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北高寒地区马铃薯品系比较试验

2021-04-07 04:02岳新丽王春珍范向斌梁秀芝帅媛媛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年2期
关键词:芽眼品系马铃薯

岳新丽,王春珍,陈 云,范向斌,梁秀芝,郭 芳,帅媛媛

(1.山西农业大学 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山西 大同 037008;2.山西农业大学 果树研究所,山西 太谷 030815)

马铃薯是中国第四大主粮作物[1],具有产量高、生育期短、适应性强、用途广、含有独特的营养成分等特点[2],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马铃薯也是晋北高寒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不仅是非常受当地群众欢迎、不可缺少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食品工业和其他工业的主要原料之一。晋北高寒地区地势高寒、无霜期短,具有种植马铃薯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晋北高寒地区马铃薯种植面积比较大、品质较好、抗病性强,但产量比较低,因此,不断选育优质、高产的马铃薯新品种非常必要。山西农业大学高寒区作物研究所马铃薯育种课题组经过多年的马铃薯选育工作,选出一批性状优良的杂交后代材料,本试验选出19 份马铃薯品系进行品比试验,通过鉴定筛选出符合晋北高寒地区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系,为该地区马铃薯品种更新换代提供储备品种[3,4]。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马铃薯品种(系)共20个,由山西农业大学高寒区作物 研 究 所 选 育 ,分 别 为 :“14-15-1”“14-5-13”“14-20-15”“14-10-67”“14-1-9”“14-2-15”“14-15-20”“13-20-26”“14-10-62”“14-8-29”“14-3-33”“14-20-2”“14-2-41”“14-8-90”“14-5-62”“14-3-87”“12-2-23”“12-13-9”“12-25-6”“晋薯16号”(对照品种)。

1.2 试验地概况和田间管理

试验设在山西农业大学高寒区作物研究所试验基地,前茬作物为谷子,试验地土壤为沙壤土,肥力中等,地势平坦。667 m2施鸡粪1 000 kg,拖拉机耕地一次,旋耕一次。5 月15日播种,单犁铧开沟,人工点种。6月26日第一次锄草,7月14日—16日第2次锄草、中耕、培土,并追肥尿素10 kg/667 m2。9月30日收获。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 次重复,共60 个小区。小区面积16.67 m2(6.67 m×2.5 m),株距33 cm,行距50 cm,每小区100株。小区四周均设保护行。

1.4 数据处理

在马铃薯生育期调查各品种(系)的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成熟期、茎色、叶色、花冠色、主茎数、分枝数、株高、茎粗等指标,收获后调查各品(种)系的薯皮类型、薯形、皮色、肉色、芽眼深浅、淀粉含量、干物质含量等性状及小区产量[5]。采用Excel2007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平均值多重比较采用Duncan’s法[6]。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马铃薯品种(系)物候期

由表1 可见,参试的20 个品系各个时期物候期有所不同,但所有品系均为中晚熟。“14-20-15”出苗期最早,较对照“晋薯16号”提前7 d;“14-20-2”出苗期最晚,较对照“晋薯16号”推迟 6 d。“14-2-41”现蕾期最早,为6 月 30 日,较对照“晋薯 16 号”提前 8 d;“14-15-20”、“14-5-62”与“晋薯 16 号”现蕾期相同,都最晚。“12-13-9”开花期最早,为7月13号,较对照“晋薯16 号”提前3 d;“14-1-9”开花期最晚,较对照“晋薯16 号”推迟4 d。“14-15-1”生育期最短为101 d,较对照“晋薯16 号”少7 d,“12-2-23”生育期最长为111 d,较对照“晋薯16号”长3 d。

表1 不同马铃薯品种(系)物候期Tab.1 The phenophase of different potato varieties

2.2 不同马铃薯品种(系)植株主要性状

由表 2 可见,“14-20-15”和“14-20-2”茎色为绿色带紫,其他各品种(系)均为绿色;“13-20-26”“12-2-23”叶色为浅绿色,“14-5-13”“14-15-20”“14-3-33”、“12-13-9”叶色为深绿色,其余各品种(系)为绿色;“14-20-15”花冠色为淡紫色,“14-1-9”“14-8-29”花冠色为紫色,“14-20-2”“14-8-90”花冠色为紫红色,其余各品种(系)为白色;“14-3-87”和“12-2-23”主茎数最多为 2.9 个,较对照“晋薯 16 号”多 0.7 个,“14-15-1”主茎数最少为 1 个,较对照“晋薯 16 号”少 1.2 个;“14-2-15”分枝数最多为 14.3 个,较对照“晋薯 16 号”多 10.9 个,“14-1-9”分枝数最少为2 个,较对照“晋薯16 号”少1.4个;“14-3-87”株高最高为 90.3 cm,较对照“晋薯 16 号”高12.6 cm,“14-3-33”株高最低为52 cm,较对照“晋薯16 号”低25.6个;“14-8-29”茎粗最粗为17.42 mm,较对照“晋薯16号”粗3.41 mm,“14-3-33”茎粗最细为10.44 mm,较对照“晋薯16号”细3.57 mm。

表2 不同马铃薯品种(系)植株性状Tab.2 The plant characters of different potato varieties

2.3 不同马铃薯品种(系)薯块性状

由表 3 可见,“14-15-1”“14-1-9”和“14-3-33”薯形为圆形,“14-10-67”“14-15-20”“12-25-6”和对照“晋薯 16 号”一样薯形为椭圆形,其余品系薯形为圆形;“14-1-9”“14-8-90”薯皮为红色,“14-10-62”“14-8-29”薯皮为白色,“14-15-20”“13-20-26”“14-10-62”“14-3-33”“14-20-2”“14-5-62”“12-25-6”和对照“晋薯16 号”一样薯皮为淡黄色,其余品系薯 皮 为 黄 色 ;“14-2-15”“13-20-26”“14-8-29”“12-2-23”“12-13-9”薯 肉 为 白 色 ,“14-15-1”“14-20-15”“14-2-41”“14-8-90”“12-25-6”薯肉为黄色,其余品系和对照“晋薯16号”一样薯肉为淡黄色;“14-15-1”“14-20-15”“14-10-67”“14-5-62”薯皮略粗,“14-10-62”“12-2-23”薯皮光滑,其余品系和对照“晋薯16 号”一样薯皮光滑中等;“14-20-15”“14-15-20”“12-13-9”芽眼较浅,“14-3-33”芽眼较深,其余品系和对照“晋薯16 号”一样芽眼中等;“13-20-26”淀粉含量和干物质含量最高分别为14.77%和20.53%,“14-2-15”和“14-10-62”淀粉含量和干物质含量排第二位,为14.13%和19.89%。

表3 不同马铃薯品种(系)薯块性状Tab.3 The tuber characters of different potato varieties

2.4 产量表现

由表 4 可见,有 8 个品系较对照“晋薯 16 号”增产,11 个品系减产。小区平均产量排第1 位的是“14-2-15”,产量达到 1 694 kg/667 m2,较对照“晋薯 16 号”增产49.07%,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产量排第2 位的是“14-15-20”,产量1 609.6 kg/667 m2,较对照“晋薯16 号”增产41.64%,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产量排第3 位的是“14-8-90”,产量为1 349.6 kg/667m2,较对照增产18.76%,与对照差异极显著;其余5 个较对照增产的品系,与对照相比较差异不显著。

3 讨论

分析结果可知:“14-2-15”和“14-15-20”的综合产量较好。“14-2-15”产量居品比试验第一位,薯形圆型,薯皮淡黄色,薯肉白色,薯皮中等光滑,芽眼深浅中等,株高60 cm,茎粗13.26 mm,主茎数1.9个,分枝数14.3个,商品薯率79.77%,淀粉含量14.13%,干物质含量19.89%,小区产量42.35 kg,产量为1 694 kg/667 m2,比平均对照增产49.08%。该品系生长势较强、出苗整齐,花冠白色,无退化。

表4 不同马铃薯品种(系)小区产量差异显著性分析Tab.4 The significance analysis of yield difference of different potato varieties in plot

“14-15-20”产量居品比试验第2 位,薯形椭圆形,薯皮淡黄色,薯肉淡黄色,薯皮中等光滑,芽眼较浅,株高66.3 cm,茎粗17.14 mm,主茎数1.7 个,分枝数4.9 个,商品薯率86.58%,淀粉含量11.13%,干物质含量16.9%,小区产量40.24 kg,产量为1 609.6 kg/667 m2,比对照增产41.65%。该品系生长势较强、出苗整齐,花冠白色,退化轻。

本试验结果表明,“14-2-15”和“14-15-20”2个品系在产量、品质、抗病性等各方面均表现较好,可在晋北高寒地区进行下一步的生产试验和示范推广种植。

猜你喜欢
芽眼品系马铃薯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马铃薯芽眼检测识别研究*
郴州地区优质烟蚜茧蜂品系的筛选
马铃薯有功劳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桂蚕N2新、旧品系饲养成绩对比试验
春栽马铃薯种植技术
金沙县不同生态山区早熟菜用马铃薯引种筛选试验
甬优系列不同组合在江苏省淮北地区试种表现初报
定边马铃薯
发芽土豆带着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