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教学与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融合

2021-04-06 14:03李贤甫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李贤甫

摘 要:社会的发展促进课本内容的不断更新。现阶段传统的授课方式存在许多的瑕疵,部分问题不仅会阻碍课堂发展的脚步,还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一定恶劣的影响。除了课堂教学,数学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不仅要重视课堂上的知识掌握,还要与课后的实践相结合,以此提升学生各方面的数学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阶段性教学与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阶段性教学与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融合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加深知识记忆理解、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小学数学教师斟酌采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阶段性教学;制定详尽教学计划;重视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传统授课方式在现代课堂中已根深蒂固,在课堂前准备什么样的预习任务,课堂中应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课后结合什么样的练习实践,这些问题都桎梏于传统教学方式之中。若小学数学教师不加以改进,数学课堂便难以有很大的进步。现阶段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教学内容有了很大的更新,若教师在课堂中不突破思维、创新教学方式,便无法形成好的教学效果。在本篇文章之中,笔者结合自身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经验,对阶段性教学与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融合进行了一番探讨,并提出以下三点建议。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为各位小学数学教师带来一定的教学帮助。

一、制定详尽教学计划

在课堂教学中许多突发问题都是教师无法提前预料的,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除此之外,制定一份详尽周全的教学计划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一部分是课本中没有的,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扎实的知识储备。当教师对于教材完全掌握后,无论学生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教师都可以用完备的回答为学生解决疑难。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倍数与因数”这一部分内容时,我在教授这一部分知识内容时会先让学生提前预习并明确本章内容的教学目标,不仅要让学生通过数学教材了解怎样计算一个倍数的几倍,还要采用其他的方式,比如画图,去理解倍数的相关实际问题。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动脑能力可以得到很大的锻炼。在数学课堂中,数学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倍的认识,还要在课堂开始之前准备相关知识拓展内容,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各章数学知识的内容是密切相连的,在知识的拓展中,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得到极大扩充的同时,也为后续本章内容更深层次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往往都是教师根据教材向学生源源不断输出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虽快速,但这样的课堂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在课堂中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无论是语言活动或是肢体互动,在教师的调动下,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可以得到显著的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重视。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分数的意义”这一部分内容时,我通常会让学生在课堂开始之前先针对这一部分问题进行预习,并在预习的过程中找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在课堂开始后,教师不要急于向学生解答,在课堂中弱化教师的作用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新知识的教学课堂中通过自己的探索,结合教师的辅助来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我通常会采用一位学生提问另一位学生解答的教学方式,在學生进行解答的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辅助,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自主的思考,逐渐摆脱对于教师的依赖,以此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的课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除了制定详尽教学计划、重视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是阶段性教学与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融合中的有效方法。传统的教学方式普遍使课堂呈现较低沉的气氛,这样的课堂无法吸引学生对于知识的强烈兴趣,这就需要教师针对课堂问题进行有效改进。小学数学课堂中可以结合动手能力较强的课堂环节 让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手脑结合,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轴对称和平移”这一部分内容时,学生活跃的思维需要气氛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在课堂中应用一定的教学方式,使课堂呈现活跃的教学氛围,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围绕课堂主题进行研究探讨,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任务之一。这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学生判断出众多图形中哪一些是轴对称图形,并找出轴对称图形中的对称轴。我会将剪纸游戏与本章内容相结合,让学生提前准备彩纸和剪刀,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中裁剪蝴蝶、灯笼、雪花等剪纸图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轴对称等相关知识。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剪纸类的游戏往往存在极大的兴趣,这样的教学方式也是娱乐化教学在课堂中的有效应用。在玩耍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知识,还可以较好的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总而言之,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应用阶段性教学的教学方法。数学知识不仅需要教师通过教材讲解来向学生展示,还需要教师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特点选择合适的创造性教学方式应用于课堂之中,为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中提升数学成绩提供机会,让学生全方面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宏伟.小学数学课堂高效模式的创建与反思[J].华夏教师,2015(07).

[2]王德学.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才智,2013(13).

(四川天府新区大林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