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精神分析下《野草在歌唱》中玛丽悲剧的形成

2021-04-06 17:49李鑫
青年文学家 2021年5期
关键词:野草在歌唱无意识荣格

摘  要:荣格把个性化理论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成为独立自由的自我,二是通过意识和无意识的结合,达到完美的自我。莱辛通过不同的角度描述了《野草在歌唱》中玛丽为了实现个性化的各种努力。她试图通过自我经济独立来逃避不幸的童年,通过寻求另一个男人逃避无望的婚姻,通过死亡逃避对摩西的爱。但是由于她的意识与无意识无法和谐共存,尽管竭尽全力,玛丽的个性化仍然以失败告终。她个性中的惯性“逃避”最终成为她消亡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荣格;个性化理论;意识;无意识;消亡

作者简介:李鑫(1989-),女,江苏徐州人,硕士,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基础部英语教师,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5--02

一、引言

著名精神心理学家荣格在分析一个单独个体中逐步提出了所谓的“个性化”过程。在荣格看来,个性化包含两层含义:即形成独特的,独立的个性和重建心理的完整和统一。也就是说,荣格所谓的个性化过程可以定义为以下两个阶段:第一个便是精神与肉体逐渐进化为一个有意识,完全独立的自我。此后进入第二阶段,即在成为独立自我之后,通过意识与无意识的结合,成为更完美的自己。在《野草在歌唱》中,辛莱通过描述不同人物的个性化过程来揭示个性化过程中各个人物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其中玛丽就是最典型代表。

二、玛丽对个性化的追求

贯穿小说中的主线之一便是玛丽为了逃避而逃避:为了逃避她不幸的童年,她到城里生活,远离家鄉;为了逃离朋友对她未婚的评论,她急忙选择与丈夫迪克结婚,逃离城镇。总之,玛丽所有的逃避都是为了能够成为一位独立自由的个体,进而完善自己。

(一)逃避不幸的童年

玛丽成长于一个贫困家庭。在她的脑海里,“家”就是个小木头盒子,火车开过时就会不停地摇晃;“婚姻”在她眼中就是父亲酒醉后回家时那对发红的双眼和面颊;“孩子”则是想到母亲死去时痛苦的脸。所以,在玛丽的印象中,童年不是快乐单纯的,相反充斥着各种纠结。在她的童年中,她扮演的主要角色就是母亲的精神支柱。由于父母常年为了金钱而争吵,所以年幼的玛丽比同龄的孩子更能体会婚姻的痛苦。她一方面压抑自己,努力成为母亲的支柱。在母亲伤心的时候,玛丽要安慰她;在母亲崩溃时,她不得不陪伴她。另一方面,她想要逃避这一切,所以在她被送往寄宿学校,她感到很激动和高兴,并且在放假时,尽量避免回家见到母亲因为痛苦的生活而越发苍老的面孔和父亲醉醺醺的姿态。在从学校毕业之后,她选择留在城里,找到一份收入很不错的工作,结交了一群朋友,生活十分的惬意。但是,在她的潜意识中,她仍被困在原来的那个小木屋里。

荣格指出无意识主要是由童年不幸的经历造成的。她逃避父母,逃避婚姻,这些压抑的记忆已经成为她无意识中一部分,为她后来婚姻的失败埋下隐患。

(二)逃避无望的婚姻

由于玛丽想逃避她父母不幸的婚姻,所以玛丽拒绝与任何男人的性接触。婚姻从来都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内。但是这种一直以来的看法在一次参加朋友的婚礼时被彻底推翻了。她在无意中听到朋友批评她“有什么地方不对”所以才没结婚。此时她才意识到,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女人只有通过结婚才能真正融入社会。正如西蒙·波·伏娃所说的那样,婚姻是女人与社会结合的唯一途径;而当女人适婚却无人问津的话,那么她将逐渐凋零,所以当玛丽意识到她“unwanted”的时候,她便迫切地想找个人嫁了,想借此重回社交圈。因此,她嫁给了仅见过几面的男人——迪克·特纳。迪克是个老实的农场主,他在电影院见过玛丽之后对她产生某种情愫,但是这绝不能称得上爱。他后来之所以决定娶她,完全是因为他需要一个妻子,而最重要的是他需要一个孩子。因此,这样的结合注定不会幸福的。婚后,迪克的无能让她感到她居然嫁了一个像她父亲那样无用的男人,居然让自己成为母亲那样天天为生活苦恼的女人,她渐渐对婚姻失去信心。

开始时,玛丽确实努力过,试图改变迪克,但是都失败了。所以就导致了玛丽的第一次逃避。她趁着丈夫在农场工作的时候,收拾行李回到城里。打听到原来工作的公司在招人,玛丽便信心满满地去应聘,却不料对方却拒绝了她,在玛丽长期因家事操劳加上精神上的折磨下,这无异于雪上加霜。在这无助痛苦的情况下,她只好与来找她的丈夫又重新回到了农场。一切貌似平静的生活下暗藏危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的这次逃避是一次从对抗命运而活的女人转变成为一个消极接受命运的女人的过程。它不仅仅是一次由希望从婚姻中得到救赎到失望的转变,而且也是玛丽在意识上的觉醒和成熟的标志。从此,玛丽更加被动地接受命运给她无望生活带来的一切,直到遇见摩西。

(三)逃避对摩西的爱

虽然玛丽生活在非洲,但是她仍无法逃离白人社会。她有头脑,有才能,她完全可以通过饲养鸡来赚钱,这样便可以改善她与迪克的生活。与迪克相比,玛丽更懂得种植什么样的植物和如何经营农场才能使收入增加。但是社会却禁止她施展这些才能。她的丈夫迪克正是扮演了这种角色,从玛丽自己来看,无论迪克做了什么决定,玛丽都尽可能地不去违背他。因此,她能感觉到在她的意识中产生了强烈的压抑感,这正是她被摩西所吸引的根本原因。完全不同于一般的黑人,摩西会读会写会说英语,不工作时,摩西喜欢看窗台上的旧报纸,并针对其提出自己的见解。更重要的是摩西是博爱的,无论玛丽如何苛责他,他总是低头不说话。在了解玛丽在农场和婚姻中遭受的不幸后,他更加同情她,陪她说话,送花给她,布置卧房。这使得婚后的玛丽得到一股生机之水,就像野草一样鼓动着玛丽的心。玛丽的意识开始觉醒,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产生了对爱和被爱的强烈渴望。

此外,根据荣格的理论,不同于无意识,意识在很大程度上是受遗传影响的。玛丽是在充满种族歧视的大环境下长大的。小时候,玛丽从父亲那得到的不仅是童年的不幸,还学到了对待当地人的不平等方式,“芝麻绿豆大的官来找他,他都叫他们‘大人;见了身份比他低的土人,他就大声呵斥”[5]这给玛丽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所以当她第一次与当地人接触时,她心里充满恐惧,因为她认为这些人脏乱,可能会对她做一些不好的事。在她的意识里,黑人是低下的动物。然而,玛丽对摩西的性渴望让这一意识动摇了,她甚至逃避了这一意识。在进一步接触后,这种主仆关系逐渐被打破。

三、玛丽个性化的失败

荣格认为个性化和整合并非毫无相干的两个步骤。事实上,他们是在个性化发展中相互依存,是不可或缺的两部分,共同构成了自我的追求。学会接受无意识对立面是实现完整与统一的第一步。对立面并存在于人们的心理,是人性不可分离的两部分。正是意识才把这对矛盾斗争的对立面结合统一在一起的;而不是忽略或拒绝接受。首先我们要意识到对立面是无法消灭的,这样才有可能采取一个积极的态度来对待他们,并且有意识地使之整合统一。然而玛丽无法正确对待内心的对立面,最终使她的个性化失败。

玛丽是个被动的女人。尽管她在工作上表现出色,私生活也十分精彩,但是“这种生活仍是被动的,因为它完全依靠别人。她不是那种会主动发起社交活动的女子,也不是在社交场合中众人瞩目的中心人物,她仍然是个要人家‘带出去的姑娘”[5]可以说玛丽是莱辛笔下少有的缺少勇气面对人生的女主人公。她个性中最突出的特点便是“被动”,而“逃避和退缩”是她的生活方式。继承她母亲“古板的女性主义”是导致她婚姻不幸的主要原因。她从未想过帮助母亲来对抗她父亲,相反,她选择了逃避和遗忘。虽然她收入颇丰,“她完全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人。但是这又违背了她的本性”[5]正是这种被动才导致她从不积极面对她内心中真正的自我。

因此,在她30岁时,仍是对自己一无所知。她内心空虚,并且从来不愿花时间来想想她自己。实际上,她只是想与过去一刀两断,远离那段一直缠绕她后半生的童年噩梦,所以她不断把她的生活填满,尽可能地不去想过去或去计划将来,因为“她不知道自己究竟需要些什么。她只是模模糊糊地想到,她需要一些更有意义的东西——需要另一种生活,但是这种心情不久就消失了”。[5]有时候她确实感到空虚,快乐之后如影随形的寂寞,想到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她有些慌乱,似乎身上那一股无形的生命力就此消失了”。但是她又紧接着选择逃避,“一个人老是感叹自己的身世,那是病态的,于是连忙上床熄灯睡觉。”[5]

四、结语

荣格认为在需要时无意识是可转换成意识的。除非自我意识能对观点、感觉、记忆等产生反应,否则他也是无法转变的。玛丽的无意识被非人格性和性厌恶所占据,所以就造成了她无意识地本能地去拒绝她生命中需要的东西。然而,这种拒绝却完全不含有任何理性的分析和反映。

根据荣格的理论,主人公玛丽一生中都在追求她个性化。一方面,她尽力逃避不幸的童年和痛苦枯燥的婚姻。另一方面,她在对摩西的爱和白人社会的准则之间徘徊矛盾,试图寻求平衡点。但是,她自身个性上的缺陷和社会环境让她的一切努力都白费了。

参考文献:

[1]Beauvoir,Simone De. The Second Sex[M]. Harmondsworth: Penguin,1972:78-85.

[2]Jung, C .G. The Archetype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M].. 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Press, 1999:25-27.

[3]Jung, C. G. The Integration of the Personality[M]. London: Kegan Paul, Trench, Trubner & CO. LTD. Broadway House, 68-74, Carter Lane, E.C. 1940:45-47.

[4][美] C·S·霍尔,V·J·诺德贝.荣格心理学入门[M].冯川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45-58.

[5]多麗丝·莱辛.《野草在歌唱》[Z].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28-33.

[6]李慧.《野草在歌唱》中玛丽悲剧的荣格心理学分析[D].河北:河北师范法学学院,2009.

[7]张莎,莱辛文学中的悲剧意识—以《野草在歌唱》为例[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

猜你喜欢
野草在歌唱无意识荣格
荣格十九周年谱新章
荣格的原型理论视角下的《野草在歌唱》
批判、颠覆与束缚
探析《野草在歌唱》中“女性他者”世界
浅析《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的“群体心理”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荣格 厚积薄发
“改变生活”的另类方式:论超现实主义的文学观
荣格云商 聚焦农业互联
荣格宫心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