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香玉,你真不简单

2021-04-02 20:48李清浅
女友 2021年3期
关键词:义演剧社豫剧

李清浅

常香玉:中国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派”创始人,被国务院追授為“人民艺术家”。

28岁那年,常香玉决定捐一架飞机。

那是1951年6月,全国抗美援朝总会号召国民为志愿军捐钱捐物,同时提出“各地捐献的飞机、大炮、坦克等将冠以捐献单位的名字,作为光荣的纪念”。

李清浅 

那时购买一架米格战机需要15亿元(旧币),虽然当时的常香玉已经是豫剧界“顶流”,演出的票价不便宜,但即使场场爆满也要演出200多场才能凑够钱。所以,当时很多人都觉得常香玉纯属异想天开。

常香玉是个倔脾气,想好了要捐飞机,就不达目的不罢休。常香玉的这种坚持,和她早年的经历不无关系。

为了不当童养媳,常香玉9岁那年开始跟父亲学唱戏,13岁名动开封,粉丝们还成立了“爱香社”。那个年代,即使是舞台上光芒万丈的“角儿”,也是人们眼中下九流的“戏子”,被欺凌是常有的事。有一次,一位卢专员调戏常香玉,她一怒之下从一丈多高的崖头跳下,所幸并无大碍;还有一次,一位恶霸娶三姨太请常香玉唱堂会助兴,因为对所选剧目不满要开枪打常香玉,生性刚烈的她选择吞金抗争,后来还是亲人百般劝说她才同意配合治疗……

新中国成立后,常香玉终于体会到身为一名“演员”的尊严。她觉得这种尊严是国家给的,所以国家遇到难题,自己就要全力支持。

为了捐飞机,常香玉拿出了家中全部存款,还卖了自己剧团的卡车,甚至连孩子的金锁都变卖了,折合成现金40万元,作为第一笔捐款汇入账户。

当时常香玉已经有三个孩子,最大的八岁,最小的才三岁,她和丈夫含泪将孩子们托付给西安保育院,然后带着59名剧团演职人员南下义演。团里的演员大多是香玉剧校的学员,最大的17岁,最小的才9岁,他们带领这帮孩子,半年内走过了六个城市,演出了一百八十场。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义演感动了无数人,一些农民为了支持义演,步行几十公里来看演出;搬运工人听说是义演,坚决不收剧团的搬运费;在广州,虽然很多人听不懂河南话,更看不懂豫剧,演出票却一票难求,甚至有人大半夜排队买票,大家都想为捐飞机出一份微薄之力……

一位女侨胞看完演出后,激动地摘下腕上的手表,对常香玉说:“我爱我的祖国,我也要捐献飞机、大炮,我身上现钱不多,就把这只手表拍卖当作戏票捐了吧!”观众们被华侨的爱国精神感染,纷纷出价竞拍……

1952年2月7日,香玉剧社巡回义演已整整半年,共筹得义款15.27亿(旧币),超额完成了任务。

常香玉的义举激发了无数普通民众的爱国热情,四川省简阳县棉农们发起1斤棉捐献运动,两个月内就完成了捐献两架战斗机的款项;湖南各地妇女捐献了“湖南妇女号”飞机;西安大华纺织厂捐献了“大华职工号”……截至1952年5月底,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共收到捐款55650亿余元,可购买3710架飞机。

1953年春,常香玉又率剧社赴朝鲜一线为志愿军演出,彭德怀总司令接见了常香玉和剧社演员,他称赞道:“常香玉,你真不简单!”

是的,常香玉不简单,作为豫剧界的“顶流”,她有无数经典作品,同时,她心里也有个最大的爱豆,那就是祖国,而她,就是后援会里最铁的粉丝。

猜你喜欢
义演剧社豫剧
五平台联合发起“相信未来”义演活动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希望工程”义演》 教案
戏剧演出
家校共育成合力,传承河南豫剧
冲锋剧社在唐县
豫剧现代化进程分析
教室里的趣事
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推动豫剧文化产业发展
义演十余年,助学百八童
农民工带母亲四处“义演”只为娘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