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指导学生习作教学

2021-04-06 14:03张景芳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教学经验写作教学小学语文

张景芳

摘 要:有人说,“作文好比登山,途中实在太艰难。”确实是这样。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学会“我以我手写我心”。只要学生有事可叙,直言其事;有感可发,直抒胸臆,坚持动笔就行。这是符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的。如果养成多读书、细观察、勤练写的习惯,那么作起文来,断不至无话可说,无从下笔。

关键词:小学语文 写作教学 教学经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这就是要求习作要达到“我手写我心”“以心写文”。以上这些要求对于学习做人的儿童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从长远看,他对于开启一代真、善、美的社会风气、净化人文环境,培养做人的基本素养也是十分重要的。作为一名从事多年语文教学的老师,要让学生明确写作的目的:“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那么,如何让学生学会有创意的表达,使习作成为孩子们心灵的乐园,并能通过习作激励学生展示自我,传递信息,交流情感,驰骋想象,憧憬未来呢?下面,我从四点来谈我的习作教学经验。

一、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要学会“摄像”

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情况,教师应引导他们去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了解周围的世界。告诉学生:你的眼睛,是最灵敏的高科技摄像机,它可以看到最具细节的地方。每个“摄像机”摄取的角度不同,内容也不一样。因此,多角度地看,并以一种愉悦的心态融入其中,去细致观察,尽情享受,并真实记录,这样,积累的素材也会无意地增加。如去让学生观察春天里的泡桐树。当孩子们仰望着高高的泡桐,它的花还未开放在枝头,只看到一串串的花骨朵缀满枝头。孩子们充满想象的语言,便从嘴里一个个蹦了出来:有的说,像一串串葡萄;有的说像一串串风铃……下了课,带他们去看一朵很普通的月季花。学生在习作中写道:“它的颜色是粉红色的,一层一层的花瓣,很自然地包裹著花蕊;它闻起来好香啊……”这里,我们要做的是:除了指导学生看花的颜色、花瓣的形状外,还要引导学生看更多不易看到的地方:看一看花瓣上浅浅的纹络,绿色的带刺的花托,柔嫩的花蕊,花蕊的颜色,以及新开的花儿和枯萎的花儿之间的区别。鼓励学生“观物之微”,且努力发现事物与众不同的地方。长此以往,便会练就学生认真细致“看”的能力。

二、耳朵听世界,让耳朵学会“录音”

在这里,我们老师不应忽略了“听取素材”的指导,要引导学生认识“耳朵”的重要性,调动学生学会“倾听”。如布置有创意的练笔活动:根据声音去想象一篇作文;如想象习作小练笔《鸟的天堂》里一只画眉鸟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及其他众鸟的叫声)可播放《百鸟朝凤》的录音,让学生去听,去想象……或带领学生到市场,让他们如实记录生活热闹繁杂之音;带领他们走进大自然、走进金水沟,倾听大自然呼呼的风声;静听小雨淅沥、大雨哗哗、知了声声、蛐儿歌唱……这才是“原汁原味”的生活。

三、触摸并感知,让双手、鼻子学会“复印”

除了看和听,摸和闻也是认识事物的有效方法。鼓励学生去摸摸春天里的各种树叶,如柔柔的不扎手的松针,让他们感受生命的轻柔;摸一摸老榆树的外皮,去感受岁月的沧桑;摸一摸蠕动的春蚕,去感受生命的灵动;摸一摸乌龟、蜗牛的房子,去感受动物的神奇……用手摸,也是一种实践与创造。人说“十指连心”,没有十指的探索,心又怎会波澜涟漪呢?鼓励学生去闻闻花的芬香,泥土的清新、雨水的尘埃、阳光的味道……学生一定会感到,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美好的东西。学生在马上放学时,会闻到炒菜的香味,告诉孩子:那是家的味道,那是妈妈爱的流露,在不经意间,孩子学会了感恩。

四、用心用情,让心灵学会“感悟”

“无论外界的事物或是内心的变化,都照当时所感受到的写下来,这正是记叙文的任务。”(叶圣陶)当那么多的生活感受在学生心理积淀下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感悟。悟的过程是灵感的升华,是精粹的沉淀。让课堂安静下来,再静下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清理,哪些是自己要用的,哪些是暂时不用的。然后将素材作以整理。在这里,老师要指导、帮助,让学生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说出最具有生命的语言!瞧!好多鲜活的句子:“习老师像头大象”;“风亲了我一下,害羞地逃走了”;“我是一只老鼠,作为生命,和人类是平等的”;“我想飞,面对考试,我看着试卷,感到薄薄的考卷却使我不能振翅”……的语言。当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发生疫情后,学生在习作中真实地写道:疫区的小朋友,此刻,假如我能长出一对翅膀,我一定会飞到疫区,给你们送去温暖和幸福,带去食物和水,帮你们打败病毒,一起战胜困难……单凭这样的话语,那么,我有什么理由不相信我的卓雅学子具有仁爱之心呢?更有什么理由不相信祖国的明天会更美好呢?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内藏乾坤,以培养作家为己任,显然不切实际,但如果我们的努力可以使我们的卓雅学子抓起笔便直抒胸臆,用文字来展现一个立体的自我,这将会为我的教学生涯带来一生的慰藉。就正如:让学生经历开放的作文过程,全身心地投入体验,因为真情流露的文字是最打动人心的。一个孩子在作文中写道,“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来,它悄悄地说:‘世界真美啊!”我听到了世界里的阳光在歌唱!我的卓雅学子们,你们的习作一定会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变成铅字,完成你们的小作家梦!我们一起加油!

参考文献:

[1]何红花."如何使学生习作富有个性化." 课程教育研究 .10(2020):83.

[2]牟明才."怎样指导学生把习作写具体."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10(2019):105.

[3]宋宝兰."让学生爱上习作——小学语文习作指导策略漫谈." 华夏教师 .20(2019):50-51.

(陕西省合阳县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经验写作教学小学语文
善用习题,丰富数学活动经验
双钢琴演奏与教学初步探索经验谈
构建桥梁,走进高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