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采空区输电线路如何治理

2021-04-11 22:24
当代化工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塔杆杆塔采空区

(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供用电分公司 山西 032000)

近年来,随着我国开展了全面的煤矿开采、建设,相应的线路以及布线成为了我国首要关注目标。在电力输送过程当中,其线路与煤矿开采的采空区进行了有效连接。迄今为止,以山西省为例,其采空区的线路接近千里,受影响线路达50多条。因此,采空区塌陷会导致我国居民的用电损失,影响线路的安全运行,更影响了后续煤矿开采的有效性。在调整过程当中,必须对整体的线路进行有效保障,针对于其变形等缺陷,实现完全优化。通过设计、修复等操作,实现全面改良,为后续工程提供有效参考。

1.采空区的基本概述以及沉陷特点分析

(1)采空区的基本概述。采空区通常在煤矿开采过程当中产生,对其形成原理进行分析,可以得知其“人为因素”或“天然地势运动”所产生的空洞。在矿山开采过程当中,采空区会使人员出现较大的安全问题,采集人员以及机械设备均有可能掉入采空区内部,受到重力伤害[1]。此外,采空区具有隐蔽性强、规律性差、采空区顶板掉落塌陷难以预测等特点,对后续工程造成了不小的阻碍。因此,如何对其进行量化判断,一直是我国技术人员的重点。通常对采空区的处理方法包含“崩落处理法”“充填处理法”“封闭处理法”。根据采空区的不同形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2)采空区的沉陷特点。煤矿采空区在煤矿开采后,会出现沉陷。因此,会导致其上方的岩石层失去支撑,破坏自有平衡状态,随后产生弯曲,出现断裂、坍塌的现象。采空区从变形至破坏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受某些因素影响,此过程也可迅速加快。例如,地震或人为因素等。对采空区的地表变形分析当中,当煤矿开采深度超过200m后,会出现地表移动以及变形性质。而部分地段会出现破裂现象,诱发采空区沉陷。此外,其地表沉陷时间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在煤矿开采8个月后,沉陷即可发生。沉陷量在第1年会达至总成降量的76%;第2年则为总沉陷量的13%;第3年则为总沉陷量的2%;第4年则为总沉陷量的1%。在三年内,即可完成96%的沉陷量。因此,在煤矿开采过程当中,必须对采矿区输电线路进行全面整理,以防止其出现后续的工程问题。

2.煤矿开采对地面输电杆塔的影响分析

(1)下沉导致的输电杆塔影响分析

煤矿开采会导致岩石出现一定层次的变形,这种变形会随着整体的放射性波动,延伸至地面,导致输电杆塔基础发生变形以及损坏。通常,当输电杆塔所处的地表出现下沉时,其输电杆塔的自有力度会产生一定的附加应力。形成地表下沉量大、地下水渗透的现象,这种现象会改变输电杆塔的环境。此外,输电杆塔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也会影响其自身的耐久性,导致输电杆塔出现损坏无法使用的情况。

(2)倾斜所导致的输电杆塔影响分析

首先,当输电杆塔自身发生倾斜等现象时,其通常会对输电杆塔的重心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增加杆塔的倾斜力度,导致杆塔出现损坏,影响输电杆塔的整体安全性。此外,当杆塔发生倾斜等现象时,还会引起导线整体的应力变革,使其发生不可阻挡的“不平衡张力”。当整体的输电杆塔倾斜至一定角度时,还会导致杆间间距缩小,产生线路纠缠的后果,埋下事故安全隐患。

(3)地表变形所导致的输电杆塔影响分析

当地表的区域发生变形,会使原来的平面状态发生改变,整体呈曲面状态。由于其整体的变形过程非常复杂,且涉及到各种水平方向的移动,因此,其破坏了输电杆塔的作用。导致其自身的荷载以及基础底面呈现出了不平衡的现状,地基反力重新分布,使输电杆塔产生“剪力”影响,削弱自身的综合性以及有效性。

(4)地表水平对输电杆塔的影响分析

在后续的运行过程当中,其地表会产生一定的“拉伸”以及“压缩”,发生变形。这种变形称之为“水平变形”“水平变形”将会对输电杆塔的支撑性产生较大的附加应力,使输电杆塔的下部根开增大,使其抗拉能力降低。

3.实现深厚比的分类处理

在采空区的深厚比分类处理过程当中,必须对其深厚度实现一定层次的规定。当踩空区厚度Hlm<100时。地下采空区的整体水平以及垂直移动会发生一定的变形能力。可在此基础上,设置钢筋混凝土板。此外,也可加强设置长角螺栓,以确保与复合板之间的滑动层稳定,以保证在出现垂直移动时进行有效调整。

而当采空区厚度Hlm<100时,其采矿区地表变形特点呈现一定的连续性以及规律性。因此,可以设置长角螺栓,在铁塔基础上对外露丝扣进行长度设置,一般长度应加长150mm左右为宜。

4.采空区对输电线路的治理措施

在进行治理过程当中,为了增加本文的理解性,以某工程为例。某工程地区分布拥有多座煤矿,其煤矿均属民营企业,因此,其整体的煤矿开采规模以及质量未能符合相关要求[2]。在开采煤矿中,岩石的覆盖层厚度一般为几米至几十米。因此,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铁塔附近后期会发生变形是不可避免的。为了防止其发生变形所导致出现“倒杆”“断杆”“断线”等现象,必须提前对工程展开有效处理。

(1)加大整体面积与地基的接触面积。首先,在调整过程当中,必须加大整体的接触面积。为了防止其出现不对称沉降给输电线路的铁塔带来一定的危害,因此,可在其基础底面设置钢筋混凝土板,垫厚为100mm,并在设置完毕后额外附加卵石砂层,保证其与大板之间具有一定的滑动性,以便于在发生地基沉降后,随时调整复位。当铁塔后期发生沉降过程当中,根据倾斜角度,可以通过调整铁塔基础地脚螺栓,控制铁塔的倾斜程度。在塔角,必须采用螺栓进行连接,加固长度,加长100mm至200mm,以防止不均匀沉降后期发生的不良因素。

(2)根据线路以及周围地形进行设置。在后续的推进过程当中,必须了解线路以及杆塔周围的地形、地貌,根据实际特征进行综合设定[3]。考量到杆塔的下沉趋势,在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对其基本位置进行加强,以防止其出现滑移现象。在判断过程当中,必须提升相关人员的工作模式以及工艺标准,对其进行安全系数培训。加强对于隐蔽工程的处理,必须实现详细的施工记录以及技术资料备份,妥善保管,以便后续工程取用、借鉴、参考。

(3)加强相关的线路运行管理。在治理过程当中,对采空区的巡视周期进行缩短。同时,对其次数进行加强,应保证每月不少于两次。其中,在雨季应增加至每周一次,在大雨、雷雨、大风等气候过后,应安排特殊巡视,并就现场情况做好记录。对沉陷区塔杆的倾斜状况、基础根变化情况、基础不均匀沉降情况等进行登记,以保证后续工程的考量应用,以便制定相关的应急预案。

(4)对相关的线路进行必要的调整优化。在后续的线路运行当中,对线路自身的“悬垂线夹”“绝缘子”“防震垂”等进行全面调整。对超出运行标准的倾斜塔杆实现全面校正,对于塔杆变形严重、基础根变化过大时,必须实现全面考量,进行塔根更换或相关路径的更改。在工程设立当中,对于相关线路的优化调整,必须实现精准、全面。因此,提前设计规划成为了非常重要的关键性因素。相关的施工人员可以将其与我国现有的互联网进行融合,运用互联网的相关软件进行全面调整。例如,可将相关数据进行换算,实现“三维模拟”,对相关的线路等,用计算机进行构建,以便相关方案的提前演示。在演示过程当中,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调整,为后续工程的开展提供必要保障。

(5)根据实际情况新建相关线路。在后续的设立过程当中,由于我国整体的煤矿均采用综合设备,因此,其采集率高,挖掘速度快,后续引起地表缺陷以及裂缝较为严重,对于整体的输电线路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为了有效避免此类现状,必须积极与煤矿企业进行有效联系,掌握精准明确的资料,建立采空区杆塔台账,全面实行预防措施。此外,针对于全新的线路,必须与政府进行协调,规划出输电线路走廊。设计部门应在相关的规划设计走廊当中进行相关线路的布线,提升整体的运行措施。

(6)安装相关的监控仪。此外,为了对相关的塔杆进行全面监测,应在施工完毕后加装GSM塔杆倾斜监视仪。根据其提供的数据,对线路塔杆进行全面监控,并对倾斜的线路塔杆实现全面调整,避免踩空区发生“倒杆”“断线”的事故,以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实现有效优化,进行全面增长。在安装监控仪的过程当中,必须保障监控仪的数量以及分布呈现“围绕式”设计原则。在塔杆的前、后两侧设立监控仪,实现以监控仪为半径的有效监督。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全面保障煤矿后续开采质量以及输电线路的有效运用,必须基于现场现状进行采空区输电线路的治理。根据其自有问题,运用相关的技术以及措施,实现有效掌控,避免其出现后续的不确定现象。

通过长期的实践以及经验掌握,针对煤矿采空区输电线路的整理方法实现全面加强,对其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变形的进行有效治理。完成全面优化,达成有效提升的效果。在设立过程当中,相关的施工人员必须进行现场监测,提升自有职业技能,完成双向成长。经过集中调整,我国的煤矿采空区输电线路将实现有效治理,为其后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塔杆杆塔采空区
老采空区建设场地采空塌陷地质灾害及防治
基于北斗的高压输电杆塔智能实时监测技术与应用
瞬变电磁法在煤矿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基于ZigBee与GPRS的输电杆塔倾斜监测预警系统
基于粗糙模糊集的输电杆塔塔材实际强度精确计算
某矿山采空区处理方案
回风井底附近采空区防灭火技术探讨
输电线路故障查找浅析
试论高压输电线路的维护技术
10 kV配电线路设计的技术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