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低质低效核桃林的改造研究

2021-04-08 08:28周玉宏
林业勘查设计 2021年2期
关键词:低质低产核桃树

周玉宏

(辽宁省凌源市北炉乡林业服务站,辽宁 凌源 122516)

核桃在我国的栽植历史悠久,经济、生态效益高,是我国的主要经济林树种之一。受到冬季绝对低温的影响,核桃栽植具有地域上的限制,辽宁省是我国核桃栽植的北界,主要分布在辽宁省西部、南部地区。近年来,在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带动下,辽宁省启动了千万亩经济林工程、青山工程等,朝阳市的核桃种植面积大幅提高[1]。截止到2018年,朝阳市的核桃栽植面积达到386.7hm2,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核桃是喜水肥的树种,比较耐粗放管理,但长期以来,很多农户栽植后忽视管理,尤其是一些实生核桃,常年不施肥,任其自然生长,导致核桃树势弱,而且病害严重,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制约了当地核桃产业的发展。通过长期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对低产核桃林进行技术改造,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成效。

1 改造地区域概况

改造地位于凌源市三十家子镇小孤山村,属于低山丘陵区,地形比较复杂,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土壤主要为黄褐土,土层深厚。该区域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全年无霜期214~234d,平均气温13.5~16.3℃,年均降水量312mm。改造地低质低产核桃林大约有12hm2,多数是实生苗栽植,多年没有进行过修剪、施肥等管理,林地的杂草茂密,核桃树病虫害严重,树势生长弱,核桃干果产量及品质低。

2 主要改造技术

2.1 插皮嫁接

在实验地内选择生长旺盛,树龄在3-5a,单株高3~5m的核桃树作砧木,选择品质好、产量高的早实品种辽宁1号、辽宁3号、辽瑞丰作为嫁接品种。采用成活率高、新枝不易劈裂的插皮接法,在4月上旬进行嫁接。在砧木的主、侧枝光秃无枝条处,横切一刀,直达木质部,再在横切口的中间向下划口,长度3~4cm,接穗的削面朝里,插入砧木的皮层与木质部之间,要适当“留白”,利于接口愈合。嫁接后要及时查看接头是否出现积水现象,如有积水要及时的进行放水,同时及时的抹除萌蘖,减少养分消耗,促进嫁接部位愈合,嫁接成活后的管理按照常规进行[2]。

2.2 整形修剪

核桃落叶后到第二年春季萌芽前进行,干性强的植株修成主干疏层形,将整树按照生长状况分为2~3层,层与层间距50~60cm,每株核桃树保留5~7个主枝,每层的主枝上选择3~4个侧枝做永久侧枝,侧枝间距35~60cm。干性较弱的品种可以根据树势修成开心形,每株保留4~5个主枝,每个主枝保留5~6个侧枝,将多余的枝条伐除,这种树形通风条件良好,便于管理,成形快[3]。

2.3 施肥改土及病虫害防治

2.3.1 施肥

春秋季节结合除草对于核桃园进行深翻,更好的疏松土壤。在秋冬季采用沟施有机肥法,提高园内的土壤肥力,每株施腐熟有机肥15~20kg,促进核桃的根系发育。春季可以在核桃萌芽后施尿素,采用穴施法,每穴施0.3~0.5kg,花期可以追施磷肥,提高坐果率。通过施肥改土为核桃树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提高其生长质量。

2.3.2 病虫害防治

针对核桃举肢蛾、核桃银象等病虫害主要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在冬初利用石硫合剂对树干进行涂白,防止害虫入土越冬,同时对核桃园内的杂草以及修剪后的枯枝等进行及时清理,减少害虫的越冬场所。在核桃的生长季,可以悬挂杀虫板或安装光谱杀虫灯诱杀,虫害严重时,可以结合害虫的特性,在核桃树周围进行撒药,或用敌百虫乳油1000倍液对核桃树的枝叶进行喷施[4]。

3 核桃技术改造后的效果分析

3.1 嫁接的成活率

在嫁接的区域随机选择了6个不同坡位的核桃树进行取样,经过调查发现,核桃树嫁接的平均成活率在89.0%。说明低质低产核桃树在嫁接改造后成活率比较高,能满足实际的生产需要,而且嫁接后的管理对于成活率也有重要的作用(表1)。

表1 核桃的嫁接成活率调查Tab.1 Investigation on Grafting Survival Rate of Walnut

3.2 核桃的产量

在核桃的成熟期,对6个小区的低产改造树和近邻的未进行改造的树进行调查,每个调查小区随机选择改造和未改造的树各40株。通过调查结果表明,进行改造后核桃树的平均单株结果数在112个,比未进行改造的核桃树单株结果数62个果实高80.6%。改造后平均单株的鲜果总重7.6kg,比未进行改造的单株鲜果总重4.1kg高85.3%,说明进行改造后核桃的单株结果数以及产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表2)。

表2 核桃技术改造前后的产量对比Tab.2 Comparison of Walnut Yield before and after Technical Transformation

3.3 核桃果实的外观性状

核桃的外部特征主要是坚果三径、果形指数、平均单果干重、果壳厚度以及果仁重等,这些指标特征对于核桃的价格有很大的影响。改造区域的低产核桃林在改造前,大多数是实生繁殖,具有品种比较杂、农家品种多、果实大小不一、品质差等特点。技术改造后,采用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培育的辽宁1号、辽宁3号等优良品种进行嫁接,果个增大,品质优良,核桃的外观性状有了明显的提高,改造前后的核桃坚果外观性状比较(表3)。

表3 技术改造前后核桃坚果外观性状比较Tab.3 Comparison of Walnut Appearance Characters before and after Technical Transformation

从表3可以看出,未改造前,核桃的坚果大小不均、果仁饱满度较低,有干瘪的现象,技术改造后核桃的坚果比较大,外形美观均匀,单果干重提高了26.9%,核桃的皮薄,果仁均重8.07g,果仁饱满,色泽鲜亮,表明低质低效核桃林改造后的核桃果实的产量以及品质等都有较大的提高。

3.4 降低了病虫害发生率

改造前,由于疏于管理,核桃林病虫害严重,核桃举肢蛾、云斑天牛以及核桃黑斑病、炭疽病等发生比较严重,导致核桃的产量低,经济效益低。在进行技术改造后,加强了对核桃树的抚育管理,通过加强施肥改土来增加土壤肥力,科学整形修剪等改造措施提高核桃树的树势,让树体长势强壮,增强了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同时,根据核桃树的常发病虫害,加强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利用有效的措施降低了病虫害发生率[5]。

4 结论

通过对实生低质低效核桃林进行技术改造,利用高接换优、加强施肥、整形修剪以及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提高了核桃的产量及品质。与改造前相比,改造后的核桃单株结果数以及产量、坚果的果形、果壳厚度、单仁重等性状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善,因此,低质低效核桃林的改良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可以满足现阶段核桃种植的需求,可以在朝阳地区以及环境相近的地区进行推广,为低质低产核桃林的提质增效技术改造提供参考意见。

猜你喜欢
低质低产核桃树
低产枣园如何改造
高海拔区核桃树体器官养分累积、分配及生长发育特征
核桃整形修剪技术及注意事项
低质煤分选提质的分析研究
想离离不了,想过过不好——低质婚姻面面观
走出“低质婚姻”的雾霾
我与核桃树的相遇
林下种植低产林改造的技术措施
关于鸡东县国有林场低产林改造的要点
老核桃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