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胸部CT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诊断

2021-04-09 11:36东港市中心医院辽宁丹东1183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6期
关键词:胸部支原体影像学

东港市中心医院 (辽宁 丹东 1183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胸部CT影像学特点,然后针对患儿CT的影像学检查并分析其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接受治疗的3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组,然后选取30例健康患儿作为对照组,对60例幼儿进行胸部CT检查,然后分析其影像特点。结果:对比两组患儿在CT扫描后影像学特征,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胸部CT影像学检查,可以精确地找出肺部异常的位置,推动治疗的有序性。

当患儿在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容易出现急性肺部炎症转变为支原体肺炎。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污染,导致患儿肺炎支原体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同时出现的感染情况和并发症导致病情极为严重,甚至影响患儿的正常生活[1]。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需要及早就医,对症治疗,才能更快的恢复健康,保证患儿的正常生活。它在一定程度上和单纯的反复性感冒临床症状较为相似,一般伴有咳嗽、咳痰、发热、出现无力等现象,极其容易出现一些误诊漏诊的机会,错过了肺炎支原体的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想要保证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能够更快的接受治疗,推动治疗的效率,保证治疗的质量。本文对本院接受治疗的3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分析其CT检查的不同特征,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报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3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当成研究组,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0~1岁,平均(5.19±3.2)个月,其中有重症7例,轻症肺炎23例;另选取近两年30例健康幼儿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0~1.2岁,平均(8.03±1.8)个月。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有:出现发热并持续了1~2周,同时,所有的患儿需要采用血常规、X线进行临床诊断。一旦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但并未确定其他病原体感染。对60例幼儿的家属需要签订CT扫描方案,保证所有幼儿在性别、年龄、各项生命体征上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幼儿均采用同样的CT扫描方式,借用飞利浦品牌的螺旋CT BRILANCE CT16进行扫描,电压在120kV、电流在220MA。扫描的范围需要从幼儿的胸廓到肺底,同时需要重点扫描患儿的肺间及其膈肌部位。一般层厚保持10mm左右,两组患儿在扫描可疑的部位时可以将层厚更改为2mm进行重新扫描,同时加强对扫描者先给予高压注射对比剂碘酒醇100mL,等待15s后继续扫描,然后分析两组幼儿扫描后影像学的特点,根据扫描数据和已知结果进行对比,判断其CT检查的准确度。

1.3 观察指标

一旦对幼儿的胸部CT扫描结束后需要观察对比两组幼儿的肺部出现异常的情况,观察幼儿的肺部是否出现阴影的现象。一旦出现阴影,需要观察其种类和阴影所占的比例情况。此外,需要观察出幼儿是否存在胸腔积液或者某部分增厚增粗等异常的现象。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的处理,计量资料利用均数正负标注值进行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研究两组幼儿扫描后CT辅助诊断情况

针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幼儿在确诊之后进行胸部CT扫描,对比两组患儿的情况是否一致,见表1。根据以上结果可以看出两组幼儿在确诊后进行胸部CT扫描,研究组患儿扫描后出现异常情况为100%与已知结果保持一致;对照组幼儿出现异常的情况为0,与已知情况一致,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两组患儿在扫描后影像学特征的对比 [n(%)]

2.2 研究组幼儿的病灶特征及其周围病变

对研究组幼儿在确诊之后进行胸部CT扫描,分析患儿出现异常情况的种类和比例,见表2。根据以上的结果可以看出研究组30例患儿中出现的支气管血管束增粗25.67%,实变影67.67%,它们明显高于胸腔积液、小叶间隔增厚和淋巴结肿大的现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研究组患儿的病灶特征及其周围病变

3.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同时环境污染的情况日益加剧,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患有肺炎支原体肺炎,尤其是在春、秋、冬三个季节交换时容易出现此病。伴随着幼儿的抵抗力比较差,容易传染,导致我国幼儿出现该病的几率较高,尤其是肺炎支原体主要感染于1岁以上的儿童[2]。人类对介于细胞和病毒之间的无细胞壁的病原体代表MP,它极为容易感染,一旦感染后会出现特异性抗体。如果患者是出现在婴儿时期第一次感染肺炎支原体,那么会产生极低的特异性抗体,在临床上的症状不明显。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会多次出现感染肺炎支原体的现象,同时体内的特异性抗体会不断增加,有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

目前,我国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主要的临床表现特征有:头痛、发热、无力、咳嗽、咳痰等。早期的肺炎和普通感冒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因此无明确的检测很难分清楚。本院以往判断肺炎支原体肺炎主要是根据X线检测结果、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是血液数据,但X线检测结果不是很准确,同时临床症状容易出现误判。这样一来,采用CT扫描影像可以更为准确地检查出患儿的肺部影响,异常位置可以表现得更为精准,清晰地呈现出阴影的形态。通过本文对3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胸部CT检测后发现出现异常的情况和已知结果保持一致,检测出的异常率与患儿体征的阳性率相比完全超出对照组。这样一来,表示成像可以作为辅助诊断的重要依据。通过此次研究表明,患儿经过CT扫描后出现的异常情况为100%和已知情况保持一致,同时对照组的幼儿无异常情况的出现,也与已知结果保持一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30例患儿中出现了支气血管束增粗(25.67%)、实变影(67.67%),两者明显高于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小叶间隔增厚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总的来说,胸部CT检查值得应用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诊断中,因此医学临床需积极推广和深入的。

4.小结

综上所述,通过胸部CT影像学检查,可以清楚地观察患儿出现肺部影像的成像特点,能够帮助医生准确地找出患儿肺部出现异常的部位。同时,胸部CT检查能够为医务人员提供更多准确的信息,协助医务人员对肺炎疾病的准确判断和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进而保证后期临床治疗的精确性,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辅助临床治疗的一大途径。CT检测能够保证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得到更有效、快速的治疗,减少临床上的误诊和漏诊现象。

猜你喜欢
胸部支原体影像学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胸部肿瘤放疗后椎体对99Tcm-MDP的摄取表现及分析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藏羊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鸡败血支原体的流行特点、鉴别诊断及防治
反复发烧、咳嗽,都是肺炎支原体惹的祸
双源CT大螺距扫描在胸部筛查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