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人迈克尔·罗森

2021-04-09 05:48GULU
新青年 2021年3期
关键词:埃迪罗森童书

GULU

直到在阿甲老师的微博中看到“迈克尔·罗森出院回家了”,才知道我最喜欢的儿童绘本作家感染新冠肺炎。在重症监护室住了48天之后,74岁的罗森挺过来了,他真是一个“不能被打败的人”。

作为英国当代儿童诗歌创作中最重要的人物,迈克尔·罗森还是一个孩子时,母亲便让他收听电台里的诗歌节目。成为一名诗人后,他写了很多诗歌鼓励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意去生活:拿一支画笔将天空画成绿色的,草地画成蓝色的……世界将变得不同,“色彩”在美国的拼写是color,在英国的拼写是colour,多了一个“u”意味着:你的色彩由你来定义。——嵌在这首诗标题“Colour”中的两“o”,让我想起罗森的眼睛。

写作之外,罗森还是一位表演工作者,凭幽默诙谐的朗诵方式走红网络。他那双会说话的眼睛,仿佛相声里的捧哏,无言地为他的表演穿针引线、递火点鞭。

在描述自己对《巧克力蛋糕》如何垂涎时,眼睛如同两个摆好的小碟子,急切地盼望着美味的到来;当故事讲到惊险处时,眼睛瞪起如铃铛,时刻准备“OH NO”“HOOOO WOOOO”地惊呼起来;当他平静地望着你,眼睛像门上装了两个猫眼,内心深处,开心的和伤心的罗森,正透过它们打量着世界。

总是以笑脸示人的罗森,经常是在假装快乐。在儿子于18岁那年亡故后,罗森将自己经历的伤痛写成《伤心书》(2004),与大小读者一起反思伤心和死亡。插画家昆廷·布莱克用简洁、深刻的线条为罗森的伤心赋形:软趴的乱发、杂乱的胡楂儿、枯萎的表情、塌斜的肩膀、佝偻的身躯……每一根线条都散发着无以名状的忧伤和绝望,而那双眼睛里,更是愁思乱如麻。

“最让我伤心的,是想到我儿子埃迪的那一刻……那时候,我就变成了这个模样,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罗森努力走出伤心:每天做一件让自己愉快的事,同朋友谈心,回忆母亲走在雨中的样子,埃迪笑啊笑啊笑不停的样子……伤心处处是,伤心人人有,伤心是难以纾解的情绪,它汹涌而至,慢慢消退,对伤心,要适应着,抗争着,活着。

“这既是一本追忆往昔的书,又是一本展望未来的书。”罗森的老友昆廷认为人们需要这样的书。《伤心书》的最后,罗森与相框里的埃迪默默相对,眼里依然幽暗如夜,但桌上的蜡火正灼灼燃烧着,如同希望一样。

“伤心是一块地/高爽又明亮/如同一片艳阳天/在我头顶上。”帮助人们走出“伤心地”的,正是伤心人罗森的书。

1997年,罗森将一首英国传统的野营歌改编成现代的猎熊故事《我们要去捉狗熊》。故事讲述的是爸爸领着4个孩子去猎熊,涉过河,走过烂泥地,穿过森林,闯过暴风雪。可是见到熊的那一刻,5个勇敢的猎人害怕了,仓皇跑回家。

“我们去猎熊/我们要去抓一只大的/多么美好的一天。”这本童书之所以连获数项国际大奖,受到无数家庭的欢迎,是因为它非常适合一家人阅读:寻着那些生动的象声词,家长领着孩子们排演了一幕童话诗剧,完成了一次想象中的冒险之旅。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的社区街道上出现一个名为“遇见小熊”的活动:各式各样的小玩偶,或站在窗前,或趴在树枝上,或坐在花园里,等着孩子们来寻找它们。这个为被疫情打乱生活的人们送去慰藉的活动,灵感来自迈克尔·罗森的童书《我们要去捉狗熊》。

猜你喜欢
埃迪罗森童书
斯坦利·罗森:分析中的形而上学
二手童书交换会
AR童书热的冷思考
做一个人生意的超市发罗森便利店亮相北京
英文原版童书推荐(0~2岁)
丢了两元钱的车
学生被殴离校出走,学校应承担什么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