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信息化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中的相关应用

2021-04-03 08:46章梦杰李辉
建筑与装饰 2021年24期
关键词:装配式图纸构件

章梦杰 李辉

浙江安居筑友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1411

引言

预制装配式建筑是指利用预制构件,在建筑工程中进行装配而成的建筑。预制装配式建筑相较于传统建筑而言,具有对施工的气候影响小、建筑程序小、建筑成本低的特点。在信息化背景下,预制装配式建筑从前期准备、到后期的安全监管都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程的科学性。因此,有必要对信息化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中的相关应用展开讨论。

1 信息化技术与预制装配式建筑

在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预制装配式建筑必不可少。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的生活已经成为现代的主流趋势,而信息技术主要依托计算机,对建筑工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以及监管内容进行采集和处理、加工和存储[1]。在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下,将信息化技术有效应用于预制装配式建筑之中,可以有效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建筑工程的科学性和低碳环保性。由于信息化技术的介入,建筑图纸的测试会更加便捷,建筑图纸的实际性能也会有所提高,而且整个建筑的质量和效率也会有所提升。预制装配式建筑简单来说,就是将建筑物进行拆解,再利用工厂工艺等进行批量预制生产,有效运送到工程所在地进行安全组装的一种过程。对于传统的建筑行业而言,预制装配式建筑更符合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而且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工作程序比较简单,可以快速提高整个建筑的工作效率。预制装配式建筑在进行组件和现场施工的过程中,也会有效利用传统的一些浇筑技术工艺进行结构性的稳定嵌固,这样一来,预制装配式的建筑安全性能也可以达标,整体质量有所保证。随着我国建筑的工业化发展,传统的建筑模式已经落后于新时期的发展步伐,通过信息化的介入,既可以确保整个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生产效率,也能通过与建筑工业化的结合,改进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有效降低建筑行业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资源消耗,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

将信息化技术和预制装配式建筑进行有效结合,可以让整体规划更具有科学性。利用信息化技术选择现代化建筑材料,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工厂的规划科学性,而且在采购材料之前,信息化技术也可以有效分析建筑的种类,对相关产品的材料进行选择和定位,结合市场需求,制定总体的建筑规划,避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成本。而且,信息化技术和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有效结合,也可以让整个工程建设更自动化,材料的制造不再存在与施工现场,而是存在于工厂车间,自动化的材料制造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能降低工程建设对环境的污染。

2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价值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当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促进预制装配式建筑以及相关构件生产效率的提升,推动生产流程的科学化发展等。

2.1 有助于提高生产计划的合理性

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的生产当中,不仅可以保证生产图纸、物料清单以及其他信息与数据的准确性,还可以为生产中的技术交底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同时也可以为合理进行生产安排提供依据。此外,在生产前的准备阶段对信息技术进运用,可以提前排查生产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异常,进而可以对计划、执行、检查与处理的循环管理模式进行充分应用。

2.2 工程设计出图阶段对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工程设计出图阶段对信息技术进行应用,能够对图纸中的各项要素进行必要的深化与拆分,主要包括图纸、文件以及表格信息等,并可以利用数据传输的方式将这些信息传送至服务器,之后再将数据转变为可被机械识别的信息,再将其应用在生产阶段。这样,只需要控制机械生产程序,就可以实现自动化的生产,并可以对人为误差进行有效降低。

2.3 可以对实际的生产动态进行实时监控

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的生产过程由多个环节所组成,且各个环节都会影响正常的生产过程。而通过对信息化技术中,能够实现对各个生产环节的实时动态监控,并可以将监控内容及时向管理人员进行反馈,这样可以有利于保障生产的质量与效率。

2.4 可以使自动化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将信息技术应用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中,能够对实际的生产情况、效率等,进行自动的总结,以便可以更好地进行生产管理。在进行建筑构件生产时,信息化控制系统能够对相关的信息与数据进行自动保存,例如预留洞口、构件尺寸、生产工时等数据。此外,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不同类型构件、不同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数据分类统计与总结,以便为后续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

2.5 有助于规范化生产程序的建立

尽管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的种类、形状多样,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给实际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但如果可以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中实际的预制装配构件的生产过程中,并对相应的控制系统进行安装,就能够在生产的源头对生产程序、流程等,进行数字化控制,进而能够对实际生产效率进行保障。在进行生产时,机械设备所能够读取到的信息是数据化的文件,因此可以对构件的精确度进行更为严格、有效地控制。这样就使整体的生产过程,打破了模数化所带来的限制,进而也对个性化设计与规范化生产之间的矛盾进行了有效解决,使不同种类的构件都能够保持高效的生产效率,进而可以为建立规范化生产程序的建立提供了便利条件。

3 预制装配式建筑中信息化技术应用存在的不足

在现代化技术的推进下,使建筑企业逐步向建筑工业化的趋势进行发展,因此这使装配式建筑构件的生产工厂、加工工厂的数量与规模也在不断地增加。但现阶段,预制装配式建筑中的信息化技术应用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3.1 工厂规划缺少应有的科学性

造成工厂规划缺少科学性的主要原因在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的种类具有显著的不确定性。因此,在建立预制装配构件工厂前,应对所生产的产品种类进行必要的选择与精准的定位。而为充分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建厂前对整体预制装配式建筑市场进行彻底、全面以及深入的调查,以便更好地认清整体的市场环境与形势,从而使所产品更加贴合市场的实际需求,这样才会使企业真正的扎根于市场,并在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但现阶段,大部分预制装配企业并没有在生产前进行必要的市场调查,也没有根据市场的具体需要进行生产规划,导致工厂规划缺乏科学性。

3.2 生产机械化的程度偏低

现阶段,一些预制装配生产企业只是简单地可以进行工厂化的生产,但其机械化程度却偏低,甚至还有部分工厂没有实行机械化的生产。对于当前的生产技术与条件而言,进行预制装配建筑的工业化生产是极为简单的,但一些企业却错误地将工业化生产理解为,只是将原本工地上的现场操作转移到工厂完成。但这种方式,只是对工作地点、环境作出了简单改变,却没有在根本上对生产的效率进行提升,生产方式仍较为传统,生产机械化的程度偏低,进而导致产品的生产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3.3 自动化生产并没有完全实现

当前,已有部分预制装配建筑的生产企业,实现了产品工厂化与机械化生产,但却没有完全实现自动化的生产。如果能实现预制装配建筑的自动化生产,能够使建筑构件的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升,还可以对产品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并有利于降低劣质产品出现的概率。但当前依然有建筑生产企业忽略了自动化生产,这严重阻碍了建筑生产技术与工艺的进一步发展、创新。

3.4 信息化技术的运用程度偏低

当前,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的自动化生产线已经基本完善,将其投入到实际的生产活动中,不仅可以对生产场所进行规范化管理,还能够使生产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并对生产资源投入进行合理化控制,同时还对产品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现阶段,一些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的生产工厂,其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程度偏低,进而导致产品的生产效率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4 信息化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

4.1 在订单前期准备中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可以有效应用于订单到前期准备阶段中,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从建设项目的接洽到建筑合同的签订,信息技术都可以参与。而且信息技术在全程参与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施工组织的情况、项目的整体情况进行具体评估,结合评估结果制定科学的资源调配计划,选择合适的组织计划和施工方案。在订单前期准备中,信息技术也可以为图纸的设计进行参考,设计人员可以根据相关图纸要素,利用信息技术中的数据库,将相应数据和图纸、表格、文件等传输到计算机中,运用数据转换技术产出图纸,以供设计人员参考。而且这种图纸的制作程序可以避免人为计算产生的建筑误差,设计人员只需要将设计理念融入图纸中即可。在图纸分析之后,信息技术可以将图纸信息与施工组织信息进行深入分析,按照规定的计划开展施工建筑流程。信息技术可以在传统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合理地安排生产计划,通过订单的方式采购物料[2]。

4.2 在施工组织和控制中的应用

在施工组织和控制阶段,信息技术可以对分解后的图纸进行整理,采用数据信息的方式,将图纸中的相关数据传输给服务器,让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接收相关信息,展开合理的布局,对施工进行科学的组织和顺序安排[3]。信息技术也可以深化设计的数据,对图纸和技术资料、物料资料和相关构件资料等进行科学分析,传输给加工车间,严格按照信息技术提供的相关生产计划安排工作日程。这样一来,整个组织工作可以更加有序,预制构件的成品也可以根据实际计划合理运输。信息技术可以参与到现场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可以接受信息技术的相关进度、数据和进度要求制定科学的车间供货计划,由信息技术将供货计划传递给加工车间,加工车间在接收到相关信息之后,合理考虑相关物料的堆放和发货顺序,整个过程都在信息技术的可视化下完成。

4.3 在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信息技术也可以用于工程的全流程管理之中,将现场建筑的相关信息快速传递之后,由设计者和相关工程管理人员共同制定下一阶段的建筑施工目标。工程管理人员可以结合信息化的控制系统,对生产时的机械设备进行数据格式读取,同时也可以对预制装配式建筑中的人力资源、建筑进度、建筑材料的使用、建筑时间等进行多项管理,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和管理,让整个管理和现场施工串联起来。而且信息技术也可以对现场进行虚拟仿真施工,根据现场施工时遇到的问题进行合理反馈,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地做出判断和决策,让整个生产过程更加安全,减少建筑工程操作的失误。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需要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平台,研究信息技术与建筑行业的融合方式。通过前期的建筑设计、中期的物流装配、后期的运营管理等多方面融合信息技术,使建筑行业整体趋向动态化、工业化、智能化。

猜你喜欢
装配式图纸构件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浅谈汽车线束产品图纸管理
看图纸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模具图纸在全生命周期内的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