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2021-04-06 03:30王强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义利观人大附中依法治国

王强

《论语》这部书,中国人读了两千年。古人读《论语》,或为经世致用之资,或为科考中举之阶。而我们今天读《论语》,另有独到的价值。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说:“今天的中国读书人,应负两大责任。一是自己讀《论语》,一是劝人读《论语》。”这是因为:

一方面,包括《论语》在内的古代经典作品是文化与精神的纽带,一头是当下的我们,一头是历史。它们是中国人的精神的根,是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文化标识。

另一方面,《论语》中诸如“重义轻利”“谨言慎行”等行事与处世的智慧,也在事功层面给予我们启发与指导,至于其以“仁”为本、“和而不同”的思想体系,不仅是人类社会有序发展的良方,还是解决当今世界发展困局的中国智慧。

在中国的古代经典作品中,《论语》有其独到之处:

首先是其义理平易近人,贴近生活。所谓“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中一段段平实亲切的对答蕴含着修身治国的智慧,真可谓“道不远人”。

其次是语言的浅近,难度适中,容易入门。而其造句之精巧,用词之准确,譬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样的表达,真可谓修辞立诚的典范。

所以,《论语》是颇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玩味的。

优秀片段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意思是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越俎代庖,去干预相应的政事。然而在当今社会,我们不应固守这种态度,而要有“不在其位谋其政”的意识。这本质上是“公民意识”的体现。现代社会已无士庶之分,每个人都是社会的参与者与监督者,都对社会发展负有主人翁的责任。因此,许多社会事务不应是“肉食者”的专属,每个公民都应突破身份与职位的界限,积极参与到社会事务中去,像北大学子呼吁对师德师风加强监管,社会各界为反腐倡廉建言献策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人大附中一考生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孔子的义利观想来坦荡:富与贵并非洪水猛兽,人们追求利无可厚非,但绝不能用不义的手段来逐利。我的观点与孔子相同。利,乃身外之物;义,为立身之本。若舍义逐利,不仅违反法律法规,更是对自身人格的损害。只有凭借正义的方式发家致富才能问心无愧,受人敬重。然而在当今社会,这种义利观却淡薄了。许多人为了利而弃义于不顾,于是毒奶粉、毒疫苗等事件屡见不鲜。“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他们的义利观不仅使他们无法舒心享受生活,更难逃法律的制裁。君子爱财,当取之有道。———人大附中一考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与他人相处之道,最重要的一点是宽容。宽容,可以减少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让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和谐。“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对他人宽容,不仅是对自己美德的彰显,更是与人和谐相处的关键。“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因此我们应变得宽容起来,不为一些小事斤斤计较,与他人和谐相处,构建更融洽的人际关系。———人大附中一考生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这三句话点明了知错就改对修身正心的重要性。我认为这种品质诚为修身正心之基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生在世,总会或多或少犯错,它体现了一个人在性格、身心上的瑕疵,而这些瑕疵正是我们修身正心途中最大的阻碍。可以说,修身正心的过程是不断知错并不断改正的过程。远有廉颇负荆请罪,近有爱因斯坦承认动态宇宙,他们从过中得到教训,从错中提升自我。“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过而能改者,智勇双全也,其必得心正而身修。———人大附中一考生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中国主张依法治国,虽然当代中国法律的诞生深受法家思想的影响,但其中也融合着不少儒家的思想,如法律并非严罚,而是以教化为目的规范人的行为,使人们保有信义、羞恶之心,以求和谐社会。正如孔子所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同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即“14个坚持”中也明确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这两句话在现实生活中最基础的体现,即中国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所以说依法治国是包含“以德服人”这一要义的。

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领导人坚持以民为本的思想,在其他国家尚处于民心动荡、不知所措时,中国却早已迅速做出反应,坚持保障中国国民的安危,对患病人士提供无偿治疗,更出动大量人员快速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同时,中国在抗疫取得初步成效后,又向其他国家伸出援手,使世人看到了中国速度及其治国之正道。这样的局面不恰恰与孔子说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相似吗?如今的中国早已成为世界之焦点,为世人所瞩目。———天津市双菱中学高一孟湉

猜你喜欢
义利观人大附中依法治国
人大附中早培班九年级周思言
公司成长的“法治之钥”
真假学术视角下大学生义利观的研究
论“正确义利观”的当代价值
只要你来过,就会永远怀念
法治中国是实现中国梦的推动力量
人大附中:“神校”甩“牛校”几条街
儒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探讨
两会布局 依法治国
近代绅商阶层产生的文化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