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预防肢体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2021-04-09 11:36天津市泰达医院天津300457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6期
关键词:治疗仪二聚体肢体

天津市泰达医院 (天津 300457)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在预防肢体深静脉血栓的过程中脉冲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06例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根据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参照组有患者53例,其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服务,试验组有患者53例,其在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加用脉冲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D-二聚体浓度、住院时间以及肢体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均与参照组患者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脉冲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减低了肢体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深静脉血栓是血液在深静脉内非正常凝结的一种状态,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以肢体为主要的发病位置[1]。导致肢体深静脉血栓出现的主要原因包括血液高凝状态、流速减慢以及血管内壁损伤等[2],最为常见的就是创伤性手术,其在骨科手术后最为常见。如果不能给予及时的预防和干预则会导致肺栓塞等情况的出现,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辅助治疗干预措施[3]。本文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06例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分析了在预防肢体深静脉血栓的过程中脉冲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临床应用效果,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06例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根据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3例。试验组中男性、女性患者的例数分别为34例、19例,患者年龄36~69岁,平均(52.4±3.6)岁,胫骨骨折患者有12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有9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有9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有8例,髋部骨折患者有6例,胸椎手术患者有5例,其他患者有4例;参照组中男性、女性患者的例数分别为36例、17例,患者年龄35~68岁,平均(51.8±3.4)岁,胫骨骨折患者有13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有1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有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有8例,髋部骨折患者有6例,胸椎手术患者有5例,其他患者有3例。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处理与分析后发现,试验组患者与参照组患者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行组间比较。

1.2 方法

1.2.1 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应该耐心的将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以及可能会导致的后果告知患者和家属,引起其重视。同时,也应该抬高患者的双侧下肢,并定时进行按摩,以改善血液循环,指导患者行早期肢体被动活动,并在其病情好转后逐渐转变为主动活动,在此基础上也应该按照医嘱常规使用抗凝药物。

1.2.2 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加用脉冲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具体的方法如下:首先,在治疗前应该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明确,将此项操作的目的、方法等告知患者和家属.疏导其负性情绪,取得其理解和配合。其次,应该协助患者选择舒适的体位和与患者足部尺码相符合的充气垫,佩戴好后予以妥善固定,避免松动和脱落。之后行充气导管连接,茎脉冲压力设定在40~60mmHg,脉冲持续时间为3s,每次的间隔时间为10s,压力的调整以患者的肢体舒适度为最佳,避免压力过高所导致的肢体疼痛不适。每天治疗2次,每次的治疗时间为1h,连续治疗7d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本次实验研究中两组患者观察指标分别为D-二聚体浓度、住院时间以及肢体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

护理满意度借助医院自制“护理服务评价表”[4]进行评定,采用百分制进行,共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维度,非常满意评分介于80~100分,比较满意评分介于60~79分,不满意评分在60分以下,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

1.4 统计学分析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工具为统计学软件SPSS19.0,D-二聚体浓度、住院时间的表示、检验方法分别为均数标准差(±s)和独立样本t,肢体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的表示、检验方法分别为百分比(%)和卡方(χ2),P<0.05为统计学差异显著的标准。

2.结果

2.1 两组患者D-二聚体浓度和住院时间比较

试验组有患者53例,其D-二聚体浓度和住院时间分别为(0.79±0.24)mg/L、(1.98±0.32)d;参照组有患者53例,其D-二聚体浓度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1.23±2.36)mg/L、(15.64±2.41)d,对比分析两组患者D-二聚体浓度和住院时间发现,试验组患者与参照组患者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肢体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试验组53例患者中出现肢体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有1例,其肢体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9%;参照组53例患者中出现肢体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有9例,其肢体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7.0%,试验组患者肢体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与参照组患者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护理满意度对比

试验组患者与参照组患者相比,其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护理满意度对比分析

3.讨论

肢体深静脉血栓属于临床较为常见和多发的一种血管性疾病,其在骨科手术患者中比较常见,可能会导致患者肺栓塞等情况,如果不能给予及时的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会留下血栓后综合征[5],对患者的治疗、恢复与生活质量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与伤害。因此,在为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应该在护理服务的同时加用一些针对性的辅助干预措施,以减少甚至深静脉血栓情况的出现[6]。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属于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辅助治疗设备,以被动且均匀的按摩作用来加快血液中代谢废物、炎症以及致痛因素的吸收,对防治肌肉收缩和增加血液含氧量有着积极的作用,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因为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疾病[7]。在为骨科手术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运用更好地实现了肢体按摩与被动活动,避免了护理人员对深静脉血栓预防不到位的情况,促进了患者的术后康复,由此可见,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防治肢体深静脉血栓的过程中有着显著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为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应用脉冲空气波压力治疗仪不仅仅可以降低其D-二聚体浓度,同时也减低肢体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具有较为理想的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治疗仪二聚体肢体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CA153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两种试剂D-二聚体检测值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值的相关性研究
一种基于MSP430的半导体激光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