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在ICU病房中的价值

2021-04-09 11:36连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广东连州5134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6期
关键词:支气管镜插管气管

连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广东 连州 5134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在ICU病房中的价值。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入住连州市人民医院ICU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经口气管插管,实验组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插管时间、VAS评分、咪达唑仑每日使用剂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一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病房中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可以缩短插管时间,延长使用时间,操作的成功率高,使用期间并发症少。

气管插管在ICU患者的抢救中非常关键,可建立人工气道,保持呼吸道畅通,维持机体的正常供氧,并及时将气管内分泌物和异物吸出,是抢救的重要手段及保护和维持重要器官功能的首要措施[1]。目前临床气管插管包括经口气管插管和经鼻气管插管,经口气管插管使用较多,但是对于一些无法进行经口插管的患者需要实施经鼻气管插管。而患者自身病情危重,无法配合气管插管的实施,临床应用受限。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可以在直视状态实施操作,更加安全便捷,可以提高插管成功概率和安全性。本文对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在ICU病房中的价值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入住连州市人民医院ICU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0~72岁,平均(61.13±4.76)岁,APACHEⅡ评分12~30分,平均APACHEⅡ评分(21.34±2.52)分。实验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0~72岁,平均(61.33±4.69)岁,APACHEⅡ评分13~30分,平均APACHEⅡ评分(21.87±2.49)分。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可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取平卧位,头稍后仰,检查患者口腔是否有异物及假牙,取出假牙及固定松动的牙齿。开放气道,先用简易人工呼吸球囊辅助通气,改善患者缺氧情况,使SaO2尽量保持在95%以上。从患者右口角插入喉镜,然后移向中线后向前进,见到会厌后挑起会厌,充分暴露声门,右手持带有管芯且有一定弯度的气管导管,在直视下通过声门,拔出管芯后继续将导管前送,插入深度以门齿为准,成人一般为22~24cm,将气囊充气,置入牙垫,退出镜片,使用听诊器对两侧肺部呼吸音进行检查,如呼吸音对称则将气管固定,如存在异常的问题,则需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查[2]。

实验组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确定患者插管一侧鼻腔通畅,使用呋麻滴鼻液滴入鼻腔内,促使鼻甲黏膜血管收缩,之后将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滴入鼻腔内和喷雾喷洒于喉部。完成麻醉之后将2~3滴石蜡滴于无菌支气管镜的内壁,防止导管、纤维支气管镜之间的摩擦,之后再将导管套于纤维支气管镜外侧,并在纤维支气管镜、导管下段涂抹液体石蜡油,由助手扶住气管导管[3],放于纤维支气管镜上端位置,将纤维支气管镜通过鼻腔置入,经过声门进入气管,对于通道内的分泌物可通过负压吸引方式吸出,观察纤维支气管镜前端情况,至隆突上2~3cm时可以将气管导管纤维支气管镜放入气道内部,直至到达气管导管前端隆突上方2.5~3cm,确定气管导管的前端到达支气管内部,一般气管导管进入在25~28cm,外部裸露4~5cm,之后将纤维支气管镜退出,向气囊内注气,使用胶布对导管进行固定[4]。

在手术结束之后两组均需要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纠正呼吸衰竭。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插管质量,通过操作时间、疼痛评分、镇定剂每日使用剂量进行分析。其中疼痛评分以VAS视觉模糊评分法获得,分值在0~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严重;对比两组一次插管成功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进行分析;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喉痉挛、心律失常、呼吸骤停和支气管痉挛。

1.4 统计学分析

各观察指标数据均为定性资料,用[n(%)]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使用(±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经SPSS22.0统计学软包统计分析后,若对比结果差异显著且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插管质量

实验组插管时间、VAS评分、咪达唑仑每日使用剂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插管质量比较(±s)

表1. 插管质量比较(±s)

组别 插管时间(s) VAS评分(分) 咪达唑仑每日使用剂量(mg)对照组(n=30) 158.45±37.12 3.14±0.23 51.23±21.33实验组(n=30) 141.54±22.76 2.11±0.15 35.13±17.22 t 2.127 20.545 3.217 P 0.038 0.000 0.002

2.2 插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一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插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人工气道的建立对于ICU患者的抢救非常关键,可以纠正呼吸衰竭的问题,以解除机体的危险状态。目前人工气道的建立方式较多,其中应用较为广泛地为经口气管插管,操作简单便捷,有利于排痰,但是该方法在使用期间也存在一定的禁忌症,对于张口困难、口腔空间较小、无法后仰患者不可使用。而且在喉镜的直视下进行操作不利于口腔的护理,因此考虑经鼻气管插管[5]。

针对本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可以实现整个操作的可视化,明确解剖结构,确定导管位置,防止因为反复插管或者插管误差导致的各种并发症,减少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等问题,而且插管的成功率较高,对于肥胖、颌面部以及颈部骨折也具有适应性[6];该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对气管的刺激性较小,操作过程中不会受到体位的影响,在仰卧位、半卧位以及侧卧位状态下均可进行操作,患者耐受性增加,更加容易固定,而且导管可以留置的时间较长;纤维支气管镜的使用,可以对气管内的分泌物进行观察,并且通过负压方式将分泌物吸出,可以减少气道阻力,提升操作成功率[7]。而且对肺部和气管内的分泌物清除可以改善肺部通气功能,控制感染,因此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也得到显著改善,发生率降低。

综上可见,ICU病房中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可以缩短插管时间,延长使用时间,操作的成功率高,使用期间并发症少。

猜你喜欢
支气管镜插管气管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超声小探头引导下经支气管镜活检对于肺外周病变诊断价值
新型多功能气管切开堵管器的制作与应用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经支气管镜活检联合刷检对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价值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
吸入式气管滴注法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