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之年逆势前行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2021-04-12 03:36潘志峰
北方经济 2021年3期
关键词:增加值全区

潘志峰

2020年,面对极其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区各地区各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实现年内转正,经济运行逐步回稳,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十三五”规划顺利收官。

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供需两侧稳定恢复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重大考验面前,全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时,全力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抗击疫情取得重大成果,全年经济增速实现回正,基本面得到稳固。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735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2%。在一季度全区生产总值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降幅逐季收窄,分别收窄2.0个和1.9个百分点,经济增速实现回正,增长面逐步拓展,全年运行态势呈现为V型复苏曲线。

三次产业逐步恢复。第一产业增加值2025.1亿元,比上年增长1.7%。全年猪牛羊禽四肉产量达260.7万吨,增长1.5%。年末全区农牧业机械总动力4057.1万千瓦,比上年同口径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6868.0亿元,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7%,制造业连续多月保持增长势头,增加值增长8.4%,其中消费品制造业增长6.3%,为工业体系恢复运转发挥重要支撑作用。第三产业增加值8466.7亿元,下降0.9%,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8.8%。其中,金融业增加值888.9亿元,增长0.2%;房地产业增加值921.3亿元,增长3.6%。

两大需求持续复苏。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1.7%。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降1.5%。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呼和浩特新机场项目开工建设,赤峰至京沈高铁连接建成运营。全区5G基站突破1万个,全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32.6亿GB,比上年增长33.4%。关键领域投资力度加大,全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3.2%,教育投资增长12.5%,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3.8%。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60.5亿元,比上年下降5.8%。无接触式消费、在线消费增长亮眼,全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67.0亿元,比上年增长36.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5.6%,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全年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63.7亿元,比上年增长26.4%。快递业务量19557.6万件,快递业务收入42.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7.1%和27.9%。

二、抓“六保”促“六稳”,粮食能源安全保障有力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年围绕“六稳”“六保”,打好政策组合拳,以解决就业居首。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8%,低于年度控制目标。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3.2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0.5万人,实现农牧民转移就业248.2万人。

基本民生兜牢兜实。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大对低收入群众和困难群众的保障力度,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97元,其中城镇和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1353元和16567元。

市场活力不断增强。在一系列保护支持市场主体的政策措施支持下,各类企业稳步复工复产,截至年末,全区市场主体户数226.5万户,比上年增长7.2%。

粮食能源安全保障有力。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全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83.3万公顷,增长0.1%;粮食产量3664.1万吨,比上年增长0.3%,稳居全国第8位。多措并举增煤保供,受经济持续恢复叠加低温寒潮天气影响,国内能源市场需求持续走高,内蒙古作为全国重要能源生产供应基地,统筹煤炭、电力增产保供。全区原煤产量102550.9万吨,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25%以上,其中外送煤炭超过5.7亿吨;发电量5811.0亿千瓦时,居于全国首位,比上年增长5.7%,其中向外省及国外输出电量超过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30%以上,为国内能源市场稳定供应做出贡献。

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恢复。全区38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1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达81.6%。规模以上工业中,中小型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2.1%。货物运输周转能力持续恢复,全区货运量、货物周转量降幅逐季收窄,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比上年分别下降6.7%和3.4%。

基层运转保障力度加大。全区积极应对财政压力,开源与节流并举,财政支出向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基层“三保”等重点领域倾斜。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268.2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8.6%。用于卫生健康、扶贫、教育、公共安全和住房保障支出占比分别为7.1%、2.7%、12.2%、4.8%和3.4%。

三、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发展潜力得到激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全区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4%,实现由负转正。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640.4亿元,比上年增长0.1%,营业收入利润率为7.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9.3%,比上年末下降1.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为80.2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

促外贸稳增长持续推进。内蒙古进出口总额1043.3亿元,比上年下降4.9%,出口349.1亿元,下降7.4%;进口694.2亿元,下降3.7%,进出口值降幅逐渐收窄。其中中欧班列开行增幅明显。中欧班列开行300列,比上年增长25.5%。

四、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 产业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

新动能保持较快增长。全区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1.8%,高技術制造业投资增长26.1%。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2%。非煤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6%,占比达到63.6%,较上年提升1.0个百分点。新产业较快增长。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8.1%,高新技术业增长7.5%。新产品中,单晶硅产量比上年增长93.3%,石墨及碳素制品增长20.4%,稀土磁性材料增长15.4%,智能电视增长5.5%。

创新驱动力进一步增强。以“科技兴蒙”行为为着力点提升全区科技水平。全年专利授权量17985件,比上年增长62.6%。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7件,比上年提高0.4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家。

绿色能源转型形势向好。新能源装机容量提升,风电装机容量3785万千瓦,增长29.7%;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176万千瓦,增长22.2%。规模以上新能源发电量比上年增长4.7%,占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的比重为14.4%。其中,风力和太阳能发电量分别增长4.7%和4.8%。

五、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各项社会事业再上新台阶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20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3.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上涨1.2%,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1.0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和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4%和8.4%,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0,较上年缩小0.17,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全体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7%,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但总体保持在30%以下。其中,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0%,农村牧区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6%,分别比上年提高1.7个和3.4个百分点。

物价涨幅符合基本预期。全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9%,低于3.5%左右的预期目标。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区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8%。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的10个盟市年均浓度较2015年下降25.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3.7立方米,比上年下降8.7%。年末全区森林面积261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3.0%。

保障体系覆盖面扩大。年末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183.9万人,比上年增长0.3%,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85.9万人,比上年增长2.9%,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100%。

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年末全区在学研究生2.5万人,比上年增长16.4%。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8.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4.6%。年末全区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7%。全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2503.1万人次,实现旅游业综合收入2406.4亿元。其中,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2494.4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404.1亿元。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三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猜你喜欢
增加值全区
中国2012年至2021年十年间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
2021年1—12月机械行业运行情况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南宁市:把握环境保护新常态 担当全区执法排头兵
全区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培训班在呼和浩特市开班
1995年-2015年营业税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关关系