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地”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2021-04-03 08:46卫征
建筑与装饰 2021年24期
关键词:智慧工地工地项目管理

卫征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 四川 都江堰 611830

引言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革命,但我国建筑业施工及安全管理目前却还停留在较低的阶段。建筑项目工地场地面积较大、工地信息较为琐碎、作业人员众多且流动性大,施工现场建筑安全事故频发,粉尘噪音污染严重,工地安全文明施工管理难度较大。住建部“十三五”信息化发展纲要要求全面建设智慧工地,建筑行业的施工阶段,通过互联网将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汇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汇总统一处理,为工程施工管理提供智能化的管理、监控、决策、和统计分析,从而实现工地智慧化管理。

1 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提升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保障建筑工程质安管理透明化、统一化,在管控项目施工成本和施工项目全面化管理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1.1 完善项目施工规划

在当今施工项目管理中施工规划对建筑项目管理和建筑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科学完善的为施工单位的决策提供参考,能够在施工前期获得相对准确的施工思路。施工方案的分析探究、进度的规划分配、质量安全规范化管理等的规划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人力投入的成本也会相应增加。而通过相应的计算机技术信息化管理则能够缩短时间并在降低人力、物力方面投入,同时对于施工建设单位而言,能够在施工中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管,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1]。

1.2 控制项目施工成本

建筑项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会投入较多的人力、大量的建材和设备以推动施工进度,但这个过程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大大增加施工成本却在某些方面无法达到期望的效果,影响施工收益。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各工序进度安排、人力分配,施工建材上合理采购、保质保量,质安方面及时培训、严抓严控,技术方面精准分析、完善方案等,通过信息化系统对施工项目管理各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提高项目施工成本控制能力。

1.3 加强项目管理全面性

现目前国内建筑项目涉及领域较广、工期长、参建单位众多,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安的完成施工并交付,必须通过各部门、各参建单位的交流沟通和合理安排。施工中某一流程的偏差都将影响整个施工进度,难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通过信息化系统进行分配,合理安排施工步骤和进度,加强施工环节管理,进行有效的质安管理,能够极大程度避免各种意外和偏差造成的损失,保障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高质量施工成果。

2 智慧工地模式与现行管理模式的差异

智慧工地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建筑施工管理新型管理模式。在建筑施工工地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施工项目劳工、进度、安全、质量等进行系统化管控,通过信息化系统将各项管控进行数据化展示、分析,进而实现更规范、合理和准确的总体管理。

建筑施工现行的现场管理主要是通过项目管理人员针对施工需要通过施工经验及相关计算、设计对工程的进度、劳工等进行安排,但这种管理模式对现场管理人员的要求较高、施工较为粗犷,施工过程中常会出现因管理人员经验不足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延误和其他问题,甚至极易发生各类事故。同时由于如扬尘、噪音等获取不易或人工计算无法获取的数据,经常会导致环境污染和噪音污染事件,对施工项目管理、形象产生恶劣影响[2]。

目前国家经济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建筑施工工地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城市不断出现,随之而来的则是建筑行业事故频发、环境污染严重、管理混乱等问题。针对此类问题,住建部“十三五”信息化发展纲要要求全面建设智慧工地。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施工项目人员管控、扬尘治理、项目进度及质安管理、设备数据监测等方面在智慧平台展示,由各部室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后经由主要责任人员下发各项施工指令,从而实现指令的统一、准确和可执行性,避免多人指令不同造成的各项施工问题和难题;在平台对施工现场进行区域规划,明确相关人员,杜绝现场施工存在的推诿、令行不止等难题;利用平台与地区联网对入场作业人员进行实名制管理,核查入场人员信息,可杜绝超龄、违法犯罪等禁入人员入场,减轻管理人员压力的同时实现现场管理的规范化、统一性。

3 施工项目智慧工地模式组成及应用

根据住建部“十三五”信息化发展纲要要求及建筑施工项目特性,总结锦城广场综合换乘服务中心项目智慧工地系统试行管理经验,本文将智慧工地模式主要分为劳务实名制管理、文明施工管理、质安巡查管理、安全监测管理、施工进度管理、技术+BIM管理、生活营地管理七个方面进行阐述。

3.1 劳务实名制管理

项目劳务实名制管理是依托我国现行的身份证件通过制卡的方式将入场人员基本信息录入劳务实名制系统制办个人信息码及门禁卡,进出施工现场需刷卡(或人脸识别)才能通过,现场管理人员可通过扫描个人信息码确认人员入场时间及教育培训等信息,也可通过系统查询人员作业工时等信息。

3.2 文明施工管理

根据成都市相关部门要求及建筑工地文明施工规划,项目引入扬尘监测系统和运渣车监控系统等信息化系统加强施工现场文明监管。通过扬尘监测设备反映出的实施扬尘值及时通过开启项目工地雾炮、喷淋及洒水车等进行降尘,同时也能根据扬尘值降低相关降尘设备的使用时长,可以达到节约能耗、减少设备损耗的目的,践行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节约能源消耗和经济开支。

3.3 质安巡查管理

通过智慧工地质安管理系统,及时对巡检发现的各类隐患和缺陷下发相应负责人,要求整改完善,将施工质安管理透明化。施工项目相应负责人能够通过查阅信息系统了解项目质安管理相关情况,对施工进行合理调整安排,如此既能强化项目管理沟通,又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营造良好形象[3]。

3.4 安全监测管理

通过对现场设施安装具备相应感应监测功能的设备,将相关数据传输至专用监测计算机,从而实现塔式起重机、钢便桥及脚手架等设备设施的相关数据精确化,及时根据相关规范规定要求进行处理。通过具体的监测数据可以准确判断相关设备及安全装置的性能情况,及时进行维修更换,从而保障施工安全。无人地磅的使用还可以做到入场建材的保量和施工用材及成本的控制。

3.5 施工进度管理

根据项目施工工期及单人日常工作量分析,通过信息系统计算施工进度计划及人工投入,进而下发日常工作安排,能够准时的完成工期节点任务并控制成本投入,达到准时、节流的效果。

3.6 技术+BIM管理

BIM建模技术是近些年在建筑领域兴起的新型模式,通过对施工项目进行建模实现仿真效果。通过施工项目各项技术与三维BIM模型相结合,对施工项目进行分析探究,三维立体模型更容易发现施工难点进而进行攻克,避免施工工期的延误。

3.7 生活营地管理

将生活营地管理纳入智慧工地系统是利用劳务实名制系统录入后,根据施工班组、作业时间等进行合理安排住宿床位并准确安排人员,能够确保施工项目的食宿准备合理、充足,避免浪费、节约成本。同时通过在主要通道装设监控系统等手段,方便对生活营地进行管理、准确解决各类人员纠纷,营造安全、稳定的施工生活环境。

4 智慧工地模式实践效果

通过对成都市部分智慧工地模式在建项目管理效果调研分析,智慧工地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项目管理成本、提高文明施工形象、为项目人员营造了良好的生活及作业环境。利用信息化技术及先进设备,将项目管理进行系统化统一,消除项目碎片化、现场管理混乱造成的隐患。降低项目管理人力、物力投入成本,为创建标化工地、优质工程奠定基础,并锻炼了一支科技化管理团队。部分程度实现本质安全化,从根源消除因不可控因素、不合理管控方式造成的影响,规范现场施工。

4.1 提高项目经济效益

通过“智慧工地”这种新型管理模式能够极大程度节省项目安全管理的人力、物力投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降低管理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投入。项目生活营地及施工现场管控有明显改善,项目进度、安全、质量等信息数据均能通过平台准确获得,生活营地所有人员宿舍及床位也能通过系统进行查认,极大程度地降低了项目管理难度,提高了项目进度、质安、文明施工管控度[4]。

4.2 营造良好社会形象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项目管理,系统全面的分配资源,合理分配施工,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教育培训和监控达到项目管理安全稳定、创优争先的目的,为施工单位及项目营造了良好的社会形象。通过智慧工地应用可以达到:

4.2.1 事前预防:可使管理动作前置,实现从事后被动补救到事前主动预防的转变,并实时对事故预警、报警进行处理,防患于未然。

4.2.2 动态管理:施工企业、现场管理人员及其他相关机构均可通过手机app根据授权情况,查看施工现场实时情况并进行监管。

4.2.3 安全分析:通过对现场所采集数据的定性及定量分析,便于管理人员把控工地的施工状态,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4.2.4 安全关注点:重视人-机-环境的关系和本质安全,把人既看成管理对象,又看成管理动力,强化管理的内在逻辑及驱动力。

5 关于智慧工地模式管理应用的建议

对建筑施工领域而言,智慧工地这种信息化管理模式将是未来施工项目管理的主流模式,但该模式受限于建筑行业作业人员教育水平、信息化软件设备不足等的制约,同时该模式目前存在经济投入较高、回报较缓的问题。

建筑项目在作业队伍选择时应提出技能水平要求,同时要加强作业人员教育培训力度,推动作业班组接受新技术、新方法,方便项目日常管理。

现目前与建筑行业接洽的信息化设备、系统较少,总体发展程度及软件设备适配率不高,项目智慧工地系统需要要根据现场实际进行搭配并及时调整。

建筑项目在组建项目管理团队时应引入有信息化管理经验的人员,带动项目团队进行智慧工地系统的选择、接洽和应用,及时根据地方政策要求作出相应调整[5]。

6 结束语

建筑行业施工领域广、作业单位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企业形象,必须在建筑施工的各个阶段、各项工序进行深入的分析、准确的把控,日常做好有效沟通和安排。通过智慧工地系统的应用,能够做到施工项目简单、准确、有效的管理,节约各项人力、物力成本,优化文明施工和质全管理,进行完善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施工管理质量,培养高水平的信息化管理团队,打造企业良好形象。

猜你喜欢
智慧工地工地项目管理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工地上的一对夫妇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波比的小工地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互联网+下的建筑工程企业项目管理发展探索
智慧工地概念下如何做好房地产施工管理工作
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系统在高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热闹的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