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院出生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超声筛查探析

2021-04-09 11:36程元辉陈阿阮骆菲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6期
关键词:髋臼骨性股骨头

程元辉 陈阿阮 骆菲

1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上海 200011)

2 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 (海南 海口 570000)

内容提要: 目的:对超声综合筛查产院出生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方法进行探讨,为临床诊断工作的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产科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出生确诊的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78例,均经外院小儿骨科确诊。所有患儿均接受髋部超声检查,并对诊断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和统计。结果:78例DDH患儿经超声筛查符合确诊髋关节半脱位有32例,全脱位有5例,髋关节发育不良30例,关节松弛11例。结论:运用超声对产院出生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进行筛查,能帮助患儿及时确诊和治疗,提高预后效果。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是一种新生婴儿出生缺陷异常的髋关节发育性病变,主要是指其在出生时髋关节出现了异常或者不成熟,并在出生后病情得到继续恶化的情况,包含了轻微的髋关节不稳定、不成熟发展到髋关节脱位的一系列病变的过程[1]。为了有效减少髋关节的坏死和发育异常,运用超声检查技术开展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早期筛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目前,国内外很多学者通过研究也表明对新生儿行髋关节超声的早期筛查能够保障后期的诊断与治疗良好的预后。因此,对新出生婴儿的早期DDH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个月内的婴儿髋关节处于开始负重前,这时的髋臼具有较强的可塑造性,是最佳治疗时期。本文将本院0~3个月78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儿超声筛查的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在本院产科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出生确诊的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78例,其中男34例,女44例,年龄0~3个月。对其在临床体检中呈现阳性(臀纹不对称、大腿纹不对称、双下肢不等长、髋关节外展受限、斜颈以及肢体畸形等患儿)行髋关节的超声检查。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行髋部超声检查,采用飞利浦cx50超声诊断仪器,探头频率设置为3~5MHz。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对患儿应用镇静剂,让患儿处于平卧,将其骶部垫高,或者让患儿处于侧卧位。家长全程要在检查的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家长扶持患儿使其患肢曲髋、屈膝呈90°。探头从患儿股骨大转子的外侧开始,长轴与肢体轴线保持平行,左股骨头与髋臼行冠状面检测,切面应始终扫过髋臼中心位置,以确保股骨头与髋臼之间为最大半径[3]。以上将为髋关节的冠状切面标准声像图。进而在这个图中观察以下五项指标:①髋臼窝骨性外部结构;②骨性髋臼的外缘形态;③髋臼盂缘的纤维软骨形态;④测量基线与骨性髋顶线之间的夹角(α角)和;⑤基线与髋臼软骨缘之间的斜线夹角(β角)。对于诊断关节囊松弛和不稳定的髋关节以及髋关节半脱位的患儿,临床医师还需要在超声检测时给予手法向外对股骨轴加压,并运用超声显示清晰观察股骨头与髋臼位置的改变情况。所有患儿均需要做双侧髋关节的超声诊断,以有效掌握髋臼发育程度,分析出可能潜在的病变[4]。并对所有患儿均行外科会诊以进一步确诊。

1.3 诊断标准

通过综合测量α、β角与股骨头直径D,最后运用Graf法对诊断髋关节发育异常分型,且超声仪器可以自动对α与β角进行计算,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Graf法对DDH超声诊断的分型

2.结果

本组对78例DDH患儿进行髋部超声检查,其结果诊断出髋关节半脱位有32例,全脱位有5例,髋关节发育不良30例,关节松弛11例。其中30例髋关节发育不良中包含了生理性骨发育迟缓6例、3个月内的骨性发育不良7例、3个月以上的骨性发育迟缓11例、高危髋关节2例以及不稳定髋关节4例。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DDH患儿超声诊断结果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学者对出生婴儿髋关节发育性不良DDH的深入研究,逐步对其病因、病理以及病程等方面有了大致的了解。1992年北美小儿外科学会就将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更名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并通过研究得出虽然很多患儿在出生时都具有不同程度的髋关节不稳定现象,但最终发展为髋关节脱位的人数较少,且患儿在分娩时所出现的不利状态以及出生后在不正确的襁褓方式下发展为髋关节的脱位。导致DDH发病的因素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家族史、妊娠合并羊水过少以及宫内胎位、多胎妊娠等都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5]。因此,及早明确病因,及早诊断及治疗对于改善患儿的预后和运功功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80年,澳大利亚小儿矫形外科医生Graf首先运用报告的形式对婴儿DDH进行了静态B超仪器的测定,对得到的髋关节冠状面声像图进行深入研究,进而提出了Graf测量方法。很多学者先后对其运用Graf对DDH的诊断方式进行了分析,得出DDH早期的超声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的结论。超声波检查技术在对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筛查和应用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且其所利用的界面成像原理,能够很好地穿透软组织,进而能有效清晰观察到新出生婴儿的髋关节发育情况。同时超声检查不会对患儿造成创伤性损伤、操作简便、费用较低,并能对新生儿的髋部行动态检查,可以对获取的髋关节标准图像展开测量,还能对患儿髋关节发育情况展开准确的评价,是获取髋关节形态结构的一种重要检查手段。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髋关节的结构会不断成熟、骨性会发生改变,对超声检查过程中的超声波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影响超声医师对髋关节形态结构观察的清晰度,因此其无法作为一种对患儿髋关异常长期跟踪的检查方式。但是超声仍然对6个月以上1岁以内患儿髋关节异常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可以显示软骨纤维盂唇形态、评估髋关节稳定程度,进而为其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后的良好预后提供保障。

本次研究中,通过运用超声对产院出生的新生患儿DDH的筛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78例DDH患儿中,确诊髋关节半脱位有32例,全脱位有5例,髋关节发育不良30例,关节松弛11例。并运用Graf检查法测量基线、骨顶线、α、β角对患儿的检查结果进行分型诊断,该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且观测项目也很全面。超声自带的仪器能够对α、β角进行计算。在检查实际过程中应注意标准切面的掌握,多次测量α、β角,以减少误差,提高诊断效率。在股骨头与髋臼最大冠状切面标准图中,通过计算α、β角能够有效评价髋臼的稳定与脱位情况。DDH的超声诊断直接决定着患儿接受治疗与否,过于积极的干预则会导致医学资源的浪费,过于保守的治疗则可能导致患儿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导致预后变差。因此,就需要借助超声对产院出生婴儿进行及早地筛查,从而达到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目的。

总之,在产院出生婴儿DDH的超声筛查中,由于其没有放射性损害,操作简便,并且临床诊断率高等特点,并能借助超声对软骨和软组织结构进行明确观察,在监测髋关节位置、稳定性以及形态学改变等方面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髋臼骨性股骨头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PRP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肩盂骨性Bankart损伤骨缺损测量研究进展
关节镜下治疗肘关节骨性关节炎伴僵硬短期疗效观察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改良髋臼横韧带定位法植入髋臼假体的准确性研究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多孔钽杯及钽金属垫块在Paprosky Ⅲ、Ⅳ型髋臼缺损翻修中的应用研究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