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五年级数学计算错题成因及对策

2021-04-06 14:03卢艺娟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计算小学数学对策

卢艺娟

摘 要:数学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学科,其中涉及大量的计算内容。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与其数学素养的发展有着直接联系。并且,小学生因学习方式、知识水平等原因,在数学计算上容易出现错误,导致学生不愿开展数学计算,也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一定的打击。对此,下文对于小学生数学计算问题出现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学生解题正确率的相应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错题成因;对策

引言: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尚处于成长阶段,逻辑思维、知识经验等还存在一定不足。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可能因认知、粗心等导致错误,影响其计算的准确。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结合学生错题情况深入分析,教会学生正确的计算方式,引领学生在错题中总结学习经验,转变学生以前数学学习的态度,正视错题在学习中的作用,将其作为重要的学习资源,实现自身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也达成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小学五年级数学计算题错题成因分析

在五年级数学教学中,计算内容较多。其中,包含小数乘除法、简易方程等。学生计算过程可能出现不同类型错误,需要教师结合学生错题,确定其计算出错的原因,并制定解决方案,引导学生针对具体的错误改变学习方式,不断提高计算效率。总体分析,五年级小学生在计算方面错题成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一)计算习惯方面问题

部分学生在做计算题时,读题过程不细心;部分学生计算习惯不好,忽视运算律的运用,凭借主观臆断展开计算,导致计算出现错误;部分小学生喜欢口算,直接将自己的口算结果书写;部分学生不会自觉进行检查,得出结果后就结束计算。上述不良计算习惯都有可能出现计算错误。因此,需要结合真实问题有针对的指导,以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着手,帮助其改正不良学习习惯,提高计算能力[1]。

(二)计算知识方面问题

小学生对计算知识的掌握和其运算的正确率有直接关系。部分学生在口算时可能出现失误。当做题时间较为紧迫时,常常会出现口诀应用错误的情况。或者是因算理未能有效掌握,导致错误。

比如:当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错误,就可能导致计算错误。(20+4)×25=20×25+4×25=500×100=50000。在解答本题时,学生可能会受到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负迁移影响。在计算的过程中,容易将运算符号全部写为乘号。

(三)缺乏错因分析意识

在实际教学中,总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你告诉学生数学题做错了,他会立刻将原本的做法擦掉。即使只是最后一个步骤错误了,学生也不会思考到底错在了哪里。在第二次解答时,可能会因为步骤等问题反而出现更多的错误。基于此,教师要培养学生错因分析这一意识,在教学中对学生出错的地方进行适当的引导,带领学生展开深入思考,也使学生在不自觉中学会解题方式。

二、小学五年级数学计算错题解决对策

(一)培养学生计算习惯

为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计算习惯,在教学过程,教师应结合学生错题,展开深入分析,帮助学生克服不良的计算习。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阅读题目时需要仔细;第二,计算过程注意书写规范;第三,按照正确的计算步骤,完成计算,并养成验算的习惯。第四,注意思维定式产生的影响。因此,在感知计算题时,通常会受到熟悉部分、便于计算等部分的刺激,將运算律忽视,干扰其计算结果。对此,为帮助学生对于相似知识点进行准确区分,需要注意思维引导。

如:在“小数乘法”相关计算问题讲解阶段,可能出现2.5×0.4=1这样的算式。当学生计算2.4×0.5这个算式时,可能受到上述思维定式的影响,直接将结果写为1。结合错题分析,需要教师高度关注学生解题习惯培养的同时,重视其思维引导,让学生突破思维定式的影响,看清问题,正确运用运算律进行求解。

(二)帮助学生理清计算知识

五年级数学中,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等问题属于学生计算易错部分。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计算错误,教师需展开相应的练习活动,以不同方式组织学生开展强化训练,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同时,学生计算的准确程度也会出现明显的提高。

在小数除法相关计算时,部分学生对于计算方法的掌握不扎实,特别是小数除以整数时,对于“0”占位问题的掌握不足。如:学生计算0.5÷4时,未将小数部分上“0”,出现错误的计算结果1.25。对此,需要教学期间,重点强调“0”占位作用。

由此可知,当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后,才能准确计算,依据实际计算需求迁移知识。教师应从学生计算过程的出错点着手,深入进行分析错题,顺利找到出错原因,在学生后续求解同类计算题时的运用奠定基础[2]。

(三)教会学生解题思路

在开展对数学习题的解答中,如果学生未能对知识牢牢的掌握,在进行问题的分析时就会出现错误,学生之后的解题自然也会出错。因此,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思路,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开展对学生的针对性教学,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能从根本上找到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

例如,甲乙两个数之间的差为7.92,将乙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正好等于甲。你知道甲乙两数各为多少吗?小学生在解决此问题时,会感到茫然,不知道其中的关系,导致解题错误。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提醒,将乙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是将乙扩大了十倍,乙原本是1倍。因此,甲是乙的10倍,甲比乙多9倍。依据教师的提示,学生会意识到甲比乙多9倍且差等于7.92。也就是,乙:7.92÷9=0.88。甲:0.88×10=8.8。当学生正确解答此类问题后,就会形成一定的解题经验,在今后遇到相似问题时,能够以正确的解题思路分析,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结束语:

总之,小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很容易因知识理解、做题习惯等因素的制约,阻碍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基于此情况,教师需依据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实际情况分析,依据成因探究解决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帮助学生理清计算知识,也教会学生解题思路,降低小学生的错题率,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詹仕文.错例分析,从这里起飞——试析小学数学计算错题成因分析及对策[J].学周刊,2019,(17):91-92.

[2]林凤翔.试析小学数学计算错题成因分析及对策[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8):77-78.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虹桥小学)

猜你喜欢
计算小学数学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经济增加值EVA——企业业绩评价新指标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