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流管固定装置在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的应用

2021-04-09 11:36深圳市松岗人民医院广东深圳518105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6期
关键词:管用固定装置颅脑

深圳市松岗人民医院 (广东 深圳 518105)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引流管固定装置在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术后采用引流管固定装置固定制动引流管,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固定引流管。对比两组患者的引流量、置管用时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引流量更多,置管、切口愈合和患者清醒用时更短,VAS评分更低(均P<0.05)。研究组患者在术后24h和术后72h的颅内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术后使用引流管固定装置,有效地提高引流量,缩短置管时间,促进切口愈合和患者清醒,降低疼痛程度与颅内压水平,该装置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颅脑损伤的发生是强烈的外力撞击、打击等所导致,如果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容易引发脑疝,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但是该手术的成功不仅与手术本身有关,同时也受到围术期引流管的护理效果的影响[2]。手术后常常需要放置引流管,避免出现脑水肿。但引流时间较长,疼痛程度显著,会影响到患者术后依从性[3]。且患者术后容易出现神志不清、烦躁不安的现象,往往出现自行拔管的可能,导致伤口流血、感染等,增加了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难度[4]。本文将能有效避免非计划性拔管、局部感染等问题出现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在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的应用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8月~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组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中有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范围在35~62岁,平均(48.51±10.26)岁;疾病类型:单纯性影迷下血肿18例,迟发性血肿13例,颅内血肿伴脑挫伤9例。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范围在33~63岁,平均(48.72±10.38)岁;疾病类型:单纯性影迷下血肿20例,迟发性血肿12例,颅内血肿伴脑挫伤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一步展开比较。

1.2 方法

研究组术后采用引流管固定装置固定制动引流管,对患者实施常规的镇静、四肢约束等措施。将患者的头部抬高,使用引流管固定装置,其材质为天然乳胶,其形状为楔形,两侧开直径为5cm的圆孔,将引流管固定装置放置在患者的头部下侧。将引流管穿过固定装置上的圆孔,使用含氯的消毒剂对引流管进行消毒擦拭。

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方法固定引流管,对患者实施常规的镇静、四肢约束等措施。帮助患者采取坐位,将引流管进行常规固定后,做好相关标签记录。叮嘱患者家属不可随意调节引流高度,不可随意拉扯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引流量、置管用时、切口愈合用时、患者清醒用时、VAS评分和颅内压水平。

VAS评分:最低分0分为无痛,最高分10分为疼痛剧烈[5]。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引流量、置管用时、切口愈合用时、患者清醒用时、VAS评分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引流量更多,置管、切口愈合和患者清醒用时更短,VAS评分更低(均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引流量、置管用时、切口愈合用时、患者清醒用时、VAS评分(±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引流量、置管用时、切口愈合用时、患者清醒用时、VAS评分(±s)

组别 例数 引流量(mL) 置管用时(d) 切口愈合用时(d) 患者清醒用时(h) VAS评分(分)研究组 40 231.19±26.57 2.59±0.42 6.42±1.15 22.31±2.15 2.65±0.29对照组 40 195.72±24.61 3.32±0.58 8.65±1.19 25.72±2.21 4.52±0.61 t 6.194 6.447 8.523 6.995 17.510 P<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颅内压水平变化情况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术前与术后12h的颅内压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在术后24h和术后72h的颅内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颅内压水平变化情况(±s)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颅内压水平变化情况(±s)

术后72h(mmHg)研究组 40 62.45±3.46 35.18±3.88 29.36±2.08 12.65±2.88对照组 40 63.08±3.51 36.75±4.15 31.15±2.76 20.19±3.05 t 0.808 1.748 3.276 11.368 P 0.421 0.084 0.002 0.000组别 例数 术前(mmHg)术后12h(mmHg)术后24h(mmHg)

3.讨论

颅脑损伤患者的围术期引流管的护理效果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进而关系到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满意度[6]。因为术后存在疼痛、烦躁不安、神志不清等现象,患者容易出现非计划性拔管,会导致患者头颅伤口甚至颅内感染,一些患者还会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对引流管的固定十分重要。

本研究所采用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具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引流管外周套管,另一部分是皮肤强力敷贴。引流管外周套管含有中央开孔的可以开合的两个半球形薄胶板及二者之间的粘连卡扣组成。半球形薄胶板的一面覆有粘性海绵,有粘连卡扣与皮肤强力敷贴相连。皮肤强力敷贴上设有用于进出引流管的出孔及面积可以较大的固定于头部皮肤上的敷贴。两个半球形薄胶板方便开合,有助于行引流管出皮肤处的消毒,避免局部感染,避免皮肤缝合,减少痛苦。并且该固定装置的材质柔软,并且透气性良好,使用舒适,能够确保患者使用该装置的依从性。此次研究中,与常规引流管固定方式下的患者相比,采用固定装置进行引流管固定的患者,其引流量更多,置管、切口愈合和患者清醒用时更短,VAS评分更低,术后颅内压恢复降低程度更为显著。表明引流管固定装置运用于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术后引流管固定中,对患者的术后康复具有促进作用。在使用引流管固定装置时,应当加强巡视,多询问患者的感受,有利于及时发现患者的不适进行及时调整;另外需要做好引流管的清洁和干燥处理。

综上所述,在颅脑损伤患者术后使用引流管固定装置,能有效制动引流管,能有效提高引流量,缩短置管时间,促进切口愈合和患者清醒,降低疼痛程度与颅内压水平,该装置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猜你喜欢
管用固定装置颅脑
食管癌患者两种固定装置摆位误差及计划靶区外扩值探讨
神奇!一次施肥管用“一生”
环路热管用双孔毛细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旋转滑动式全程监控摄像机固定装置
如此妙招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一种无伪影小动物头部成像固定装置的设计
大型客车座椅固定装置强度的有限元分析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