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研究

2021-04-06 14:03陈枭丽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家国语文课程情怀

陈枭丽

摘 要: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每个人的生命都与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家国情怀教育是《语文课程标准》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培养家国情怀的精神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践行的责任和义务。本文以初中语文教学为研究对象,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进行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家国情怀教育

在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从个人层面上说,第一个应该培养的价值观就是爱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中指 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而家国情怀又不仅只是爱国,它包含的精神内涵极其丰富,需要学生从小开始学习。对于初中生的家国情怀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得到相应的重视。

一、加强初中生对家国情怀的认知

家是人生开始的地方。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国是人生理想的源泉。情怀是一种感情,一种寄托,一种希望。所谓的“家国情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其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其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这是一种非常宏大的价值观,对于十几岁的初中生来说,由于年龄尚小,阅历尚浅,所以对于这种精神层面相对较高的思想内涵,学生很难理解,以至于我国初中生相对比较缺乏家国情怀。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提到家国情怀时,应该向学生阐明家国情怀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爱国,它需要个体本身将个体与国家联系起来,形成共同体。这种人文思想在《岳阳楼记》中体现的非常精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一种大任担当,已经不仅仅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知识可以决定的,还有价值观——博爱、担当、责任、格局和胸怀,它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可以达到怎样的高度或者会成为怎样的人。所以要求教初中语文的教师在教学时,格局要大,不应困于教材课本上的文章。

二、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的教育

(一)在古诗文中加强家国情怀的感知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此诗叙述作者(杜甫)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此诗抒发的情怀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的情怀基本一致。也表达了作者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写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痛诉自己的亡国之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描写了自己“了却君王天下事”的人生理想无法实现,只能“醉里挑灯看剑”的悲凉现实,抒发 了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非常多的爱国诗人以及爱国主题的古诗文,教师们可以根据教材,在教学中重视强调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既可以让学生了解诗人当时自己与国家的关系,又可以让学生深刻自己的家国情怀。

(二)将家国情怀映射到实际生活中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学习语文知识绝不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或者背诵千古流传的名篇,在学习中,教师们应重视教材内容背后,作者和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精神,并且让学生理解并内化其精神。

例如,温家宝在2010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开场白中引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强调“我将以此明志,做好今后三年的工作”。此句表达出温家宝总理极富家国情怀、勇敢负责、为人民群众利益不惜万死的坚强意志与决心。此决心与屈原所表达的思想精神完全吻合,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时,除了教会学生明白句意,理解了思想感情之后,一定教会学生如何去运用。它可以体现在国家遇到困难时,人们的反应。去年的疫情就是非常好的例子,非常多的医生护士军人等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第一时间赶往一线救助患者,还有无数的无名志愿者,在这次疫情中,都表现出了极强的家国情怀。无论是在作文的训练中还是在日常的交流中亦或是在面对一个新闻事件时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表达能力以及处理能力,除了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水平之外,更多的可以看出学生的精神水平。教师也不用急于求成,精神层面的东西短时间内很难有效果,但只要在学生心中种下那颗家国情怀的根,那么无论人在何处,心永远是属于国家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家国情怀绝不只是名篇中的文字书写,它是中华儿女心中的精神归属。初中生正处在单纯和成熟的转折点,这个时候的教育尤为重要,而初中语文教师要立足于课文担负起家国情怀的教育重任,激发学生对祖国的深切热爱之情。让新一代学生成为以后祖国的支柱!

参考文献:

[1]张成斌.初中语文古代边塞诗的德育功能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49):29-30.

[2]杜文平.西部乡村青少年家国情怀教育策略研究——基于中学义务教育实践的角度[J].教书育人,2020(34):10-11.

[3]王淑虬.以德育之根 固家国之情——初中语文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J].新智慧,2020(32):3-4.

(贵州省仁怀市龙井镇龙井中学)

猜你喜欢
家国语文课程情怀
家国情怀的乡土文化“软着陆”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谁咬得更厉害
没有情怀的司机不是好交警
少女情怀总是诗
黑白情怀
初恋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