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心”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那一抹亮丽的红色

2021-04-09 05:48团道里区委
新青年 2021年3期
关键词:隔离区双心服务队

团道里区委

“我家孩子要出国,请问新冠疫苗到哪里接种?”“我家水管漏水了,能帮我们联系维修吗?”“快递送来的蔬菜能帮忙送到单元门口吗?”居民需求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在道里区抗疫“双心”志愿服务站里,一个个生活中的需求问题从电话一端传来,又一个个被另一端的“双心”志愿者们全部解决。

1月22日,哈尔滨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将道里区工农地区划定为中风险地区,丽江社区实施封闭隔离。为了保证8000余户居民的正常生活,道里区委第一时间抽调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公安派出所、市场管理局、物业公司等部门,成立了道里区抗疫“双心”志愿者服务领导小组,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案,在24小时内急速应招志愿者30多人。其中包括机关干部、在校大学生、个体经营者和社区青年,组成道里区“双心”志愿者服务小分队,为方便市民辨认统一着红色志愿者马夹,同时开通“双心”志愿服务电话,为隔离区居民提供生活保障服务。

“您安心健康居家,我贴心为您服务。”这一暖心的服务主题随着一张张致居民的一封信传递到隔离区千家万户。身着红色马夹的服务志愿者伴随着需求电话铃声的响起,奔跑在方圆1.5平方公里的小区周围。进入志愿服务第二天,志愿者们都有了一定的经验,面对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他们已经能够熟练地回复和解决群众的基本需求。“我是中区7号楼隔离居民,订的蔬菜已送到小区1号门,请帮我送到1单元”“我是中区6号楼隔离居民,给老人订的高血压药请帮忙送到楼下”“中区22号楼居民家里漏水了,请帮忙找个维修工”。服务站的电话铃声每一次响起,都有一名志愿者奔跑在街道和小区楼宇之间。像人们视野中的一道道绚丽的彩虹,更像一股红色的暖流在隔离小区中流动,让居家隔离的居民感受到别样的温暖。

在“双心”志愿服务队中,有6名来自黑龙江省大众社工服务中心招募、培训的志愿者,他们坚持每天10个小时的志愿服务,主动承担了统筹协调内外勤服务组的职责,以高质高效的服务,为“双心”青年志愿服务队注入了团魂。

1月26日,坚守在服务热线旁的志愿者王雪,接到12号楼一位先生打来的热线,电话里说他70岁母亲患有肺癌,隔离期间维持生命的口服药用完了,一旦停药将有生命危险。这种药在药店里买不到,只能用老人的身份证到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找医生开,但是他们属于被隔离者无法去医院。听到这个诉求,志愿者路轶马上应答:“我开车了,可以去医院取药。”放下电话,两名志愿者按照防疫消毒程序取了老人的身份证,马不停蹄地奔驰10多公里,来到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挂号、开药、交款、取药,楼上楼下跑了几个来回,为了让老人早拿到药,二人连口水都没顾上喝,跑步到停车场驾车返回,将药安全地送到群力大道新城小区门口。当天气温零下10多摄氏度,两名志愿者在小区门口足足等了10多分钟,最后从隔离栏外双手将药递给老人的儿子。能够帮助一位七旬老人解决急需的用药问题,志愿者身上虽然冻透了,但心里却热乎乎的。

一件事,一群人,一条心!在新城小区隔离区里,这样一支由政府组织、志愿者参与的“双心”服务队,每天用他们贴心和爱心的行动换来隔离区居民的安心防疫。这些志愿者做的每一件事虽小,但从他们脸颊滴下的汗水却打动着每一位隔离区居民的心。虽日夜更迭,但有爱就会无畏前行,有愛就会生生不息。现在,疫情还未解除,这股“红色”暖流依然还在继续涌动。

猜你喜欢
隔离区双心服务队
江苏省射阳县的“书法拥军志愿服务队”
基于“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理论的双心医学与功能性室性期前收缩的关系探讨
“双心门诊”的双重呵护
福建省建成国内首批肉鸡无禽流感隔离区
自愿服务队忙到点上了!
“双心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病情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春运路上的“花甲服务队”
“双心医学”模式下社区老年心脏病患者的抑郁症状
“五老”志愿服务队为青少年办实事解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