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调查中物证损毁原因及防范措施探讨

2021-04-08 20:19刘一锡辽宁省沈阳市消防救援支队
消防界(电子版) 2021年23期
关键词:起因物证火灾事故

■ 刘一锡 辽宁省沈阳市消防救援支队

要分析导致事故的原因,消防部门就要掌握现场的相关物证,通过对物证的分析还原事故的起因、发生确切时间、着火源和定损以及人员伤亡等有效信息。所谓物证,可以是某些物件,但也可能只是模糊的痕迹,调查人员要根据取证来判断。所以尽量保护好现场以及物证,是后续对事故进行调查的重要举措。但是,现场救援的不确定因素太多,消防队员的主要任务是救火,难免破坏到事故现场和相关的物证,造成后期调查工作的不顺畅。因此,应组织专门的工作人员去现场搜集物证,并且保证其完好性,才能为调查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一、事故调查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第一,研究火灾事故的物证或者对现场痕迹的存留工作,就是为了掌握火灾的具体起因。经过化验、科学分析和鉴定,得出数据,然后才可采取措施,防止以后类似的事故重演。并且,对物证等因素加以分析和测试,可提高相关人员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所以,火灾调查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事故预防作用。

第二,调查工作应秉承客观公正的原则,否则就会失去意义。造成火灾事故的原因很多,有人为和客观的因素。假若是前者,就要找到有力证据,用法律武器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不仅要维护人民的利益,还要对那些违法行为起到警示和震慑的作用,保障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所以,调查工作务必要公平取证,不能主观捏造[1]。

第三,留存好现场的物证或引发火灾的过火痕迹。调查工作要保护好现场痕迹和相关物证,抓紧时间调查分析,进行数据比对,得出事故起因,进而采取防范措施,以便降低类似事故发生的概率。进行现场取证时,要仔细查验物品和场地的整体环境,科学推测事故的起因,切不可主观臆断。勤于分析各次事故的成因,总结经验,系统定制预防措施,避免相同情况的出现。

二、调查时,相关物证被损的主要原因

一般情况下,调查工作难度很大,主要是由于救援工作结束后,现场环境复杂凌乱,较难从中找到有力物证。所以,保护好关键物证并有效提取是很迫切的工作。但在消防队员进行实际救援的过程中,难免会破坏一些物品和重要痕迹,导致物证损坏。

(一)调查取证时物证被损毁

通常,发生火灾事故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进行现场勘验和调查,主要包含初步、环境、专项和细项勘查四大步骤。在现场,勘察人员要依据过火痕迹和燃烧物质判断着火点,保留和提取物证,作为后期调查的证据。在勘查环境时,对建筑外围也要重视起来,因为救援过程中,消防队员首要任务是救火,对建筑物外围的保护程度不够,再加上群众的围观或特殊状况的发生,都会破坏火场的外部环境,对取证不利。勘察人员在进行初步勘察时,由于个别原因的漏项或失误,也会造成关键材料的缺失,后续再收集将会难上加难。个别勘查人员由于经验不足,没有按照规定流程提取物证,也会致使关键物件丢失,影响事故起因的定性,造成无法划分责任的局面。

(二)调查人员搜集提取物证的方式不对

火灾调查人员要在发生火灾事故后,去现场采集物证。这个过程对调查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很高,假如提取方式不正确,势必会破坏物证的完整性。例如,调查人员在现场任意搬动相关物品,检查不仔细,粗心大意,导致液体泄漏或物品包装密封不严,造成物证二次损毁,就会阻碍勘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在事故现场,一些调查人员取证意识不强,搬动物品时操作不当,没有形成规范的工作流程,导致细节被遗漏。按照正确的做法,调查人员要提前拍视频或照片,并画出现场草图,在确定安全的情况下,再进行挪动和取证工作[2]。

(三)送检前保存不当,致使物证损毁

拿去检验前,要用专门的保护袋或容器保管物证。个别调查人员不注意物证的保管,会引起丢失或损毁。像一些残留的物件或碎片是有必要封闭起来的,以防被氧化或损毁。物证本已经脆弱不堪,要是不加以保护,就会二度受损。在火灾现场提取的重要物证和资料,是调查研究事故的关键依据,尤其是相关档案、现场笔录和勘定结论等,都要由专人保管,并注意选择好地点和环境,做好分类工作。一些还没有结论的调查资料要归档,长期备案,决不能随手丢弃,以备随时复查调查。

(四)其他原因

现阶段,火灾调查人员的职业素养参差不齐,专业仪器配备不全,调查手段和技术还有待提高。作为一项专业性比较高的工作,势必要求火灾调查人员有较高的业务水平。由于个人能力的差异,有些调查人员在进行取证后,分析不出事故起因,反而破坏了现场的环境。有时,配备的检测设备不够先进,也没有专业的物证保管基地,加上人员素质问题,导致现场物证损毁严重无法提取[3]。

三、在事故调查时,防止物证损毁的办法

为了减少因物证被损毁造成的调查中断,就必须制定防止调查过程中物证损毁的措施和制度,确保物证顺利提取。

(一)到现场调查取证时,要保护好物证

在进行调查时,勘验和检查现场环境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可直接采集到相关的证据,为找到事故原因打下基础。但前提条件是要确保现场环境完好,破坏程度最小。所以,在进行现场勘验和调查之前,应尽可能地保护好内外部环境,减少因围观的群众或消防人员对场地的破坏而导致的物证被毁。另外,需要挪动和清除物品时,要提前拍好视频和照片,争取保证现场的原始状态。

(二)提高调查人员和取证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应激反应

火灾事故的发生原因很复杂,波及面也很广。因此,为了推动调查工作顺利进行,有必要科学系统地对事故调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整体的防范意识与实操技能,学会拍照、画图等专业的取证方式,使这支队伍更加高效。此外,也要要求调查人员按程序严格操作,准确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理位置及着火点等要素,让后续的调查工作有据可依,提升效率和专业度。

(三)单独建立物证保管区域

现场提取物证完成后,要严密保管。根据物证管理的相关办法,消防部门要设立专门的保管室保管这些物品,还要指定专人看管,并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物证的完好性。在提取和存放过程中要严格登记,方便后续的检验和调查。

(四)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条件下提取物证

事故现场的取证工作要细致谨慎,减少错误的发生,取证和调查人员要依法行事,熟悉法律法规。一般规定,调查取证工作要满足2人同时在场的条件,以防人为因素导致环境的破坏,保证采集物证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四、结语

证明火灾现场起火原因的一些物品和痕迹便是火灾的物证。因为工作疏漏导致物证损毁,会对后期的勘验调查工作造成严重影响。本文讨论分析了物证损毁的因素,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有助于提升事故调查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技能,强化其物证保护意识,以便为调查工作提供有力证据,有效而及时地处理突发事件,避免同类事故发生。

猜你喜欢
起因物证火灾事故
一起亡人火灾事故原因的认定
对烟头引发火灾事故的调查
一起船舶火灾事故起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演员中心制”戏剧始于北宋的新物证
莫名的火灾事故
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引发的思考
试论物证在烟草行政处罚中的适用
原野侦探课 第三节 关键物证
浅谈刑事案件物证的保护
津海关事件起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