此,需给予护生适当的专业指导,减轻或打消其顾虑,引导护生形成稳定的专业态度,减少护理人才的流失。

3.3 护生焦虑对专业态度的影响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新发传染病期间护生的专业态度与焦虑有相关关系,且呈负相关,即护生的焦虑得分越低,护生的专业态度越积极,反之,则越消极。分析原因可能是新发传染病给护生心理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有研究表明,心理弹性与焦虑呈负相关[13],心理弹性弱的护生心理压力水平高,容易产生焦虑,容易对其专业态度产生不利影响。由此可知,对护生进行正确的心理指导,有利于培养其良好的专业态度。

3.4 改善护生焦虑、抑郁及专业态度的对策

宋丽萍等[14]对700例护士关于抑郁与社会支持调节作用的研究中显示,社会支持与抑郁的水平呈负相关;杨春潇等[15]关于大学生社会支持与抑郁情绪关系的Meta分析中发现,我国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抑郁之间存在稳定的中等程度负相关关系。因此,第一,针对护生的抑郁情绪应给予充分的心理指导和社会支持,其主要来自亲人和朋友;第二,护理教育者应为护生开展传染病知识和应对突发事件专业知识的相关教育,以提高护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并开设相关讲座,以帮助护生形成积极的专业态度,采取针对性心理教育,减轻护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第三,运用电子平台为护生提供传染病疾病知识和主要预防措施,避免传播关于新发传染病的不实言论[16-18],及时进行一些正面报道,引导护生形成积极的专业态度,调整好心理状态,助力护生全面健康发展,成为优秀的护理人才。

4 结语

本研究调查了新发传染病期间部分高校护生的焦虑、抑郁状况和专业态度。调查结果与疫情发生前相比,护生焦虑发生率增高,抑郁发生率未见增高,专业态度较为积极。提示,应坚持更新和宣传C0VID-19相关知识,并给予护生充分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指导,促进护生全面健康发展。本研究也有不足之处,例如样本量偏小,电子问卷调查的不可控因素较多,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等。下一步可考虑扩大样本量,深入调查,进行多因素分析。

猜你喜欢
护生焦虑症传染病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躲进“焦虑症”的刘太太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现代人当警惕知识焦虑症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抑郁症焦虑症相关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