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乳腺癌,你应该知道这些事

2021-04-12 14:00徐发良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1年3期
关键词:哺乳乳腺乳房

李女士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半月前,她在单位体检做彩超时发现左侧乳房存在包块,经进一步检查发现大包块是囊肿,而小包块是癌。这样的结果让李女士难以接受且十分不解:都说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才可能会患癌,自己的妈妈并没有乳腺癌病史为何我会患上乳腺癌?都说没有哺乳的女性才可能会患乳腺癌,但我生育了两个孩子且都哺乳了的为何还会患乳腺癌?都说胸大,常使用雌激素制品才可能会患乳腺癌,但自己胸不大,且不用任何雌激素制品,为何会患乳腺癌?

致病因素多

其实在临床上,像李女士这样心存疑惑的年轻乳腺癌患者并不少见。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新发病例仍在不断增加。国家癌症中心2017年发布的《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我国乳腺癌发病率28.42/10万,每年新发病例约27.9万,并以每年2%~2.5%的速度递增。而且,乳腺癌的患病人群呈年轻化的趋势。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乳腺癌高发年龄提前了10年左右,发病年龄高峰为45~55岁。

至于为何会患乳腺癌,目前研究发现可导致乳腺癌的因素很多,任何一种发病因素都不是绝对的,乳腺癌是诸多发病因素在长期综合作用下而导致的。以下因素,都可能与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关:

1.月经过早来潮(小于12岁)或绝经晚(迟于55岁)

这个一般是不可控的因素。对于57岁还没绝经的女性,如果她不知道绝经晚会增加患乳腺癌的几率,她可能好好的,什么事都不会发生;如果她知道了,反而会因为各种担心、焦虑等不良情绪而增患乳腺癌的几率。

2.具有乳腺癌家族史(一级直系亲属患乳腺癌)、基因突变

这也是可致乳腺癌不可控的高危因素。但有的乳腺癌患者其母亲并没有患过乳腺癌,而她之所以患癌,可能与基因突变相关。

3.胸部过多接受电离辐射

我们在门诊中常发现,有些二三十岁的患者拿着在基层医院做的钼靶检查报告单来就诊,其实除非是高度被怀疑有患乳腺癌的可能,一般40岁以下的女性都不建议常规做钼靶检查等可能导致乳腺接受射线照射的检查。

4.长期使用外源性激素

激素可能是增患乳腺癌的一大重要因素。近年来,我们发现不少女性为了“留住”青春,延迟绝经期而使用激素制品,这样做无疑会增加癌变的几率。

5.未生育、晚生育(第一胎在35岁以后)或不哺乳

其实这只是提倡女性朋友在合适的年龄生育、哺乳,但如果因其他原因不能生育,或本身乳管发育不好没法哺乳,那也不用杞人忧天,并不是不生育、不哺乳就一定会患乳腺癌。

6.高脂饮食或过度肥胖

医学认为,吃油炸等高脂肪饮食会导致肥胖,而肥胖会导致脂肪促进激素紊乱,诱发乳腺癌。

7.长期不良情绪

临床还发现,婚姻不幸福的女性,比如丧偶、离婚,及多愁善感之人,容易因内分泌问题而诱发乳腺癌。

8.人类菌群也可能与乳腺癌有关

对于菌群,人们所熟悉的更多是乳酸杆菌等肠道菌群,但最新研究发现,乳腺菌群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甚至可能与乳腺癌耐药有一定的关系。

9.其他

比如乳腺良性疾病史、一侧乳腺患癌对侧乳腺风险增加、致密型乳腺、吸烟、饮酒、缺乏锻炼等。

防治“三步走”

要想有效防治乳腺癌,就应做到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首先可以针对那些可控的因素做一些调整,比如控制体重,少吃油炸等高脂食物,保持平和的心态等。而对于体质、遗传等不可控的因素,可做基因检查、遗传咨询等尽早干预,如果查出高危因素,建议及时到乳腺专科详细咨询。

建议日常可通过“一看二摸三挤压”的方式自检乳腺癌,比如在洗澡时先看观察乳房外形是否正常的弧形轮廓,是否存在乳头内陷、乳房皮肤改变、乳房“酒窝”状凹陷;二是触摸乳房有无肿块;三是挤压乳房或乳头看有无液体从乳头溢出或出血。若发现有异常,应马上到医院接受乳腺专科检查。

虽然日常自检能帮助部分女性发现乳腺疾病,但这并不是主要的手段,更不可替代必要的体检和相关检查。有些早期乳腺癌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很难通过自检发现,因此建议40岁以下的女性可每半年做1次乳腺彩超检查;40岁以上的女性可每半年做乳腺彩超检查+每2年左右做1次乳腺钼钯检查。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因患乳腺癌几率较高一点,条件好的可做基因检测、遗传咨询,勤于检查、尽早干预。

乳腺癌发现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若在乳腺癌的早期阶段发现并进行规范化治疗,I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95%,Ⅱ期患者也能达到70%以上,如果到了Ⅲ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则只有40%~50%,IV期就更低。因此,强调定期进行乳腺检查,争取早期发现、规范治疗,乳腺癌的预后就可能更好。越到后期,虽然治疗手段不断增加,费用大大增加,但治疗效果反而不会很好。

认知别再错

人们对乳腺癌存在诸多误区,最常见的就是:男性不会患乳腺癌。数据显示,男性乳腺癌患者约占所有乳腺癌的1%左右。也就是说,每100名乳腺癌患者中大约有1名是男性。所以别再说男性不会患乳腺癌了!

对于网上盛传的乳房大更易患乳腺癌、乳房小患癌几率更小的说法,目前也没有确凿证据可以证明这一传言。造成乳房体积不同的主要是脂肪,而绝大部分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导管系统。因此,无论胸大胸小,如果具备了其他高危因素,都可能患乳腺癌。

此外,下列关于乳腺癌的错误观点,也千万别再这样认为了:

1.基因检测风险高就一定会患乳腺癌。

2.妈妈患了乳腺癌,女儿也会患。

3.乳房沒有肿块就不会患乳腺癌。

4.乳房肿块不痛不痒就是乳腺癌,乳房肿块痛、痒就不是乳腺癌。

5.一旦得了乳腺癌就是绝症,不必治疗。

6.乳腺癌复发转移就不必治了。

7.腋下淋巴结肿大就是乳腺癌。

8.乳房肿块有血流信号就是乳腺癌。

9.乳腺增生下一步发展就是乳腺癌。

10.钼靶检查比彩超检查更看得更清楚、更准确。

11.乳腺癌如果不能手术治疗就没得治了。

12.钼靶检查发现钙化就一定是乳腺癌。

13.乳腺癌患者不能吃牛羊肉,否则易复发。

14.乳腺癌手术后一定要禁欲,长期不能过夫妻生活。

总之,乳腺癌是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出现不适积极检查,对检查结果有疑问及时向医生了解清楚情况,不要自己瞎想吓自己。

专家简介

徐发良 重庆市肿瘤医院乳腺中心副主任,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西部之光”访问学者,乳腺外科专家;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乳腺专委会(全国)委员、重庆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委员。擅长乳腺癌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包括各式手术、各种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等),致力于乳腺癌的外科治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乳腺癌保乳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乳房重建术、乳腺良性肿瘤手术治疗和乳房美容手术)和疑难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综合解救治疗。

猜你喜欢
哺乳乳腺乳房
会哺乳的树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及常见疾病治疗探析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早期乳房按摩干预对产妇产后乳房肿胀、母乳喂养及满意度的影响
乳腺贴真的能治乳腺疾病吗
乳房
乳腺检查无须避开经期?
乳腺增生会影响奶量吗?
乳房不对称 少女莫惊慌
女性乳房一边大一边小正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