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众感知的乌龙江东岸江滨复合型绿地景观视觉评价

2021-04-07 12:17刘健行何雅琴史晓洁曾纪毅邓传远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江滨乌龙美景

刘健行,彭 特,刘 华,何雅琴,史晓洁,曾纪毅,邓传远*

(1.福建农林大学 园林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0;2.江西理工大学 经管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重要的绿色基础设施,是市民运动健身和休闲游憩的重要载体和场所[1]。近年来,随着市民公众散步、休憩和锻炼身体等活动需求的不断增加,民众们对公园绿地的游憩性、舒适度和设施多样性等各个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相对于传统的位于城市中心的公园绿地,江滨绿地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良的小气候环境和得天独厚的亲水环境等优势收获了大量民众的钟爱[2-3]。因此,为营造美丽的城市环境,提升公众的幸福感,城市江滨绿地更好的建设与优化变得尤为重要。

目前国内公共绿地美景度评价的研究对象多为植物景观,包括公园内植物景观[4-5]、单一植物景观[6]、滨水植物景观[7]、风景林植物景观[8-10]等,缺少对复合型绿地景观的整体性研究,本研究则针对乌龙江东岸这一独特的复合型绿地进行公众感知调查,采用美景度评价法(SBE),结合多类别的相关性分析进行研究,旨在完成以下目标:(1)综合分析公众个人因素(性别、年龄、专业与文化程度)是否对绿地景观评价产生影响;(2)基于公众感知构建江滨复合型绿地景观评价模型,分析影响绿地景观美景度的因素;(3)为城市江滨复合型绿地的设计、优化与管理提供参考。

1 研究地概况

福州市,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为福建省省会。福州规划市区面积1 700多km2,建成区面积为253.8 km2。市区内闽江、乌龙江两江横贯市区东流入海,将福州市区分成多个区块。福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无雪,夏长冬短。年平均气温为20~25℃,年平均降水量为900~2 100 mm[2]。

位于仓山区南部的乌龙江横贯福州市区,其两岸气候温和,建设有数个深受民众喜爱的江滨公园。本研究选取乌龙江东岸江滨复合型绿地为研究对象,绿地至北由南分别为农大沙滩公园、金山寺和乌龙江湿地公园,加之一条纵贯3个公园的江滨游步道,形成了一整块富有魅力的江滨复合型绿地(图1)。

2 研究方法

2.1 景观样本的获取

本次调查研究的时间为2019年9-10月。为了客观体现不同类型景观的美学特征,使无关因素对景观照片质量的影响降到最低,本研究使用Nikon D7100相机进行景观样本拍照取样,取景以客观、真实、严谨为原则,遵循以下的拍摄规范[11]:1)拍摄条件控制不变:拍摄者为同一人;采用同一分辨率与焦段;拍摄高度及相机持握方式保持一致。2)时间的选择:选择在晴朗的日子进行拍摄,保持照片中天空的云朵比例基本一致;拍摄时间控制在9:00-16:00,选择白天阳光充足的时段,不使用闪光灯,尽量使拍摄照片中景物的色彩与形态与实际肉眼看到的保持一致。本次调查拍摄选景分3部分:一为园路两侧植物景观;二为园区景观节点;三为园内休憩或活动空间,视野中包括植物景观、道路、景观小品等要素。在历时7 d的拍摄作业后,收集了近300张绿地景观照片,经过筛选,整理出了65张最具代表性的照片作为乌龙江东岸江滨绿地景观特征的典型,以用于景观评价。

图1 研究地点

2.2 评价方法

本研究采用基于公众感知评分的SBE法进行整体绿地的评价。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对景观评价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研究,形成了认知学派、经验学派、心理物理学派和专家学派4种流派[12-13]。而目前国内学者使用较多的绿地景观评价方法则主要有以下几种:美景度评价法(SBE)、语义分析法(SD)、审美评判测量法(BIB-LCJ)、人体生理心理指标法(PPI)及层次分析法(AHP)等[14]。心理物理学派的美景度评价法(SBE)最早由T.C.Daniel等[15]提出,是评价景观美景度较科学的一种方法,其作为风景评价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严密性和精确度[16]。美景度评价法通过使用照片或幻灯片等作为评判媒介,通过设立不同数值的评价标准,让评价者通过主观感知对景观进行打分,所统计获得的数据则作为测量研究对象美景度的依据[17]。

2.3 评价人员

此次评价选取的评价者可分为2个大组:一是非专业公众组,包括绿地附近居民、游人及非景观专业在校大学生,共102人;二是专业人员组,由景观专业在校老师及大学生111人组成。在评价前,为每一位评价人员简要说明绿地景观的评价标准(表1),提醒评价者根据自身感知喜好,对景观照片进行打分。同时收集评价者性别、年龄、收入、专业与文化程度信息。目前,对景观美景度进行评判的方法主要为现场评判和室内影像评判,S.Shuttleworth[18]研究发现,室内评判与现场评判的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本次研究感知收集的方式分两种,对于绿地附近居民和游人等非专业公众,使用iPad向评价者展示景观照片请其进行景观打分;对于在校大学生等,则采用室内幻灯片放映的方式请其进行景观照片的评价。每张照片的展示时间均为10 s。

表1 江滨绿地景观评分标准

2.4 SBE值的计算

对各个景观照片的美景度打分值进行检查,去除无效打分。因个体审美具有差异性,且绿地景观特点不一,故不能直接使用美景度打分值进行数据分析,需要先使用标准化方法对评价值进行标准化处理:

(1)

SBEi=∑jZij/Nj

(2)

2.5 景观要素分解

为确定江滨绿地景观的哪些特定要素影响了评分者的感知喜好,需要对收集的景观样本进行要素分解,以此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对公众感知影响较大的景观要素建立评价模型。参考前人进行的研究,并咨询相关专家学者,本研究筛选了15个江滨绿地景观要素(表2),并根据要素特性划分了若干类目(表3)。

表2 江滨绿地景观要素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被测群体对景观评价的影响

对评价者中不同专业、性别、年龄、学历的人群SBE值进行相关性分析(表4),结果表明,不同专业、性别、年龄、学历评价者对乌龙江东岸江滨复合型绿地景观的感知喜好具有普遍一致性,且显著相关。

表3 江滨绿地景观要素类目分解

表4 群体差异下美景度相关性分析

3.2 景观照片美景度

景观照片整体SBE值(由213人打分计算)如表5所示。可以发现,SBE值最高为1.056,最低为-0.645;SBE值>0的有33个,占50.8%,<0的有32个,占49.2%,平均值为0.00。因此乌龙江东岸江滨复合型绿地景观美景度所受公众喜好整体一般。

3.3 江滨绿地景观评价模型

将整体SBE值作为因变量,15个分解的景观要素作为自变量,使用SPSS 22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运用Stepwise计算规则,运算6次,筛选出了与SBE值相关性最大的6个因子进行评价模型的构建,相较于其他9个景观要素,天空比X2、沙滩比X3、亲水性X5、植物生长状况X6、色彩对比度X10、景观硬度X14更显著地影响着不同公众对乌龙江东岸江滨复合型绿地景观的感知喜好(表6~表8),可建立绿地景观评价模型为:SBE=0.081 X2+0.162 X3+0.158 X5+0.103 X6-0.094 X10-0.058 X14-0.487 (R2=0.613,P<0.005)。

表5 整体SBE值

表6 模型摘要

表7 方差分析

表8 系数a

回归标准化残差图与正态分布直方图在图像显示上趋势基本一致(图2)。残差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图3)。回归标准化残差落在一个稳定区间内,其区间大小与方差一致(图4)。对模型进行相关系数的F检验,得到F=15.281(P<0.005),结果为显著,t检验均为显著或极显著,因此筛选的6个景观要素与SBE值之间有极显著的相关性,本模型可作为乌龙江东岸江滨复合型绿地景观美景度的预测模型。

图2 回归标准化的直方图

3.3 评价模型分析

根据评价模型6个因子的系数值可以计算得到各景观要素对江滨绿地美景度的贡献率,由大到小依次为沙滩比X3(24.7%)>亲水性X5(24.1%)>植物生长状况X6(15.7%)>色彩对比度X10(14.3%)>天空比X2(12.3%)>景观硬度X14(8.8%)。

图3 回归标准化残差的正态P-P

研究表明,“沙滩比X3”是对江滨绿地美景度贡献率最大的一个因子,达24.7%,且与美景度呈正向相关。江滨沙滩的营造,棕榈科植物的栽植,结合宽阔的乌龙江河面,形成了一派椰风海岸的景象,沙滩公园因此成为复合型绿地中周边居民、学生假期休憩玩耍的首选地。65张景观照片中SBE值最高的6张照片有1/2为沙滩区拍摄,可见公众对仿海滩式景观的感知喜好强烈,对于江滨绿地的规划设计,河畔沙滩游憩区的营造可以成为不错的创意选择。

图4 回归标准化残差散点图

“亲水性X3”是对江滨绿地美景度贡献率第2大的因子,达24.1%,且与美景度呈正向相关,江滨复合型绿地中能看到河面的拍摄区域更能得到公众们的喜爱。有学者认为兼有陆地与水生环境双重特征的滨水区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对区域设置适当的休闲设施同时注重水生植物的搭配,可以形成充满活力极具吸引力的滨水空间,往往能成为城市的象征[19-20],如杭州西湖、大理洱海等。因此滨水景观的营造对提升绿地吸引力极为重要,而本次研究对象之一的乌龙江湿地公园河岸漫长,美景度却并不高,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滨水区域的处理不够细致,沿岸休闲空间较少,部分滨水区密植高大的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阻挡了游人视线,亲水性大大降低。建议疏植高大植物,林下栽植芦竹(Arundodonax)、蒲苇(Cortaderiaselloana)、旱伞草(Cyperusalternifolius)、香蒲(Typhaorientalis)等水生植物,在丰富林冠线的同时,增加区域亲水性,同时增设滨水休闲空间,以提高绿地活力。

“植物生长状况X6”因子对江滨绿地美景度贡献率排第3,贡献率为15.7%,且与美景度呈正向相关。结果表明,景观内植物体态优美,枯枝败叶较少,叶片色泽光亮,能增强公众对空间的喜爱,反之,孱弱的植物状态给人以杂乱缺乏活力的感觉,这大大降低了公众对绿地的喜好程度。乌龙江东岸江滨复合型绿地部分区域植物景观缺乏养护修剪,导致部分植物枝条蔓生,部分植物枝条稀疏败落,缺乏活力与整体性,对整体景观的美景度影响较大。建议加大植物景观的养护管理,优化植物立地条件,选用适宜5种进行景观营造,以此提升绿地整体吸引力。

“色彩对比度X10”因子对江滨绿地美景度贡献率排第4,贡献率为14.3%,且与美景度呈负相关。结果表明,绿地内各景观元素如植物、道路、小品、设施等的综合色彩对比度不宜过于强烈,杂乱且过于鲜艳的颜色会大大降低公众对景观的喜好程度,景观整体色彩和谐、有秩序、对比适中更有益于提升景观吸引力,这与李星[21]的研究结果相似。因此,绿地建设中应多加考虑各景观元素的颜色选取,合理搭配、协调整体,不应出现过于刺激的颜色,如鲜艳的雕塑、告示牌等,以免造成景观的色彩污染。

“天空比X2”因子对江滨绿地美景度贡献率排第5,贡献率为12.3%,且与美景度呈正向相关。结果表明,天空在视野中出现的比例能提升公众对江滨绿地景观的感知喜好程度,反之较为郁闭的滨水空间美景度不高。开阔的水面和天空能舒缓游人心情,因此,减少滨水空间郁闭程度,丰富林冠线,使植物景观、水面与天空有机结合,形成开阔的亲水场景,有利于提高江滨绿地的美景度。

“景观硬度X14”因子对江滨绿地美景度贡献率排最后,贡献率为8.8%,且与美景度呈负相关。锐角具有激烈的视觉刺激,在过往的景观设计中,一直被视为需要谨慎考虑的景观元素,因其特殊性,其在设计中的运用具有挑战性[22-23]。本研究表明,所选基地绿地景观中的锐角元素并未得到公众的喜爱,锐角的不安全性与不稳定性给人以紧张感,这降低了评分者的好感。在景观的设计中,锐角并不是绝不可以使用的元素,在相应的情境下,锐角也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因此在设计时应发挥创造性,合理使用锐角元素来进行景观的提升。

3.4 优质样地景观分析

在评价使用的65张景观照片中,P13、P18和P56 3张景观照片最受公众喜爱,其SBE得分依次为1.056、0.589和0.498,3个拍摄样地的景观表现充分说明了筛选的6个景观要素在江滨复合型绿地营造中的重要作用。如图5所示,SBE得分最高的样地为P13,位于沙滩公园,其沙滩与天空的视野占比很高,几乎各占据视野的1/2,配合极佳的亲水性及数株生长良好的棕榈科植物,营造了优异的仿海滩景观,成为了儿童嬉戏、学生游玩、家庭野餐的首选地,深受公众喜爱。SBE值排在第2位的是P18(图6),位于沙滩公园,样地亲水性极佳,植物丰富有序且生长良好,人工小品的构筑多使用木、石、茅草等较为温和的材质,凉亭屋顶的锐角也由覆盖的茅草进行了柔化,景观整体色彩平衡,材质柔和,休憩性极佳。SBE值排在第3位的是P56(图7),同样位于沙滩公园,视野中沙滩与天空占比较高,且场地亲水性良好,凉亭、泳池的点缀使样地海滩风格的营造较为成功,是受众多游人喜爱的游玩地点,但视野中部分植物生长状况较差,加之远处建筑物提高了样地的景观硬度,拉低了部分公众好感。结合对这3处优质样地景观的分析可以发现,6个筛选的景观要素对公众喜好作出了良好的解释,沙滩公园较其他几座公园更受公众喜爱,滨水仿海滩空间的营造值得尝试,色彩和谐,材质温和的休闲场所更受公众欢迎。

图5 样地照片P13

图6 样地照片P18

图7 样地照片P56

4 结论与讨论

研究采用美景度评价法对福州市乌龙江东岸江滨复合型绿地景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整块狭长型复合型绿地整体景观水平一般,部分区域景观质量不高,同时也存有较受周边居民、学生欢迎的景点,整体景观质量仍有提升空间。对于整个复合型绿地,公众感知较为强烈的为沙滩比、亲水性、植物生长状况、色彩对比度、天空比、景观硬度这6个景观要素。并发现了在江滨绿地营造椰风海岸氛围的空间能够显著提高区域活力与吸引力;选取适当的水生植物营造江滨植物景观,在滨水区增设休闲设施,在提高区域亲水性的同时能够提升公众喜好;加强绿地植物景观的修剪与养护,提升植物姿态,有利于提升景观美景度;开阔的水面与天空的有机结合也是江滨绿地的一大优势,值得发掘其景观价值;另外,在景观设计中应避免使用过杂过艳毫无秩序性的色彩搭配,景观元素中锐角的使用也应多加注意,景观整体的协调与稳定是提升公众喜好的关键。

美景度作为较成熟的景观评价方法之一,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对于关键问题具有十分明显的指示性,然而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照片拍摄质量、拍摄光线、角度等多因素影响[6,24]。同时,复合型绿地因各区域功能性差异,其景观特点具有相对独立性,本研究仅对绿地不同区域景观要素对美景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于绿地景观区域特色化及整体设计风格一体化的分析仍有待研究。

猜你喜欢
江滨乌龙美景
阴差阳错闹乌龙
筼筜美景
休妻用狠招
吃虾记
乌龙泄密事件
独特美景
海洋美景
引力波探测的“大乌龙”
田园美景
暗恋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