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蔬菜生产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04-04 09:08杨福强杨鸥向琳娜王慧颖林佳福
长江蔬菜 2021年11期
关键词:农艺机械化农机

杨福强 杨鸥 向琳娜 王慧颖 林佳福

导读:结合湖南蔬菜生产机械化的实际情况,指出了湖南蔬菜生产机械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加强政府组织引导和政策支持,提升农机农艺结合水平,培养高素质农业技术人员,创新蔬菜生产机械化的社会服务模式和运行机制,实现蔬菜基地和配套设施的宜机化等方式提高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

蔬菜产业是湖南省的第一大农业产业,近年来湖南蔬菜生产规模稳步增加,对助力乡村振兴有重要作用。2018年,湖南省蔬菜播种面积126.50万hm2,产量3882.06万t,总产值达1036.80亿元[1],占农业总产值的38.92%。湖南省蔬菜产业规模较大,但其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如菜农老龄化严重、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等,蔬菜生产的机械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蔬菜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改变传统的蔬菜生产方式,不断提高蔬菜生产机械化程度,能有效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增加菜农的经济收入,增强蔬菜产业发展的后动力[2]。

根据《湖南统计年鉴》统计,2018年湖南省农业机械总动力6338.57万kW,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总体较低,与国内其他省市相比处于中下游水平[1,3]。蔬菜生产机械化发展呈现区域化不平衡,如长株潭地区、环洞庭湖区机械化程度相对较高,湘西、湘南受地理条件限制,机械化水平低;叶类菜生产机械化程度相对较高,瓜果菜类机械化程度低[4]。蔬菜生产机械化主要集中在土壤耕整环节,育苗机械、栽植机械、植保机械、采收机械少,机械化水平低,部分地区逐步开展工厂化育苗、水肥一体化、无人机植保等技术的应用。速生叶类蔬菜生产方面,林佳福[5]根据湖南省蔬菜生产现状,率先在长沙开展基于全程机械化的蔬菜周年生产模式探讨,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有利于叶类蔬菜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2019年,长沙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从机械选配设计、农机农艺融合、智能物联网技术方面开展速生叶类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研究,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对叶类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但湖南蔬菜生产机械化等诸多问题需要逐步解决。

1 蔬菜生产机械化面临的问题

1.1 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低

湖南省蔬菜生产总体机械化水平较低,不同环节存在一定差异。工厂化集中育苗机械应用率低,不足10%。蔬菜生产中土地耕整环节已基本实现机械化,几个主要的蔬菜生产基地耕整地机械化率在90%以上[3]。瓜果类蔬菜管理精细,有些蔬菜需要整枝、搭架、绑蔓等农事操作,机械化程度低;叶类蔬菜机械化程度相对较高,环洞庭湖区大白菜、甘蓝、菜薹等生产已使用直播机、移栽机。部分蔬菜采收机械也开始应用于生产,主要集中在根茎类蔬菜。茄果类和叶菜类蔬菜机械化程度较低,仍以人工采收为主,而采收是蔬菜生产中最费时费工的环节。湖南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低主要原因是蔬菜种类较多,种植模式,采收标准不一,缺少相关农机或相关农机使用效果不好,质量差;同时,不同蔬菜也不能采用统一的机械进行生产,部分蔬菜不能一次性采收。

1.2 农机、农艺结合不紧密

农机、农艺和设施结合不紧密是制约蔬菜生产机械化的难点[6,7],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也逐渐重视农机与农艺融合,促进蔬菜生产机械化[8]。蔬菜生产注重蔬菜的产量和效益,机械化注重的是工作效率,蔬菜生产机械专一性较强,对蔬菜栽培的密度、株行距、高矮等要求比较严格,加之湖南地形复杂,蔬菜种类多,蔬菜栽培模式多样,难以统一标准,致使农机与农艺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农机和农艺配合不紧密造成相关农机设备不适合蔬菜生产实际,农机使用困难,机械化推广难度大。因此,在蔬菜生产中,不但要农机与农艺配合,还要根据农机的特点调整农艺。

1.3 从业人员综合技术水平低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许多有一技之长的年轻人外出务工,蔬菜从业人员逐渐减少,且文化水平低,劳动力素质整体下降。随着蔬菜生产基地和合作社的不断增多,蔬菜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种植技术也有一定提高,但仍面临着专业技术工人缺乏、蔬菜种植从业人员老龄化严重的问题,蔬菜生产很大程度上依靠传统的种植经验,从业者对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新装备的接受和操作能力不足,加之相关的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不健全,蔬菜种植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

1.4 农机购置价格高,配套不统一

现在湖南的蔬菜生产设备中,中低端机型较多,高性能机械少,且主要集中在耕整环节,同时现有的高性能机械设备价格高,有些需要从国外进口,操作水平要求高,维护成本高,普及难度大,影响了蔬菜生产的机械化进程。

不同生产环节之间农机的配合程度不够紧密。蔬菜生产的标准化需要从整地施肥、起垄覆膜、播种定植、田间管理、采收储藏各个环节出发,统筹考虑,不但农机、农艺之间要紧密结合,在农机选型配置上也要相互协调,采用统一的作业标准,形成整个蔬菜生产全程标准化作业。

1.5 农田基础设施和栽培设施设备落后

近年来,湖南的蔬菜基地建设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建设了一批绿色高效示范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蔬菜基地重点区县等,但部分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和相关栽培设施落后,限制了农业机械的使用和推广。如许多蔬菜基地机耕道缺乏或细窄,沟渠设置不合理,田块小,土地不平整、大棚(温室)不标准等不适合相应农业机械的使用;部分基地经过多年改造和建设,设施有了明显的改进,修建了机耕道和沟渠,建设高标准农田,建造大棚(温室)等,但是没有充分考虑蔬菜生产机械化的发展需要,缺乏总体的合理规划,造成农机进出不便,掉头转向困难。

2 发展对策和建议

2.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农业新装备、新技术的研发

蔬菜产业的机械化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政府部门依据当地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发挥政府的杠杆作用,制订相关的政策措施,进行综合调控,指导相关科研单位、生产基地的研究和生产发展方向,加大支持重点区域性和其他自主性蔬菜生产的机械化设备研发力度和推广力度,增加购机补贴和高标准基地建设补助,不断推进蔬菜生产的现代化和信息化进程。

科研院所和农机企业要开展广泛调研合作,根据湖南省农村经济发展条件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结合蔬菜生产实际需求,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以优势特色品种为突破口,综合考虑区域的差异性,结合不同蔬菜生长特性,优化机械结构设计,引进和开发设计满足湖南省蔬菜生产现状需求的实用性农机设备,制造更加适合蔬菜生产使用的各类型机械设备,减少蔬菜生产中的损耗,提高蔬菜机械化水平。

2.2 促进农机农艺集成创新,开展现代农业装备研究应用

农机、农艺和设施的有机结合是实现蔬菜生产机械化的重要方式。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多部门、多单位联合攻关,培育适合机械化作业的蔬菜专用品种,探索适合机械化作业的蔬菜生产栽培技术和模式,研发适合蔬菜机械化生产的农机设备和栽培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设施,创新农机、农艺和设施融合机制,制订农机、农艺设施融合标准,探索农机、农艺和设施融合新模式。

采用现代农业装备开展蔬菜智能物联网栽培技术研究,适时监管蔬菜生产过程中的光照、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土壤湿度、地温、土壤肥力、病虫害等,建立蔬菜生长档案数据库,并以相关档案数据为基础进行挖掘和对比,建立蔬菜栽培管理专家系统和智能模型,提高蔬菜生长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程度。结合蔬菜资源网络平台建设、无人机植保技术研究、水肥一体化技术等,实现蔬菜生产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

2.3 注重技术人才培养,提高农业技术从业人员素质

湖南省蔬菜科研实力较强,蔬菜栽培技术的推广使其种植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农业人才队伍建设体系不完善,基层蔬菜生产技术缺乏。政府部门应当制订农机人才培养计划,出台相关人才培养政策,建立完善的蔬菜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培育一批有文化、有志向、懂农机、懂技术的农业科研人员、技术推广人员、合作社和生产技术人员,降低蔬菜生产风险,提高蔬菜生产效益,为蔬菜生产的机械化和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2.4 创新农机服务模式,探索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新机制

发展和完善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社会服务模式和运行机制是推进蔬菜生产机械化的重要手段。从农机的研发、机械选配、相关栽培技术研究等方面出发,探索蔬菜生产全程计划关键技术。依靠农业科研单位和农机企业的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研究和试验成果,依托蔬菜生产示范基地,通过成立专门的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农机合作社,为从事蔬菜生产的基地提供生产技术指导、订单作业、生产托管等,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开展高效便捷的蔬菜生产农机服务和技术指导,解决相关农机价格高、推广难、从业人员缺少技术支持的难题。

2.5 推进宜机化基地建设,建设高标准蔬菜基地和栽培设施

蔬菜生产机械化离不开种植的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尤其是蔬菜种植的标准化[9,10]。蔬菜生产基地要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建设高标准农田,增加地块面积和平整度,机耕道、沟渠建设也要考虑农机使用需求,改善农机作业配套设施条件,提高蔬菜生产基地的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建设宜机化蔬菜基地。蔬菜生产设施对反季节蔬菜生产和病虫害防治具有重要作用,反季节蔬菜价格波动小,产值效益高[11],棚室建设需综合考虑适合机械化作业、抵御冰雪雨水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开发适合机械化作业的标准化设施,扩大设施蔬菜规模,建设高标准蔬菜生产大棚和温室,推进设施蔬菜生产机械化进程。

猜你喜欢
农艺机械化农机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农机需要农艺“标准”,农艺需要农机“灵活”——2021国际农机展不容错过的果蔬茶机械化论坛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不一样的农机展
14份蒌蒿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及营养成分评价
90团举办初级农艺工培训班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