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动态增强成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对囊实性卵巢肿瘤的诊断分析

2021-04-09 11:36宁夏宝石花医院宁夏银川750006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6期
关键词:实性造影剂良性

宁夏宝石花医院 (宁夏 银川 750006)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成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对囊实性卵巢肿瘤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87例初诊为囊实性卵巢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MRI动态增强成像检查及弥散加权(DWI)检查。比较MRI增强成像、DWI及两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及良性与恶性囊实性卵巢肿瘤表观扩散系数(ADC)。结果:MRI动态增强联合DWI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MRI动态增强与DWI单一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动态增强成像与弥散加权成像均对囊实性卵巢肿瘤诊断有着较高的诊断效能,但两者联合诊断效能更好。

卵巢癌属于临床常见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该病发病率较高,病死率占妇科疾病50%,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但由于该病早期缺乏明显症状,导致确诊时已发生转移,发展为晚期,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早确诊,早治疗,对囊实性卵巢肿瘤有着重要意义。目前临床对于该病主要采取MRI、超声等影像技术进行检测,其中MRI具有分辨率高,多平面显示肿瘤的优点,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MRI动态增强成像(DCE-MR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也被广泛应用,诊断效能进一步得到提升[2]。增强成像是通过注射对比剂后,再进行MRI扫描,以获得更清晰的成像。而DWI可对水分子微观运动进行检测,并通过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DC)进行量化诊断[3]。两者诊断侧重点不同,如将两者结合使用对于患者早期确诊有着积极意义。鉴于此,本研究通过观察MRI动态增强成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对囊实性卵巢肿瘤的诊断效能,旨在未来指导对囊实性卵巢肿瘤的诊断,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87例初诊为囊实性卵巢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1~78岁,平均(45.76±8.34)岁。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无MRI检查禁忌证;②临床均表现为经期疼痛或下腹部压痛;③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有MRI检查禁忌症者;②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③存在其他恶性肿瘤史者。

1.3 方法

帮助患者取仰卧位,使用磁共振成像系统MRI System(西门子Avanto-DOT)对患者进行检查。检查前叮嘱患者憋尿,当检查时膀胱处于充盈状态,扫描范围设定为:膈顶至耻骨水平位置。先进行常规平扫,包括横轴位T1W1、横轴位T2W1,矢状位T2W1,扫描厚度为4~5cm;①DWI:扫描参数设定:TR/TE:500ms/77ms,层厚为:5mm,FOV:306mm×306mm,b=0,800s/mm;②DCE-MRI:扫描截面T1-vibe-fs扫描,参数为TR/TE:4.09ms/1.39ms,层厚为:3.5mm,FOV:260mm×260mm,反转角为:2°与15°,然后使用造影剂注射器injector (国械注进20142065492,造影剂注射器injector)采取静脉注射方式,注入二乙烯三胺五乙酸钆造影剂(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0.1mmol/kg,并注射20mL生理盐水,扫描参数为:TR/TE5.08ms/1.77ms,厚度为3.5mm,FOV:260mm×260mm,采集35次。

1.4 图像分析

将获得的DWI图像进行处理,以获取表观扩散系数(ADC),由两名5年以上影像工作经验的医师进行双盲分析,观察病灶信号强度及信号特点,在ADC图上测量实性部分及良性部分ADC值,尽量避开囊性区,感兴趣区(ROI)选取范围<15mm²,取三次测量平均值。

1.5 观察指标

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I动态增强成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的诊断效能。

1.6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术后病理结果

87例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恶性45例,良性42例,其中恶性病变中,浆液性囊腺癌23例,黏液性囊腺瘤8例,透明细胞癌6例,交界性肿瘤3例,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5例;良性病变:浆液性囊腺癌20例,黏液性囊腺瘤9例,卵泡膜纤维瘤5例,囊腺性纤维瘤5例,纤维瘤3例。

2.2 MRI动态增强、DWI及MRI动态增强联合DWI病理结果MRI动态增强联合DWI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MRI动态增强与DWI单一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4。

表1. MRI动态增强检查结果 (n)

表2. DWI检查结果 (n)

表3. MRI动态增强联合DWI检查结果 (n)

表4. 特异度、敏感度及准确度比较 (%)

2.3 良性及恶性囊实性卵巢瘤DWI ADC值

检测后,发现良性实性部分、囊性部分ADC值均高于恶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良性及恶性囊实性卵巢瘤DWI ADC值比较 (±s,mm²/s)

表5. 良性及恶性囊实性卵巢瘤DWI ADC值比较 (±s,mm²/s)

性质 实性部分 囊性部分恶性(n=45) 998.47±302.48 2680.71±374.52良性(n=42) 1685.84±437.62 2849.39±385.73 t 8.571 2.069 P 0.001 0.042

3.讨论

卵巢癌发病原因至今未明,但多认为与遗传、内分泌有关,该病发病率较高,属于妇科第二常见恶性肿瘤[4]。如能早发现早治疗,将对患者治疗成功率及预后有着重要意义。DCR-MRI具有无创特点,患者接受程度高,其可通过超快速成像技术,对造影剂在血管内循环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通过造影剂的动力学特征对组织及肿瘤血管机构进行评价分析,可从肿瘤脉管系统中获得ROI数据,为医师提供更详细数据,为诊断提供依据[5]。而DWI是一种新型诊断手段,其可通过对水分子的微观运动进行诊断,并通过水分子弥散获取ADC值,对患者进行量化诊断,据相关研究显示,ADC值与组织的密度、内外间隙、数目等有关,如内外间隙小、数目多对分子活动进行限制,导致ADC值变小,肿瘤的性质不同,对ADC的影响也不同,因此可通过ADC至对肿瘤性质进行辨别。

本次研究显示,DCR-MRI联合DWI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两者单独诊断,表明两者联合使用能够有效提升诊断效能,对囊实性卵巢肿瘤患者有着更好的诊断价值。其原因在于,DWI通过ADC值对患者肿瘤图像进行量化,恶性肿瘤由于密度较高,排列较为密集,对于水分子的弥散活动有一定的限制效果,导致ADC值相对较低,本次研究显示,恶性肿瘤ADC值低于良性肿瘤,由此可对囊实性卵巢肿瘤的性质进行判断。而DCE-MRI通过造影剂来获取增强图像,并根据药代动力学对肿瘤功能特征进行分析,由于不同组织血液供应源及供应量不同,因此可通过造影剂的分布与清除时间对肿瘤性质进行判断。虽DCE-MRI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但据相关研究显示,其对肿瘤严重程度难以评估,而DWI成像易受血流灌溉影响,当b值上升时易出现伪影,影响医师判断,因此将两者联合使用对于医师诊断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MRI动态增强成像与弥散加权成像均对囊实性卵巢肿瘤诊断有着较高诊断效能,但两者联合诊断效能更好,可依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猜你喜欢
实性造影剂良性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实性结节的价值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4例临床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