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2021-04-06 03:30李仰臣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例句朱自清大地

李仰臣

每次我在批阅学生作文时都会发现:不少学生片面追求语言的华丽,形容词、修饰语用了一大堆,手法一个接一个,以为这样就可以得高分。然而事与愿违,这类文章充其量只是“绣花枕头稻草芯”,最终会因为内容单薄、感情苍白,而不受读者待见。

李白曾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文学作品要像出水芙蓉一样清新自然、不事雕琢。很多古诗文也都是凭借质朴的语言才流传久远的,如李白的《静夜思》、李绅的《悯农》、王维的《鳥鸣涧》等。又如现代作家朱自清表现深沉的父爱,只是信手拈来几个生活片断,在平实自然的笔墨中倾吐脉脉真情: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文段不虚张声势,不做恣意的渲染,不用色彩强烈的词藻,只是选用“攀”“缩”“微倾”等一系列动词,语言质朴、毫无矫饰,一切都那么平淡、自然,却细腻地写出了父亲到铁道边买橘子的不易,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诚挚情感。

我们再来欣赏当代作家朱成玉《爱之寻》里的一段话:

我们不禁埋怨起母亲来,明知道自己有间歇性失忆症,还自己一个人走。恢复记忆的母亲像个犯了错的孩子,不停地搓着手,喃喃地说:“我只是想去买点儿荞麦,知道你们今天要回来,想给你们做荞麦蒸饺。”

我们一时无语,母亲无时无刻想的不是我们呀。

周末回到母亲身边,早上起床,我的袜子又习惯性地单飞了,我也习惯性地喊着:“妈,帮我把袜子拿来。”喊完之后我才猛然想起,母亲的眼睛已经看不见任何东西了。我赶紧从卧室跑出来,却看见母亲正跪在客厅的地板上,双手一点点向床下探着,满地摸索着我那只淘气的袜子。

平淡的人,平淡的事,还有平淡得如山中溪水一样自然流畅、毫不矫饰的语言,如“恢复记忆的母亲像个犯了错的孩子,不停地搓着手,喃喃地说……”多么活生生的生活场景;“母亲正跪在客厅的地板上,双手一点点向床下探着,满地摸索着我那只淘气的袜子”又让人身临其境般清晰地看到失明妈妈的一举一动。这就是好作品的语言,自然、流畅、耐人咀嚼。

当然,仅仅做到语言平实还是不够的,还应该有个性。没有鲜明的语言个性,也不算好文章。请看下面的句子:

①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朱自清《荷塘月色》)

②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鲁迅《社戏》)

③在微微摇摆的红绿灯球底下,颤着酽酽的歌喉,运河上一片朦胧的夜也似乎透出玫瑰红的样子。(朱自清《威尼斯》)

例句①中的“朗照”是由短语“明朗地照着”凝练成的词语,也是词典里没有的词语。它是作者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表情达意的需要,创造性地组合运用而构成的词语,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精练简洁,赋予文章语言一种灵动的活力和鲜明的个性。例句②中的“大”字,本来是形容那些有形的、看得见的东西的,鲁迅用来表现“我”由于获得了长辈的允许后的一种愉悦和自由的心情,这种用法可以称得上“平字见奇”。例句③中的“酽”,本来是指汁液浓,尤其指茶汁,而茶有绿茶和红茶等不同品种。这里用“酽”不仅显示了歌声的醇厚,更表现了歌声所创造的像红茶般的玫瑰红的气象,可谓“朴字见色”。

现在,请欣赏作家阿来《大地的语言》片段:

朋友来电话,招呼去河南。(语言简洁,揭示目的地。)

一次次刚刚离开一座城市就进入另一座城市。重复的其实都是同一种体验:在不断兴奋的过程中渐渐感到怅然若失。(表明进入城市后的体验与心境,表达晓畅明了。)行车不到十分钟,就在我靠着车窗将要昏昏然睡去时,超乎我对河南想象的景观出现了,在我眼前出现了宽广得似乎漫无边际的田野。(白描勾勒田野的宽广,令人精神一振。)

收获了一季小麦的大地上,玉米,无边无际的玉米在宽广大地中拔节生长。绿油油的叶片在阳光下闪烁,在细雨中吮吸。(描写玉米叶的色彩、吮吸细雨的情态,有声有色有动感,文辞生动且优美。)这片大地在中国肯定是最早被耕种的土地,世界上肯定也少有这种先后被石头工具、青铜工具、铁制工具和今天燃烧着石油的机具都耕作过的土地。(系统表述农耕工具的演进过程,语言朴实。)翻开一部中国史,中原大地兵连祸结,旱涝交替。但我的眼前确实出现了生机勃勃的大地,这片土地还有那么深厚的肥力滋养这么茁壮的庄稼,生长人类的食粮。无边无际的绿色仍然充满生机,庄稼地之间,一排排的树木,标示出了道路、水渠,同时也遮掩了那些素朴的北方村庄。(绿树村边合,高低俯仰,生机盎然。)我喜欢这样的景象。这是令人感到安心的景象。

一望无际的玉米亭亭玉立,茎并着茎,根须在地下交错,叶与叶互相摩挲着絮絮私语。它们还化作一道道的绿浪,把风和自己的芬芳推到更远的地方。(此句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玉米生机勃勃、茁壮生长的动人情景。语言生动,富有表现力。)在一条飞速延展的高速公路两边,我的视野里始终都是这让人心安的景象。

猜你喜欢
例句朱自清大地
大地之歌
朱自清的较真
仰望大地
仰望大地
好词好句
裂开的大地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朱自清的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