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自己”看见未来

2021-04-06 04:11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施策短板华为

岁末年初,当我们回顾这几年中国走过的历程,我们会发现:经济遏制、科技打压、军事威胁等关键词会不由自主地飘荡在我们的脑海中。就以科技打压为例,华为作为中国乃至世界通信领域的领头羊,就被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动用国家力量,通过将商业行为政治化的手段,对华为所需的芯片及關键技术进行了极端施压,让所有使用美国技术的公司不得为华为生产自主设计的芯片,遏制华为在全球领跑的趋势,进而遏制中国的科技发展。这只是中国科技被打压的一个缩影。之所以能够被打压,是因为我们在某些领域还很弱,还有很多短板需要补齐和增强。放弃依赖的心理,实现自主可控,做好“自己”才是我们应该不遗余力要做的事情。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八项主要任务,就是瞄准了国家发展的“短板”和“弱项”,明确了未来一段时间国家发展的主攻方向。

2020年,如果只选一个关键词的话,那就是“新冠疫情”。在全球疫情肆虐之时,在面对各种叹为观止的“甩锅”和毫无廉耻的指控时,中国做好了自己的事情:集中了各种优势,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动用了大量的资源在短时间内控制了疫情的发展和蔓延,率先在全球恢复了经济和社会秩序。铁一样的事实,让一切转移视线的“甩锅”和别有用心的“指控”都不攻自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的“大块头”,同时也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这些成就的取得是无数国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中国要从高等教育大国成为高等教育强国,还是要先做好自己的事情。如果只有外在的规模,而没有内在的质量支撑,那中国的高等教育只能是外强中干,也不可能行稳致远。因此,中国高等教育在质量保障机制、发展动力机制、精准施策机制、渠道畅通机制、评价反馈机制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还存在众多“堵点”需要疏通。这些“堵点”可能是人,也可能是事。只有真正认清“自己”,才能真正破除阻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桎梏。中国高等教育只有做好质量保障、精准施策、评价反馈、有效疏通,才能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更好地履行自身的使命和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微信之后,能发短视频的抖音等又成为新宠。当我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不分性别、年龄都在低头看着手机。究竟还有多少人愿意看纸媒?这类问题经常萦绕在我们的心中。我们也在自我否定和肯定中不断挣扎。一方面,信息时代下的科技进步带来阅读等方式的变革是一种必然,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变”;另一方面,在这些“变”中,作为专业的教育期刊,应该如何自在和自洽。因此,面对纷繁复杂的外在环境及各种“噪音”和诱惑,做好“自己”是我们的不二选择:重视顶层设计,以增加战略定力;崇尚实事求是,以筑牢发展基础;面向时代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们面对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和各种可能的风险。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个体,我们都无法预计外界环境将如何变化,我们更不可能提前做好所有的准备以应对这些无法预计的改变。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始终保持危机意识,不断突破舒适区,丢掉“等靠要”的幻想,挖掘自身的潜力,补齐自身的不足,从而实现一种自我超越式的全面发展。就如华为启动的“南泥湾计划”,重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而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永远提倡。

猜你喜欢
施策短板华为
聚焦短板弱项 精准发力施策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现在的余华为谁写作?
“木桶短板理论”更具人生价值
赛力斯华为智选SF5
华为承诺函的批评话语分析
试论英语课堂导入技能的培养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扎实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华为:畅享8系列
中国电子政务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