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实验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2021-04-06 14:03唐慈宇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优化

唐慈宇

摘 要:物理是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以苏丽实验为主。同时,初中物理课程的学习过程,也对学生产生着不小的影响,学生学习物理,不仅仅能够提升自身的文化课成绩,保证自己能够升入理想的高中,并且还能够为今后更加深入的学习物理知识,探究物理世界打下良好的基础。众所周知,物理课程当中的内容是通过大量的实验操作,记录实验过程和现象,最后经过总结而来。由此可见,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内容,是影响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质量、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的重要因素。鉴于此,教师必须要重视实验教学,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那么,教师应当采用怎样的方法才能达到这一目的,让实验教学的质量不断提升,进而带动初中物理教学向前发展呢?接下来,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并根据个人教学经验以及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展开论述。

关键词:优化;实验教学;初中物理;教学质量;教学方法

初中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探究物理世界的初始阶段,因此格外重要。初中物理课本之中包含着大量的基础理论知识,且由于理论知识较为复杂,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和理解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与此同时,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部分教师为了追求教学业绩,追求教学速度,一味地向想学生灌输物理知识,却忽视了实验教学,学生受到这种教学方式的影响,也很难注意到自己应当主动提升实际操作能力。物理实验教学尤其本身的特点,与物理理论知识教学过程有较大不同,但是二者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就是说,物理实验教学需要建立在学生拥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前提之上,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又能够逐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鉴于此,教师必须重视理论教学,让学生在实验教学中提升综合能力。

一、创新实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工作中,实验教学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对已经学过或正在学习的内容有更加直观的理解,通过观察实验,亲手做实验,学生能够在观察和实践当中发现物理知识,并逐渐掌握物理知识。同时,实验教学还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兴趣,更有利于深化学生对物理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认知。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一般来说,教师会用到一些较为专业的实验器材,比如打点计时器、拉力计等。在教师为学生示范实验流程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遵循这些实验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遵守实验当中的各项保准,以此获取最为正确的实验结果,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为了更好地达到实验教学目标,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手段,从多个角度去更新实验的内容,从而拓展学生的实验思路,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实验教学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白物理知识之中同样存在非常多的乐趣,从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例如,教师在执教“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相关内容时,在这个实验当中,主要目的是确定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导线的长短、粗细对电阻的影响。学生在做完实验后,会产生一个问题,即:“为什么必须要把实验的条件设定为温度相同呢?是不是因为温度对电阻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呢?”带着这个问题,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而此实验,改变第一次实验中的条件设定,让导线的长度粗细保持一致,探究温度不同的情况下,电阻的大小。这样一来,学生们便能够非常直接了当地切入实验,从而发现温度对电阻的影响,进而深入地掌握本课的内容。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有效地提升了物理实验的趣味性,让实验的过程对学生更加具有吸引力,从而保证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断提升,强化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采用分组实验的方式代替教师演示

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很多学校在实验课堂上,往往由教师进行实验的演示,通过教师的演示,让学生观察到标准的实验流程,最快速地得到结果。但是,教师的演示不能代表也不能代替全班学生参与到实验当中,大部分学生依然扮演着实验的观察者,没有真正地进入到实验的过程当中,因此这种实验教学的方式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不能够发挥实验教学的最大功效。鉴于此,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创新实验教学的形式,通过分组的实验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地进入到实验过程中,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物理实操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充分引导学生,使学生发挥自身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学生在课堂当中的参与度,并通过实验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例如,教师在执教“电流、电压、电阻之间关系”的相关内容时。在这个实验当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在实验开始之前,教师要向学生强调实验当中的注意事项,确保实验的成果以及学生的安全,同时,也要让学生熟悉电压表的链接方式和刻度的阅读方式,了解电压表的基本结果。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够非常清楚地知道,想要测量哪里的电压,就需要将电压表与该部分进行并联。在教师讲解结束后,组织学生按照座位顺序或者按照教师提前分配好的小组,甚至可以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组合成小组。此后,请学生们在小组中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一次实验,测量不同补位的电压,再在小组内部的成员之间展开讨论,提升课堂的活跃度,从而增强实验教学效果。

三、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模拟实验环境

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初中物理教材当中,有部分实验不能够完整地在教室当中操作,实验效果不能直观地体现出来,导致实验教学的成果大打折扣。鉴于此,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模拟实验,让学生获得更加直观的学习体验,将物理实验简单化、直观化,从而提升实验教学的效果。

例如,教师在执教“感应电流”的相关内容时,在课堂上,为了加深学生對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中搜集相关的视频,或者通过FLASH、PPT等软件制作相应的课件,为学生展示实验的过程,并在教学开始前向学生进行简单的介绍,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过程,更加直接地观察到实验现象,从而提升实验教学的效果。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教学手段,值得广大教师为之努力,广泛采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石。

参考文献:

[1]杜川.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分析[J].读与写,2019,16(4):196.

[2]陈孟春.浅谈基于新课改背景分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化[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8):1-1.

(湖北省恩施市盛家坝民族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优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