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职业教育需求调查与分析

2021-04-08 15:05王艳芬
职教通讯 2021年1期
关键词:农村居民职业教育影响因素

王艳芬

摘 要:农村居民的职业培训需求是影响农村职业教育供给的主要因素,也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能动因素。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H镇农村居民技能需求情况为个案开展调研,分析该镇职业培训的开展现状及农户技能需求特征,结合该镇农村职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最后提出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以提升农村职业教育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经济产业发展。

关键词:农村居民;职业教育;技能需求;影响因素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在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性也比以往明显增强。分流后的农村劳动力由于工作岗位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对职业教育的技能需求也存在很大差异[1]。农村职业教育需求可分为社会和个体需求两类,社会需求是为满足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由政府等部门根据当地经济发展规划的农村职业教育培训总目标和任务;个体需求则是农村居民从自身需求出发,为实现个人的生存发展产生的知识、技能学习需求。个体需求既带有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时代特征,又具有个体差异和区域特色,是影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基于此,本文以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H镇(以下简称H镇)农户技能需求情况为个案开展调研,分析该镇农村职业培训的开展现状和农户职业技能需求情况,结合该镇农村职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农户技能需求特征,对影响农村居民职业教育需求的因素进行探讨,提出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H镇农村居民职业培训开展情况

农户的个体需求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需求是决定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供给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在了解H镇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调研获取农户的个体技能培训需求和政府部门职业培训开展情况等基本信息,以分析该镇政府部门的职业培训供给是否满足农户技能培训需求。

(一)H镇产业发展情况

H镇位于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中北部,全镇行政区域面积200平方千米,2018年,该镇辖11个行政村,87个自然村,全镇实有耕地36 733亩。乡村经济发展、农户实现脱贫致富主要依靠乡村产业。近年来,该镇以增加农户收入为主旨,以特色产业培植为重点,立足市场和镇情,根据区位优势培植五大产业。(1)绿色产业。该镇立足市场,依靠龙头企业和实型协会来发展绿色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2)经济林果产业。在多年的产业发展中,该镇形成了以青枣为核心,带动品质优良的橙子、芒果和葡萄等热带林果种植的经济林果产业。(3)畜牧业。该镇引导农户改革传统饲养方式,并对产、供、销三个环节进行了引导和管理。(4)非公经济。该镇围绕产业建设、农产品加工等项目,抓好招商引资工作。(5)劳务经济。该镇注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抓好劳务输出人员培训工作,建立健全劳动输出工作机制。

(二)职业培训开展类型

H镇职业培训涵盖了基本种类,但非农技能培训少。据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农科站及该镇村委会、基层党支部介绍,该镇职业教育培训类型有针对农村务农居民开展的农业技能培训和非农技能培训、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就业培训和通用语言培训三类。(1)针对农村务农居民开展的农业技能培训和非农技能培训。农业技能培训有根据本地种植业开展的技术培训,如栽培、管理、土壤改良、施肥、病虫害诊断防治和产品储存加工培训;养殖業有开展繁育、防病防疫等培训。非农技能有烹饪、护理、理发、电工电焊和砌墙粉刷等培训。(2)关于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就业培训。根据劳动力转移的类型——离土不离乡的就地转移、季节性转移、跨地域流动转移三类,可分为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两类。技能性培训是对所从事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的培训;引导性培训是针对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如何寻找就业岗位等知识开展的培训。(3)通用语言培训主要是为了促进居民之间的沟通交流。该镇居住着傈僳族、彝族、傣族、苗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三)职业培训供给主体分析

从农村职业教育供给行为主体划分,H镇职业培训的供给主体有政府相关部门、职业学校及民间组织三方。(1)政府行为有以县农业局、农广校和工会等部门提供的农业技术推广为主的职业培训。政府作为组织者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培训,还负责购买第三方培训服务及遴选第三方培训机构开展技能培训。政府组织的培训(开班)次数相对另两种培训而言占据主体地位。(2)学校行为主要是县级职教中心根据政府文件规定的服务区域经济职责而开展的农村职业教育培训,此类培训次数所占比例极小,一年仅有三四次;此外就是夜校开展的培训。(3)民间培训分为传统的民间学徒制培训和乡镇用人单位开展的岗前培训。传统的学徒制培训是居民学习一门技艺的首选方式,岗前培训是企业行业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对劳动者开展的就业所需技能培训。

(四)职业培训开展方式

H镇农村居民职业培训有政府部门开展调查摸底统计和村民自己提出需求技能上报两种形式,并以政府部门开展的自上而下的培训方式为主。一是县级政府部门开展的摸底调查。县级政府部门根据上级下达的职业技能培训帮扶目标和总任务,派遣相关人员下乡摸底调查居民的培训需求,主要是和村级干部对接。村小组统计居民的职业培训需求等信息并上报,政府部门根据当地产业发展需求整合培训技能内容,由村干部宣传培训消息,吸引有意向者报名,然后政府根据报名人数开展相应班次的职业技能培训。同时,村委会及村支部等负责本村的扶贫工作,重点关注本村的贫困家庭,为其提供培训教育、实现精准扶贫。二是村民向村委会反映农业技能和非农技能两方面的个体需求。村委会作为村级单位负责收集和整理技能需求情况等信息,然后将信息反映给县级政府部门;政府部门组织农广校、农科站及职业学校,或者购买第三方服务、委托第三方机构等部门开展培训。一般而言,农户提出的培训技能需求较少,主要以政府部门开展摸底调查、整合上级培训任务分配的数量指标开展技能培训为主。

二、H镇农村居民职业教育需求分析

农户的职业教育需求是政府部门开展职业培训主要考虑的因素。以H镇为个案,分析农村居民的技能需求特征可为政府相关部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供参考依据,实现政府部门职业培训供给与农户职业技能需求的精准对接。

(一)H镇农村居民职业培训意愿特征

在职业培训需求上,一是该镇居民的显性职业教育需求小,潜在非农技能培训需求有待激发。居民的培训开展主要以接受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的技能培训为主,主动提出技能需求培训的意识不强。虽然有85%的农户表示愿意学习一门新技能,但由于受到文化知识视野的局限,很难想到除生产种植和养殖产业以外的技能。二是青年群体参与职业培训的意愿较强,相对于中老年农户而言参与积极性较高;党员同志积极响应政府部门开展的技能培训,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意愿高于普通群众。三是在参与技能培训的意愿上,男女农户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别。总体而言,该镇居民除了在种养殖农业方面存在显性技能培训需求外,还存在大量潜在的非农技能需求,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予以引导激发,发挥农村职业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H镇农村居民职业培训需求特征

1.在培训费用方面,居民多倾向于参加免费的技能培训。政府部门组织的培训属于公益性培训,对农村居民都是免费的,而且还给予参与培训居民一定的劳务补贴费;同时,培训中有专门针对农村贫困户开展的精准扶贫培训。对于缴费参与培训的问题,少数农户表示能接受缴纳一定培训费用。此外,想学一技之长谋生的农户大多是参加民间师徒培训,而绝大多数居民因经济条件及视野的局限多安于现状,未意识到对自身进行人力资源投资从而提升整体技能水平。

2.在培训方式的选择上,相对于理论培训而言,农户更倾向于劳动现场如田地里的实践指导培训。在具体的培训方式上,居民依托网络平台开展的在线培训少,对于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户而言,解决问题更多地是自己通过手机网络查找。此外,有些村落也通过广播站等形式开展相关培训。参加过理论培训的居民表示,培训者讲授的部分内容根本不适用于本地特殊情况,还有人认为讲授的内容与自己所知不符合。这表明,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要联系实际,与农户已有知识背景相符合。

3.在培训地点的选择上,居民多选择就近培训。培训地点根据情况分为县、镇、村级培训,培训喜好依次为本村劳动现场、镇上和县城。多数居民选择本村作为培训地点是基于参加方便、不会耽误务农时间且易于与参加人员沟通。但相比之下,青年居民更愿意去县城参加技能培训,认为县城的培训效果好、内容更有吸引力、培训方式更符合自己。居民对劳动工作现场实践指导类培训的认可度高,认为培训氛围好,说明培训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培训地点的选择。

4.在培训时间的喜好方面,居民多数选择在农闲时间。由于留守农村居民多数以农业收入作为唯一经济来源,不想耽误务农时间参加培训,因此,多数居民希望在晚上、雨天或种养殖季节性需要时开展培训。这对培训时间的组织以及培训教师的时间安排提出了要求,需要均衡两者的时间开展培训。在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这些外出务工人员会选择在外出务工前临时参加培训,或者政府部门根据行业企业招工时间,提前开展培训。

(三)H镇农村职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组织开展培训不系统。参加过技能培训的农户认为开展的职业培训不系统、零散,学不到技能;少数农户虽未参加过技能培训却有参加培训意愿,但没有定期、专门的培训以及专门提供培训的机构组织。由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开展的培训大多在县市,在村镇上开展的培训次数一年大概有七到八次。由于政府组织的培训比较零散且具有间歇性,农户对政府部门组织的培训认可度不高,且农户对农村职业教育的作用、价值认识不深。由于信息来源渠道较为封闭,他们若要寻求长期、有效的培训,主要是参加传统的学徒制培训,并认为这种学习过程更为系统、连贯,学习方式更适合自己接受和理解。

2.新产品技术使用率低。由于新产品技术的使用风险较高,存在不可预期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科技的运用,进而影响到农户掌握新知识技能的潜在需求。农户对农产品信息的获取主要是农产品中间收购商和当地市场等途径,农产品市场供需信息缺乏导致新产品供给滞后市场需求。同时,由于新技术产品的使用存在一定风险,农户倾向于稳定经济收入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新技术新产品使用的需求。作为“理性人”的居民,他们愿意种植新产品和使用新技术,但前提是本地农业大户使用新技术或者新产品,且带来的受益高或者几乎没有风险,否则是不会轻易冒险尝试的。农户对新产品新技术的使用需求低,阻碍了农村职业培训的发展。

3.未开展创业相关培训。农村居民由于技术和资金方面的缺乏,承包土地成为农业大户的人员少。H镇的土地多半被河南外地商承包,承包商每年给予当地农户3 000元/亩承包费,聘请专业技术团队进行管理,并在种养殖季节性时期雇佣当地居民为其工作。大多数农户选择租出土地,仅留少量土地自己耕种作为经济生活来源。因此,政府部门可以根据区域特点,对回乡创业和部分留守农村的中青年农户开展创业培训,为其提供贷款扶持和技术、管理销售培训,促使本地居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乡村振兴需要乡村产业支撑,乡村产业规模化发展需要新时代的种养殖大户,即新型职业农民。

4.无具体的培训考核机制。政府部门未制定具体的培训考核机制导致了农户的职业培训效果不明显。农村职业教育培训效果需要通过考核结果反映,而考核主体、评价指标的缺失使农村职业技能培训还停留在量的覆盖上,未能深入并有质的提高。不健全的考核机制和评价指标导致培训的内容重复而又多杂,居民缺乏热情、参与程度不高,培训流于形式、效果不明显。居民对于开展的培训能否使其学到一技之长不抱希望,因此,政府部门要建立评价指标对培训内容进行验收,否则会使培训资金产生不了应有作用,造成资源浪费。

三、农村居民职业教育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作为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H镇农村居民的职业培训开展情况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因此,本文基于该镇农户职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培训需求特征,对影响农村居民职业教育需求的以下因素进行分析。

(一)思想观念

农村是一个相对封闭落后的地域,思想文化意识对农户职业教育观念的影响非常显著。在农业技术方面,农村居民通过老一辈经验传授和自己多年种养殖业的摸索,积累了种养殖技术和加工技术方面的知识、经验,对新产品新技术的使用率低,因此对农业技能方面的培训需求较小。在非农技能培训方面,由于农户受到自身文化背景、视野的局限,部分农户虽有学习新技能的潜在需求,但潜在需求未能转化为显性需求。政府部门虽然根据当地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规划了技能培训,但选择支付一定费用习得技能的居民少,趋于获得稳定经济收入、安于现状的居民多。对于部分需要技能技术的工作而言,农户由于固有身份的影响,会有知识存储不够、学习能力弱等思想,这些都反映出传统观念对农户接受职业教育的影响。

(二)农户主导产业

农户家庭的支柱产业与农户的职业教育需求关系密切。农户可以同时经营种植、养殖、服务业和外出务工等,但其中只有一个是支柱产业,农户从中获得收入作为生活开支的主要来源。以养殖和服务业为支柱产业的农户接受技能培训的需求往往高于以从事传统种植业为主导的农户,他们参加培训的积极性相对较高,技能培训需求也高。工作岗位技能需求的不同也导致培训需求的差异大,主导产业为非农产业的农户就普遍对职业培训表现出较高的需求,如从事经商和服务业的农户,而从事种植业、建筑业等行业的农户对职业培训的需求相对较小[2]。这表明农户的主导产业影响着农村职业教育的需求与发展。

(三)职业培训效果收益

职业培训对农户的有用程度高、经济效益大,居民的需求就越高,两者之间呈现明显的相关性。培训效果收益可以用培训对居民自身和其子女的有用程度和能力提升来反映。在培训中学到的技能为农户从事产业生产、加工所需或能提升其经济效益时,农户参加培训的积极性高;如果开展的技能培训为其自身带来的经济效益不高、听不懂培训内容的便不会参加培训,产生学习新技能无用思想。此外,农村职业教育对农户子女的能力提升程度越大,其需求程度就明显高于自身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这是因为,大多数农村居民都是理性人,在其作出是否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决定时,会考虑参与职业培训投入给自己带来多大的收益,当参与培训的收益明显且大于投入时就会决定接受职业教育[3]。

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建议

农村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前提是提供有效、高质量的培训服务,以增加农户收入、促进乡村经济产业发展。在开展农村职业培训工作时,应注意从以下四方面提升质量。

(一)政府部门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的宣传和引导,激发农村职业培训的潜在需求与发展空间

政府相关部门应承担起宣传责任,提高农户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农村发展需要职业教育,但当农户所从事的工作不需要技术以及由于新产品、新技术的使用率低等因素导致农户培训需求小时,农村职业培训的现有需求和潜在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这也使得我国农村职业教育还远没有发挥其潜在价值,给农户带来的实效作用不明显[4]。农村居民对职业教育的潜在需求向现实需求的转化受经济条件和文化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政府部门首先要重视职业教育服务乡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同时注重宣传国家助力农村发展及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提升农户对职业教育增收致富作用的认识。政府相关部门可以村、镇为单位展开政策宣传,提高农户对职业培训的重视程度;同时,注重农业大户如种粮、蔬菜种植、果树栽培、养殖大户的带头宣传、领导作用,激发农户的潜在技能需求,尤其是非农技能需求。其次,政府部门要注重拓宽农户获取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的途径,帮助农户获取最新的市场供求信息;鼓励农户使用新技术、新产品对接市场需求,拓宽农村职业培训发展空间。最后,政府部门在开展技能扶贫工作中需注重提升农户思想观念,使农户摒弃“等、靠、扶”传统观念的束缚,实现农户思想观念与技能水平的整体素质提升。

(二)注重职业培训内容的多元实用性,提升农户参与度

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影响农户参与的积极性。因此,应注重培训内容的多元实用,发挥农村职业教育既提供农业技能又提供非农业服务的双重属性作用。

1.在农业技能培训上,培训内容要因地制宜。由于农村年轻人大多外地务工,村镇留守人员基本以中老年人为主,所以要以50岁以下的农户为培训主力军。要根据区域地理优势和主导产业突出培训重点,推广农产业相关科技和新产品应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收益。

2.在非农技能培训上,要以从农业生产部门转移到非农生产部门的人员为培训重点对象,通过职业培训使其迅速掌握城镇化进程中工業、服务业岗位所需技能,实现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除政府部门开展的培训外,要鼓励当地用人单位和企业开展岗前培训[2]。

3.培训内容要注重技能与文化思想水平提升并重。在注重专业技能、农业技术、经营销售等实用技能培训的同时,政府部门还要加强国家政策法规、安全卫生、网络知识及文化常识等知识的培训,提高农户的思想意识、文化素养。

(三)在职业培训中增加创业培训,实现乡村产业规模化发展

要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依靠产业发展,当下我国农户从事的种养殖业规模小、零散,尚未形成规模,所以难以支撑乡村产业发展。学者石伟平认为,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将“传统农民”加以引导使其成功转变为“新型职业农民”。要通过农村职业培训提高一批、吸引发展一批,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5]。

我国农村劳动力分流后,多数农村居民选择进城务工定居,留守本地从事农业和规模化经营的农户少,因而土地的耕种利用越来越少,转包、出租土地现象日益增多。但是,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开始出现劳动力回流现象,他们包括退伍军人、在外务工返乡创业人员、尚未就业的大学生等群体。鼓励农户自主创业和经营生产,有助于农村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户收入,推动农村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6]。因此,针对这些群体,首先,政府部门需在农村职业培训中开展创业培训,对有意自主创业的人员提供产、供、销环节的系统培训。其次,当地政府要开展创业培训宣传,充当鼓励者角色对自主创业人员给予资金和技术上的帮扶支持。最后,国家层面可以出台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政策红利,以及金融信贷、农业保险和生产扶持政策[7],为其解决创业致富过程中的资金短缺问题。

(四)完善农村职业培训机制,提升培训效果

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是一项大工程,涉及较多部门。因此,必须整合培训教育资源,对其进行统筹规划,为农户提供系统性职业培训。

1.形成多方参与的培训机制。首先,政府部门要发挥自身在开展职业培训中的组织协调作用,根据当地经济产业发展及农户培训需求,构建由政府部门牵头,职业学校、培训机构、涉农行业企业多方参的培训机制,加强各部门工作的配合与协作;共同制定符合当地发展需求的技能培训计划,合理统筹使用各方资源。其次,政府在购买第三方培训服务时,要加强对培训机构软硬件条件的评估考核,确保师资、培训内容等符合要求。

2.健全培训考核机制。政府部门要制定完善的培训考核机制,确定考核主体、评价指标体系。首先,由于政府购买的第三方培训机构既是培训者又是考核者,因此应成立由多方參与的第三方监督评价组织对培训机构进行考核,并根据机构的培训效果对其发放财政补贴。其次,对参与培训的农户制定考核指标,如在考核方式上可以采取技能考核为主,对考核合格者给予经费补贴,提升其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以提升我国农村职业培训供给质量。

参考文献:

[1]杜娟.当前农村劳动力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及职业教育的应对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4(9):168-169.

[2]吕德宏,李平女.新形势下农民职业教育需求调查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1):236-237.

[3]张智敏,唐昌海,姚延芹.影响农村人口职业技术教育需求的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7(3):21-31.

[4]王玉苗,孙志河.农村居民职业教育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4):15-17.

[5]农业部.关于印发《“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的通知[Z].2017-01-09.

[6]陈国久.农村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1(1):62-63.

[7]秦程现,杨嵩.乡村振兴视角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及应对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20(7):54-59.

[责任编辑    曹   稳]

猜你喜欢
农村居民职业教育影响因素
70年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40倍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研究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