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初中数学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2021-04-06 03:22武艳芬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八年级多元化教学数学教学

武艳芬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落实,促进教学形式日益丰富多样,多元化教学模式的优势日益凸显,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便于教师创建高质量和高效率的课堂。在教学中,教师应树立多元化的教学观念,重视创新数学课堂,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本文从创建学习情境,融合合作探究模式和借助信息技术等教学手段着手,论述创建多元化的数学课堂,以期能够结合趣味性和教育性的教学方式培育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关键词:数学教学;八年级;多元化教学

新课程改革要求数学教学应以学生主体的发展为基础,不拘泥于理论知识传授,创新地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情感和综合能力。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以往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单一的教学形式为学生讲解基础的理论知识,而八年级学生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枯燥的数学课堂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发展。鉴于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求教师结合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吸收有益的教学成果,进而优化数学课堂,搭建连贯性、科学性、趣味性、教育性并存的高效课堂。教师在教学中灵活地应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便于教师突出教学优势,提高数学教学水平,教师结合教学实际运用情境教学、合作教学、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此,本文结合新课改的要求,简要阐述初中数学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实践。

一、运用情境教学,培育学生创新思维

良好的学习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锻炼学生的创造性能力,且八年级学生的可塑性较大,在学生的独立意识的影响下,学生创新和探究思维呈现井喷式发展,因此需要教师拓展学生实践的空间,进而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力性的发展。而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师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培养学生的做题能力,长此以往,不仅消磨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且制约了学生数学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融合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拓展学生的实践空间,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样手段创建学习情境,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践的融合搭建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利用习得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既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又拓展学生思考的空间,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数据的分析”中,教师可以引入生活场景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加权平均数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例展示这一概念,指导学生理解“权”的意义,通过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更加清晰地展示抽象的理论知识,同时加深学生印象,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在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等抽象的数学名词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实例中进行理解和掌握,通过创建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数学理论知识。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创建学习情境,不仅能够带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而且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供了示范,有效地促进学生结合习得知识创新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借助合作探究,强化学生主体意识

随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在八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更加关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在以往数学教学中,教师处于课堂的主导地位,教师过于重视理论教学且欠缺学生的沟通,久而久之形成教学内容设计与学生实践发展不符的状况,且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得不到有效的拓展,学生逐渐丧失了数学学习兴趣。而现代化数学教学更加关注创建合作式、探究式、启发式课堂,因此亟待教师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加强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教学的开展有利于拓展学生学以致用的空间,改善教学质量,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培育学生主体意识,稳步实现教学目标。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小组合作的形式创新数学课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在学生实际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积极地发挥自主意识,参与到课堂实践活动中。在矩形这一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学习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结合习得知识进行合作探究,促使学生发散思维进行探究,同时教师应重视通过提出具有层次性的学习任务为学生指引探究的方向,如教师提出找寻矩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练习,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索。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合作教学模式的运用便于教师拓展学生实践的空间,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三、使用信息技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学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为教师合理地融合多元化的教学性环境提供了契机,在初中数学教学运用信息技术,不仅有利于教师更加清晰、快捷地演绎理论知识,而且有利于教师整合网络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容量。在过去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实践练习活动离不开教材的支撑,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锻炼。而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纯熟运用,便于教师整合教学资源创建多元化的课堂。在八年级数学教学中,结合信息技术便于教师适时地进行知识拓展,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创建加强与学生互动,借助微课针对性地讲解重点难点知识和快速地拓展数学知识,通过引入更加新颖的习题和联系生活场景等,丰富学生的实践练习空间,进而在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环境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轴对称”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微课视频展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等,结合三维展示清晰的再现图形的空间变化,深化学生的理解。同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展示新颖和典型的习题,通过趣味的展示加强学生的探究热情,通过呈现独特的内容,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信息技術的科学运用能够将多元化的教学形式连贯起来,进一步完善数学教学。

综上所述,多元化模式模式与数学教学的融合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切实认识到多元化教学对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提升的推动作用,结合教实际发挥多元化教学的优势,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创新,逐步实现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葛媛媛.多元化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考试周刊,2019(39):75.

[2]占道新.浅析多元化教学法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J].新课程(中),2019(02):74.

(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方屯中学)

猜你喜欢
八年级多元化教学数学教学
八年级语文教学的方法探讨
论多元化舞蹈教育及其方法
刍议初中物理概念的多元化教学策略
浅谈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关于提高八年级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研究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